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学生生活阅历与认知水平的差异,初中现代文阅读中的文本解读存在个体差异化的解读结果。文章结合初中语文教学课文,论述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需要开启三把钥匙,即"以文解文"、"以言传言"、"以心契心"三种阅读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学习能力与认知水平的差异,不同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有一些共性的认识,但是更多的是会得到不同的答案,产生不同的思想情感。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突出学生主体、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本文主要探究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特点、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构建以及运用策略,主要策略包括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结合生活化实际内容、指导个性化阅读解读、落实多元化阅读评价等,而指导个性化阅读解读主要是多元、变式和创意解读。初中语文教师构建和运用相关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收集信息的过程,也是发散思维的过程。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展开多元化文本解读教学引导,基于素质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展开拓展学生视野、关注多元化解读、引领学生个性解读、纠正学生解读错误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在多元化的文本解读教学理念下放飞自己的思想,提升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生活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抓住新课改的精髓,从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以实现阅读教学效果质的飞跃。为此,本文将从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营造阅读教学氛围、开展自学交流合作、挖掘文本阅读细节、倡导多元解读教学四个维度,全方位探讨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阅读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知识、拓展认知、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领会文本的主题思想,感悟其中隐藏的情感,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以达到让学生准确解读文本的目的。本文从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开展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张辉 《考试周刊》2014,(74):39-40
<正>语文阅读过程是学生内心感悟与体验的过程。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因为阅读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等较浅,对文本的理解存在主观的差异,解读文本时会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实践证明,开展多元化解读文本活动是实施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一、发扬民主教学,建构多元化解读平台要实现多元化解读文本,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7.
王胜红 《天津教育》2022,(20):72-74
<正>如今新课程改革语境下,阅读教学在语文学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能力的培养事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承担着启迪功能,初中是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如何建立有效的阅读教学机制,将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教学质效。其中,文本解读属于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依托文本解读的特点及优势,将有益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多元化素材的促进作用,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并实现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之后,文章提出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对策,主要包括:充分认识阅读教学的价值,强化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分类引导学生发展;重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制定更为清晰的教学思路;不断丰富阅读教学技巧,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大多只重视文本解读,很少联系课文进行写作指导,以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变成了两张皮。其实读写结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读中学写,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桥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艺冰 《教师》2011,(7):45-45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教师大多只重视文本解读,很少联系课文进行写作指导,以致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变成了两张皮。其实读写结合,充分利用课本资源从读中学写,是写作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架起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桥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汲取营养,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在掌握基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解读轻诵读的现状,倡导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朗读教学及朗读评价的探索与尝试,探求以朗读教学促进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部分,阅读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重视阅读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合理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被视为学生、教师及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重要方式,文本细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初中语文课程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教学背景下,阅读教学更是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初中语文教学课改的时代背景下,探寻其对教材解读,提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成为时下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保证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将文本细读应用于语文教学是解决该问题的最佳方式。那么在实际的初中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4.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其碎片化、互动性、高效性的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对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利用微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微课的概念,分析了微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利用微课导入新课、解读文本、培养自学习惯、开阔阅读视野的策略,以期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展示微课的教学价值,为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吴揽月 《考试周刊》2012,(28):50-5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基于新课程阅读理念背景,反思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现状,探讨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误区;力图寻求新课程文本解读的新思路,努力构建"生成性状态"的语文课堂。一、"文本解读"新解洪镇涛先生认为:"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立足于文本,紧扣文本,组织和引导学生解读  相似文献   

16.
俞晓艳 《语文天地》2013,(20):66-67
阅读是主体对文本的主体性解构过程,虽然初中学生因知识基础和阅读经验等不能全面解读文本,但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是初中语文教学核心教学形式之一。新课程标准给初中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所以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有了生机和活力。本文从阅读教学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兴趣、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阅读教学关注语言学习、阅读教学关注语言学习等五个方面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大重点和难点。那么,怎样进行阅读教学呢?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要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基础知识的积累训练,三要认同学生的阅读感受和认知的表述,四要实施差异教学,促进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语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运用自身语文综合能力进行语文实践的基本途径。因此,有效地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创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主性,从阅读技巧、阅读效率、阅读量等方面优化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才能真正做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语文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语文教学新环境中素读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有效地补充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不足,深化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然而,目前的初中语文现代文素读教学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学生对初中语文现代文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下降。因此,在初中语文现代文素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贯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理念,结合语文新课标中文本阅读的教学目标、方法与学业质量的要求,回归教材,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回归课堂,注重师生互动对话;回归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