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水循环和水平衡”的教学探讨□李虎(江苏省泗阳中学)教材分析:这一节内容是全章内容的理论基础,掌握它有利于理解地球上海洋水、陆地水的特性和基本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水资源的现状和前景,本节是全章的中心环节。水循环讲三个方面的内容:概念、类型、意义和作...  相似文献   

2.
正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水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探究水循环的类型、基本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可见本节的重点是水循环的过程、环节及意义。在能力要求上水循环的过程只要求说出,而对水循环的意义则要求说明。水循环维持着各种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将各大圈层联系起来,学生对此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材中利用直观形象的图像来辅助内容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课为例,采用巧设情境、任务互动、探索本质、迁移应用等策略实现深度学习,帮助学生理解蒸腾作用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侯志坚 《广东教育》2008,(11):61-63
知识梳理 1.相互联系的水体。 2.水循环类型及意义。 (1)类型及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和沉淀型循环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王桂 《地理教育》2015,(Z2):80-81
一、教材分析
  水有三态变化,在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对于人类来讲水的作用重大。地球上各种水体都处于不断循环运动中。陆地各种水体不仅自身都有各自的运动系统和运动规律,而且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循环系统,而这一循环系统仅是全球水循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第一部分讲述了陆地水的组成及主要水体类型;第二部分讲述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运动、相互转化关系;第三部分说明了陆地水的更新,即阐明了全球水循环运动的过程和规律;第四部分从水循环运动的角度讲述水循环运动的能量转化;最后讨论水循环的意义。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讲三点:维持全球水体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更新;水循环既是物质流又是能量流,它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传输转化;水循环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相似文献   

7.
地理实验教学可以演绎地理事象的空间差异和要素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地理事象空间运动特点和演变路径。文章从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的现实困境出发,以人教版“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为例,对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和教学实践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地理课堂更加注重知识传授的灵活性与多样性,而立体教具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以高中地理必修一"水循环"一节为例,为立体教具的设计提供思路,并对立体教具的使用方法展开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究植物体水分的散失,陆生植物(迎春花)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的数量关系,植物导管的分布和功能3个实验,运用POE策略引导学生预测、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原理和现象发生的原因,认识植物蒸腾作用的结构基础和生理过程,进而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七年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第三章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这节课里。讲述了叶片的结构和气孔的开、闭等内容。学生对课文中的气孔开与闭原理不够理解,特别是哪里外壁、哪里内壁,学生更是难以理解。为了讲清这个问题,笔者增加了一个“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全班同学都能理解了。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使用科学方法,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同时,生物学教学还要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与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情怀。结合“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相关教学实践,分析如何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树立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郑家兰 《亚太教育》2019,(11):182-182
本文以苏科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水中的动物”“人体的呼吸”等课程为例,通过多种实验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初中生物学科中的核心概念。  相似文献   

13.
高中地理第三章中的“水循环”部分涉及的地理概念多而枯燥,概念之间的区分度小,极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分析了本章各节内容的内在联系,逐步总结出“水循环”简化教学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事先安排学生预习、识图的前提下,“水循环”部分我主要讲解、总结三大问题: 一、水循环的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4.
IBDP考试覆盖的知识内容虽然很多,但没有偏题和怪题,考生理解了相关知识点,基本上就可以答对题目。考题难易得当,每道题目都能够在大纲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每年题目类型变化不大,表述方法很相似,很少有学生觉得理解困难或摸不着头脑的题目,可见考试的目的就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大纲中所要求的知识内容。  相似文献   

15.
作业是理解、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也是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对学习方式有较大影响。笔者在教学中,曾就“漂白粉”的有关内容设计了两种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借此研究作业类型对学习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俄语考研题中,俄语阅读理解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决定俄语考研成败的关键。以2007年俄语考研阅读题为例,把俄语阅读理解题进行分类整理,将常见的阅读理解题归纳为概括题,细节题和推理题三大类型。本文除分类整理实例外,还分析了考研阅读理解各种题型的应试对策与技巧。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集图像、声音、视频等于一体,将学习内容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便于教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地理学科兼具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发挥更大的优势。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人教版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为例,将多媒体技术渗透到导入新课、课堂讲授、课外拓展等教学环节,以期为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拓展备课的深度和广度(1)地理网络课程资源的获取。在地理网络课程资源利用过程中,教师的首要工作是在熟悉教材、把握重难点的前提下,收集与教学内容最紧密、最相关、最丰富的网络资源。一般来说,收集资源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可以在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门户网站上进行查找,可先通过输入关键词如“水循环”,再通过逐步限定或扩大关键词的方法,缩小或扩大查询范围,找到最具针对性的网络资源;二是可以直接寻找全国性或地方性地理教学的专业网站,如针对“自然界的水循环”这节内容,可以到地理教学资源网、水信息网、爱水网、中学地理教学资源网等搜集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的资料和教学案例;三是查找平时收集到的地理网络课程资源,提取有关“自然界的水循环”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为目的。通过分析英语阅读的几种理解类型,探讨了教学中老师如何设计不同理解类型的问题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20.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结构力学专业术语难理解,计算简图类型多样,学生往往专注于解题而忽略了其工程背景和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