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西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在中生代形成,继承了基底古构造,在早白垩世早期,鸡西盆地受敦密断裂控制,为裂陷作用;在早白垩世晚期,盆地周边逐渐隆起,剥蚀作用不断加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盆地进入萎缩期;到了燕山晚期,主要为断裂和火山活动。鸡西盆地沉积建造分下、中、上三部分,分别为鸡西群、桦山群、鸡东群和第四系。在新生代,鸡西盆地受新构造运动控制作用的影响,敦密断裂再度活跃,不断形成新的断陷。早喜山运动时期,构造运动主要以差异升降作用为主。喜山运动时期形成了平麻断裂,晚喜山运动时期以断块升降活动为主。重点阐述了鸡西盆地沉积建造、燕山中晚期构造、喜山期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2.
柴先平  张俊锋 《内江科技》2014,35(11):80-80
通过分析埃姆尼克山地表断裂及周缘凹陷内断裂发育及组合特征,认为埃姆尼克山是由埃南断裂及其反冲的埃北断裂共同控制,具有典型的走滑挤压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埃南、埃北及欧南凹陷内的断裂开展了活动性分析工作,认为埃姆尼克山自晚白垩世以来持续抬升至今,且东、西段活动强度具有一定差异。埃姆尼克山最大规模的走滑作用发生在燕山晚期,其次为新近纪-第四纪。  相似文献   

3.
为查明东岭地区的构造细节,搞清构造特征及其形成动力学机制,通过对172.12km^2的3D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和成图研究,落实了构造细节和特征。通过构造样式、断裂特征分析,认清了本区断裂是在扭动应力背景下形成的。利用回剥法,编制了构造发育史剖面图,结合构造图、地层残余厚度分布图等,以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为构造背景,参考区域演化规律,对东岭地区的构造特征及其演化进行了研究,认为长岭凹陷东岭工区中部的鼻状构造,是在营城组末期走滑应力场机制下形成的。在断陷期继承性发育,在坳陷期不发育。由于受后期基底调整的影响,东岭工区整体上形成了向凹陷倾没的大型鼻状单斜构造。从长岭凹陷油气运移与构造形成时期的配套关系考虑,东岭工区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北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形成煤系分布。早白垩世不同构造带的聚煤盆地具有不同的特色。本文研究了含煤地层(三江~穆棱坳陷、松辽~吉东地层、二连~海拉尔地层)。沉积特征(三江~穆棱坳陷、松辽~吉东地层、海拉尔地层)。含煤性及煤质特征(三江~穆棱坳陷、松辽~吉东地层、二连~海拉尔地层)。  相似文献   

5.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最具潜力的勘探地区,而烃源灶的正确判别对油气勘探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烃源灶的控制因素分析基础上确定了乌尔逊-贝尔凹陷的烃源灶范围,并对其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6.
招-平断裂是胶东招掖金矿带的主要控矿断裂,其上盘金矿床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赋矿围岩为胶东群变质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为主。通过首次对招远灵雀山金矿床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襄体Rb-Sr等时线年龄的测定,获得116±23Ma成矿年龄。从而说明招-平断裂带上盘金矿大规模成矿期发生于早白垩世的构造体系转折期。对富金石英脉石英流体包襄体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成矿热液均以幔源为主,具有与招掖金矿带其它金矿类似的成矿热液系统。由此可以看出招.平断裂带上盘也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7.
作为海拉尔盆地最重要的含油气凹陷之一的贝尔凹陷,其在白垩纪经历断陷、凹陷及萎缩阶段等构造运动后,形成多个区域或局部的不整合面,本文依据构造层在时空上所代表某一构造事件所影响的构造时期及范围将贝尔凹陷划分出T5、T22(本文所研究的不整合面)、T04三个重要的区域不整合面。本文在恢复T22不整合面剥蚀趋势及系统分析区内断裂构造特征后,探讨了不整合面对油气运移及成藏的影响。研究表明,构造抬升造成地层剥蚀形成的T22不整合面与油气运移及成藏关系密切。剥蚀作用造成的上覆沉积物负荷减少引起下伏饱和介质回弹,饱和介质的回弹增大了油气运移和储集空间,回弹效应与区内断裂及不整合面组合样式进而影响了油气成藏,构造的反转沟通了底部强裂陷期油源向上运移,在断隆高部位由于构造剥蚀强烈而造成早期油气的散失,而斜坡部位则由于反转适度而有利于油藏的保存,其中贝8、贝3、德8、均出现工业油流,其余几口亦出现较好的勘探潜力。因此预测贝南斜坡带是重要成藏区带,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聚煤区分布在嫩江断裂以西,包括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和赤峰市,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为早白垩世聚煤沉积下白垩统扎赉诺尔群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聚煤区分布在嫩江断裂以西,包括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和赤峰市,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为早白垩世聚煤沉积下白垩统扎赉诺尔群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  相似文献   

10.
唐洁云 《内江科技》2022,(11):11-12+38
<正>本次研究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的指导下,对乌伦古坳陷的地震剖面开展精细的构造解释,通过断层识别、解释和褶皱的识别和分析确定断层的类型,划定断层活动的期次。用Fault-Fold-Forward软件进行剖面的正演模拟,最终构建断层运动模型。研究显示乌伦古坳陷的控凹断层(红盆断裂、吐丝托依拉断裂和伦2井南断裂)符合基底卷入型褶皱活动机制结合三角剪切褶皱活动。基底应该为古生代的地层,中新生代的地层作为一套盖层被卷入变形。另外,控凹断层自身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三江盆地前进坳陷为研究对象,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最新宽线高覆盖地震资料,结合非震和地表露头等资料,开展综合研究,明确了前进坳陷构造特征,初步计算了前进坳陷有利构造单元远景油气资源量,认为前进坳陷西大林子凹陷和浓江凹陷具备形成小型油气田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地质背景 黏土矿物是东营凹陷碎屑岩储集层中普遍存在的,其成岩变化与油气的生成、运移和富集以及储层的孔隙演化有着密切关系。东营凹陷位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南部,是形成于晚侏罗世一古近纪时期的断陷复合体。由北部陡坡带、南部缓坡带、中央隆起带(中央断裂背斜带)等构造单元构成。东营凹陷古近系自下而上发育孔店组、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孔店组发育湖泊杷河街组主要发育深湖一半深湖相、三角洲相、河流相及水下扇相;东营组发育河流一三角洲相。  相似文献   

13.
赵渝 《内江科技》2010,31(11):127-127
龙门山自上三叠统至第四系全新统以来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变形。逆冲推覆和走滑断裂活动、褶皱作用和区域性升降作用互相交织,彼此影响。首先基底就具有三层结构特点,分别是结晶基底、褶皱基底和沉积基底。在印支期构造变形强烈,为陆缘海-前陆盆地阶段;燕山期继承性发展,为山前坳陷盆地的盆缘阶段;喜马拉雅期的构造叠加和构造改造,以早中期褶皱-冲断和晚期构造滑覆为主,形成现今复杂的构造面貌和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14.
陈为贞 《今日科苑》2006,(12):I0049-I0049
本文从断裂坡折带的概念出发,描述了其低位扇成因模式,同时在研究济阳坳陷的陡岸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断蚀陡岸沉积模式、间歇陡岸沉积模式和持续陡岸沉积模式三种主要类型,另外对东营凹陷陡坡带的6种沉积体系的砂体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黄骅坳陷南、北区中、新生代不同的构造运动机制,明确南、北区盆地构造差异。本文以黄骅坳陷南区沧东凹陷和北区岐口凹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资料开展构造分析,研究沧东凹陷和岐口凹陷构造样式、古构造格局和演化过程,探讨南北构造差异性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沧东凹陷中、新生代经历了小幅度的沉降-抬升,经过2次构造转换形成断坳型盆地;受到沧县隆起、埕宁隆起和孔店凸起的三向围限,沧东凹陷整体呈现出两堑夹一垒构造格局,表现为滚动背斜构造;岐口凹陷中、新生代在同沉积铲式正断层控制作用下,经过大幅度沉降-抬升、3次构造转换形成断陷型盆地;岐口凹陷向具有较大伸展空间的海域方向延伸,而表现为半地堑或地堑式开阔盆地。  相似文献   

16.
该区位于鞍山市南郊,距市中心7km,行政区划属鞍山市千山区东鞍山镇管辖。本区位于华北地台之胶辽台隆太子河-浑江凹陷西部的辽阳凹陷的南部边缘,区域构造极为复杂。地层由太古界鞍山群、下元古界辽河群、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古生界寒武系以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组成。区内构造发育,尤其以寒岭断裂为主的断裂组合对铁矿床的影响最大。本区岩浆岩发育,分布广泛。按侵入时代可分为太古代、早元古代、晚侏罗世和白垩纪四期,以太古代侵入岩和白垩纪侵入岩在区内最为发育。该矿床成因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其中铁矿石的强磁性引起的磁异常是该矿床最明显的找矿变质。  相似文献   

17.
李继成 《内江科技》2014,(3):112-112
南盘江坳陷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由于经历了长期、复杂、独特的沉积和构造演化,导致多期改造、多期聚集成藏。通过对后期构造变动对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影响研究,表明南盘江坳陷断裂活动和地层抬升剥蚀作用是油气藏保存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中断裂活动对研究区油气藏保存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丁晓明 《内江科技》2009,30(4):102-103
本文主要对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沙河街组第四段断裂系统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从断层分级、断层性质与形成时期、断层平面分布、断裂构造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图文配合对该区断裂系统作了说明,并阐明了该区的主要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斜长石-角闪石温压计对华北地块北缘内蒙古隆起及燕山褶断带内不同时期花岗质侵入岩的结晶压力及侵位深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在内蒙古隆起及燕山褶断带之间,存在有强烈的差异性隆升及剥露过程,但这种差异性隆升及剥露在早侏罗世以来的表现则不明显.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差异性隆升及剥露可能是导致内蒙古隆起上大量基底岩石出露、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沉积盖层缺失及燕山褶断带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沉积盖层大量保留的主要原因.内蒙古隆起强烈的隆升及剥露过程发生在晚石炭世-早侏罗世期间,其东部的剥露幅度比中东部明显偏小.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内蒙古隆起的强烈剥露及其与燕山褶断带之间的差异性隆升可能与古亚洲洋板块向华北地块的俯冲、消减、碰撞及华北北缘区域性断裂(如平泉-古北口-赤城-尚义断裂、赤峰-围场-多伦断裂)的活动有关.燕山褶断带的强烈隆升与剥露发生则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之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来,华北地块北缘南北两侧均有一次明显的剥露过程,这一剥露可能与本区及中国东部地壳强烈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20.
石正灏  陈勇  熊坤  霍鹏 《内江科技》2012,(6):120-121
跃进Ⅱ号地区位于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毗邻红狮凹陷,扎哈泉凹陷,是柴西南区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本文通过以工区烃源岩、原油以及储层抽提物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为基础,讨论跃进Ⅱ号、跃东、跃西构造油气来源问题,研究表明,位于阿拉尔断裂的上下盘的原油伽马蜡烷不同,处于断裂的下盘的跃东构造E32层位的原油来自狮子沟-油沙山凹陷,处于断裂上盘的跃西构造、跃进Ⅱ号的E31、E32和N1-N21层位原油均来自扎哈泉凹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