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除了企业自身积极参与以及其他社会条件支持外,还需法律予以确认。这种确认既是对企业作为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认可,也是一种倡导和规范。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给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以法律保障,凸显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权利与义务,促使德国职业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主体地位的确立,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实际效果以及法律的及时巩固与更新有因果关联。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传统与现实以及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中国职业教育法律的改革与完善以及职业教育实践发展具有现实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2.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2016年5月公布了《全球高等教育现状:国际参与的国家政策框架》(以下简称《政策框架》)研究报告。该研究发现: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参与的国家政策制定上有其突出的特色,并被认为是最为协调与合理的国家政策之一。本文基于《政策框架》的概述,通过文献分析法探究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参与的国家政策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多元化、系统性与规范化、可持续性与精准化等特点,揭示它们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性因素之一,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作为专题研究。自1996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与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对内提高了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对外为职业教育塑造了较好的社会环境。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议开放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建立职业资格的国家框架和职业生涯指导体系,消除职业歧视,提高一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完善税收支持政策和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等,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职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机制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过程中企业培训内容和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通过对德国《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两个文本的分析,发现德国国家承认的教育与培训职业的专业名称、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都是基于工作过程确定的。德国从国家层面制定《企业职业培训条例》与《学校框架教学计划》,企业依据《企业培训条例》制定企业培训大纲与学校依据《学校框架教学计划》制定学校教学大纲实现企业培训内容与学校教学内容的协调。  相似文献   

5.
<正>冯帆在《继续教育研究》2014年第12期中撰文,选取德国、澳大利亚两个发达国家,对其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进行研究,并基于此对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企业的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支持。发达国家职教办得成功主要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及行业企业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德国以强大的工业闻名于世,得益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支撑.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注重人才需求对职业教育的引领,重视"双元制"职业教育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对产教融合效果的提升,突出法律法规对职业教育的保障,有力地推进了德国工业现代化进程.借鉴德国经验,我国职业教育要强力推动产教融合,促进经济发展,必须以充足的财政投入支撑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完善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以企业为主导、多方参与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以充分的实践教学促进产业创新人才辈出.  相似文献   

7.
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学校、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等从不同视角给予学理阐释和政策释义,引发职业教育现象级的新热点,达成新法站位高、立意深、观念新、内涵广等跨界共识。但仍有研究偏重实践维度的阐释,理论框架嵌入不足。本文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理性二分法理论,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维度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了剖析解构与理性思辨,并对其价值取向和法律逻辑等进行再认识。据此提出,虽然新《职业教育法》从立法层面是一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善治良法,但在实施层面,仍需借助地方立法、非均衡赋权政策试验等,重点完善省级层面职业教育中观政策生产供给,消除法律留白和政策叠加,使新《职业教育法》赋予的权利、义务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8.
《职教论坛》2012,(34):48
唐智彬、石伟平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27期撰文并比较分析了英国、德国等国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措施,总结了各国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经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决定职业教育发展的水平与高度,因此,世界各国都将促进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进行建设。英国政府  相似文献   

9.
解读德国新颁《职业教育法》及相关法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双元制”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职业教育模式,教育企业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法律规定,特别是2005年修订了《职业教育法》,明确了企业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叙述了德国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解读了该法和其他相关的法规,分析了企业在促进地方职业教育发展中所承担的作用,对于我国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德国《联邦职业教育法》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做出具体规定,具有严格教育企业的资质要求、明确企业与个人的职业教育关系、协调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确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增强行业协会对教育企业的认定和监督等特色。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有助于加速职业教育提质增效,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输送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理论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是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指向,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特色学徒制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制定、校企合作、常态治理、要素共享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层次政策体系尚未完善,政策执行效果有待提升;企业参与积极性相对不足“,校热企冷”现象亟待破除;多元协同治理框架不健全,参与主体缺位现象突出;校企资源要素流动不畅,优质资源整合力度较弱。基于此,应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部门联动;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构建多元治理框架,完善特色学徒制治理模式;畅通校企资源双向流动渠道,促进优质资源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2.
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发轫于1182年《科隆车工章程》,在近千年的发展中,德国通过制定联邦与州及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职业学校等相关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职业教育制度,构建了内容齐全、分类清晰、分工明确、职责明了、标准统一、程序科学、具体可行、运行规范的制度保障体系,增强了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使职业教育进入了4.0时代,始终保持了欧盟最低失业率的记录,夯实了德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德国、澳大利亚行业组织充分发挥联系政府、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中介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借鉴其经验,我国应以立法形式赋予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管理权、决策权,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行业组织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日常管理,统一和完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同时,行业组织也要发挥桥梁和主导作用,协助政府办好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4.
德国企业把参与职业教育作为其责无旁货的社会责任,并在此过程中享受着职业教育带来的社会成果.围绕德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展开研究,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成功经验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敬华 《考试周刊》2012,(65):147-148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德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常州市政府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倡导投资主体多元化,统筹职业教育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并实现校企、校校资源共享。在此模式基础上,还应该积极探索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完善行业协会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为德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重庆市政府和永川区政府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倡导投资主体多元化,统筹职业教育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并实现校企、校校资源共享。笔者认为,在此模式基础上,还应该积极探索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完善行业协会的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发达的职业教育是促进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文章主要是从重视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对职业教育立法,用法律来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企业广泛参与,重视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四个方面介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并从中得到了建设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充实和完善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使职业教育走上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扶持和鼓励企业、行业、社会团体、个人参与办学,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企业可以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等方面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多层面参与职业教育。目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还存在企业教育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驱力和缺乏约束力等制约因素,需要完善法律政策,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强化行业监督职能等,以促进企业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国家政策及法规的激励、提供经济资助、建立高等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机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等措施对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数字化为契机,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德国在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中取得了实效性进展,其举措主要包括:搭建法律政策框架,重视数字化教育投入;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形成职业学校、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协作的运行机制;依托数字媒体资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情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开拓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