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张悦群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2,(12)
[升格导语] 让景物摆脱其自然属性,超越其客观形象,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鲜活的生命,是写景状物的高一级要求。美学上有一种审美方法叫作简化,就是不太顾及实际事物的原有模样,突出、弘扬甚至夸大客观景物的某个特征或某个部位。情景交融的画面,诗情画意的场景,主要就是通过作者审美简化描写出来 相似文献
2.
【小引】抓住景物的特征,准确地观察,描绘景物真实形象,只是写景状物的基本要求。让景物摆脱其植物属性,超越其客观形象,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并获得鲜活的生命,则是写景状物的高一级要求。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学会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怎样进行审美观察与美化景物呢?美学上有一种审美方法叫做简化,就是不突出事物的原有模样,而致力于追求其某个方面的特征,以适应表情达意的需要。其"超越自然"的做法,似乎是一种"简单化"的处理,其实是一种审美观照与审美处理。所以,学会简化,懂得审美,对于提高中学生写景状物的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张悦群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98,(8)
从本期始,“写作园地”板块将分步增设作文写作指导类的栏目。本期的栏目暂定为“升格作文的突破展示”。旨在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修改等提供示例,但愿读者能从中获取教益。本栏急需稿件,并欢迎对本栏目及增设哪些作文指导类的栏目特别是对如何实现“升格作文的突破”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悦群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2,(8)
[升格导语] 这一次讲视觉观察中的透视观察。透视的基本要素是“视点”与“视线”。与观察者的眼睛等高的水平线叫“视线”。再从观察者所站立的地方向上引一垂线,两条线相交之处就是“视点”。观察者视野中一切物体形态的变化,都受到视线和视点的制约:凡是在视线之上的,即实际上比视点高的东西,近的变高而远的变低;凡是在视线之下的,近的变低而远的变高。根据透视观察的原理,把所看到的景物逼真地描绘下来,往往能创造出连自己也意想不到的神奇景象。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2006,(Z2)
编辑叔叔:我感到写景的习作不会写,写不出“风景如画”的文章来。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泾河镇西安高新泾河小学四年级马文韬景物描写一般指的是对自然景致的描写,但也有把所有的环境描写称做景物描写的。景物描写的作用,在于交代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自然环境,而使作者或习作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得到抒发。这样,文章的真实感增强了,中心思想也会更加鲜明。任何景物描写,都是为人物和文章思想服务的,但是“为写景而写景”却是我们大家常常爱犯的“通病”。请看下面《快乐的一天》这篇习作中的一段:天灰蒙蒙的,又是一个阴冷的一天。路上,行人都缩着… 相似文献
7.
张悦群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2,(2)
中学生作文,写景状物,要么粗线条勾勒,三言两语就无话可说;要么不论巨细,不分层次,万千气象都是一个面目;要么“情”“景”割裂,语言干巴。面对这种“粗制滥造”的状况,教和学两方面都深感困惑和棘手。全国重点中学——江苏扬州中学张悦群老师在这方面作了多年的探索,本刊特约张老师写就系列文章,集理论和操作于一体,从本期开始刊发。欢迎老师和学生对本栏目多提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张悦群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2,(4)
[升格导语] 观察景物单靠视觉,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深刻地感受事物与立体地描绘景物。我们还需要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与描写景物。古人写景,同样写“春”:“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的是视觉,“红杏枝头春意闹”用的是听觉,“踏花归来马蹄香”用的是嗅觉,“吹面不寒杨柳风”用的是触觉。我们观察写景如能开放五官,充分地欣赏、品味与把玩景物,进行一定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技术的控制观念追求的是以征服自然为目标的控制,适用于简单系统;当受控对象转变为地理、生态、人体、特别是社会等复杂巨系统时,控制观念必须转变,追求的是控制的自然化,科学的控制观念正在从控制自然转变为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11.
在写景散文创作过程中,从无言到千言万语,要突破常规语言的限制,细致地捕捉景物的形态及变化,展现出景物在一定时空里的情致美。一是借助绘画技巧,善于展示斑斓的色彩,勾勒万种形态,增强景物的视觉冲击力;二是善于描写景物的动态美,或直接刻画,或借助客体的力量,催生动态之美,或借客体的动态来烘托主体;三是在细致刻画景物的基础上,融入主体的情思,形成一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方岚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2009,(2):77-78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一课,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价值,第一次教学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从三种不同角度整理数据,进而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到"列表整理"的优越性,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师:要解决"小华买5本一共用了多少元",我们需要那些信息?你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在练习纸上整理出需要的信息吗?学生尝试整理,随即交流。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把生态危机的产生放到近。现代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并且从当代的文化变革中寻求克服生态危机的方案。文章系统地论证了近、现代文化如哲学、宗教、经济学、科学技术等向人们提供了一种片面的征服自然的文化观,逻辑地证明了片面的征服自然文化观“外化”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现实必然性,进而站在现实的角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以现代自然科学成果为根据全面地对征服自然文化的片面性进行了批判。最后文章介绍了当代从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到生态文化观的变革中政治,经济、教育、哲学等方面,从中找到全面确立生态文化观(人,社会的生态化,生态的社会化)是克服生态危机的理想方案。拟分四部分阐述:一、近、现代文化向人们提供了征服自然的文化观二、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征服自然文化观的必然后果三、对征服自然文化观的理性批判四、从征服自然的文化观到生态文化观 相似文献
14.
为了写景而写景,这是不少同学在写作时的通病。他们没有明白写景的目的,不管是否需要,都在习作中加入写景的内容,还为用上了描写景色的好词句而自鸣得意呢。[我生病了]今天,春光明媚。小草探出头来,路旁的小树枝头停着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地欢叫着。花圃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争奇斗艳,美丽极了。我来到学校。老师和我们玩了一个有趣的“侦察兵与机灵鬼”游戏。宣布完游戏规则,游戏开始了。老师请了一位男同学当侦察兵,让他到教室外回避,又悄悄请了另一位同学当机灵鬼。然后老师把“侦察兵”带进来,他必须在“机…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4)
人类语言的生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动物到形成中的人到形成后的人,自然声音发展到了符号声音,符号声音作为一种符号表达是与人的精神意识内容相联系的,它含有一定意义、是作为意义的载体而起交际作用的,具有社会的属性。这也是符号声音区别于自然声音的最根本的性质,也是符号声音的价值所在,形成后的人的符号声音使声音获得了空前的价值和地位。自然声音发展为符号声音要跨越两大障碍,一是发音器官的发展和变化,二是声音由自然表达发展到符号表达,即一定的声音与一定的意义相对应,这也是自然声音发展为符号声音的最关键的因素,是此文的重点关注所在。 相似文献
16.
《自然》改为《科学》,这不仅是名称的改变,而且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科学》都较原来的《自然》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同样,我们广大的“自然老师”也变成了“科学老师”,《科学》不仅要求科学老师要有新的理念,而且要改变我们广大自然教师以往每天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自然课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自然老师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老师呢?一、自然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由传授者、给 相似文献
17.
18.
大自然永远是人类的朋友,当你疲惫时,它用清风安抚你;当你失意时,它用明月慰藉你。你在都市里奔忙,是她把你揽入怀抱,你浸润了她的雅趣;你在田地间劳作,是她给你送来诱人的果香,你吸收了它的精灵。选好心镜,把它摄入你的胸中吧!让自然之美流淌在你的笔端,让心弦随着自然而律动,关键是作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在文中体现景物的特征。一、领悟景物特征的内涵文章中的“景物特征”不同于“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特征”是纯粹客观的,而文章中“景物特征”既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即:自然景物的客观本质特征、自然景物的主观化的特征。1.自然景物的客… 相似文献
19.
20.
日食和月食是发生在太空中的两种天象奇观,这也是光在同一种媒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有力证明。在发生日食时,能观察到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环食;而在发生月食时,只能观察到月全食和月偏食,却不能观察到月环食。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作一个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