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报必须贯彻执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党报应按党的要求,发挥自己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政治优势,为搞好舆论监督做出贡献。根据以往的实践,我们认为,要发挥党报优势,搞好舆论监督,应该做好几个方面、几个层次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谈到“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问题时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历来重视在报刊上开展批评。”学习了这篇重要讲话,受到很大  相似文献   

3.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新闻工作的使命。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决定的。”“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我们企业报也要根据这个指示精神,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  相似文献   

5.
既当报喜的“喜鹊”,又当啼血的“杜鹃”,这是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正如李瑞环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与开展积极有效的批评报道并不矛盾。因为,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这个命题本身,就包含着另一个命题:新闻报道以对消极、丑恶现象的批评揭露为辅,有主有辅,主辅相对,这也是一种辩证关系。如果说,正面宣传是引导人们应该怎么做,那么,批评揭露就是告诫人们不应该怎么做。从这个意义上讲,严肃认真、把握分寸、讲究方法、注重效果的批…  相似文献   

6.
坚持对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以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当前,正确地、全面地理解和执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坚持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充分发挥舆论作用的一个关键课  相似文献   

7.
正(上接第四期)六、坚持新闻批评与正面宣传的和谐统一1.正面宣传的含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李瑞环同志1989年11月25日在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后来这次讲话以此为总题目公开发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历来强调要坚持正面报道,要弘扬主旋律,并将其作为一项基本工作方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特有的品质和鲜明的特色。它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宣传的历史传统和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结  相似文献   

8.
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有些人对批评报道“不理解”,甚至说:搞批评报道就是违反了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好比一枝花,红花有绿叶相扶,显得更加美丽;犹如一台戏,主角有配角相助,才能更加突出。我们的新闻报道,毫无疑义地既要宣传正面。又要适当的揭露反面,做到有扬有弃。批评报道,目的在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本身就是正面宣传所组成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积极、光明面总是主流。消极、阴暗面则是支流。这个客观现实,必然决定了我们的新闻报道要以正面宣传为主,同时进行适量的批评和揭露。只有这样做,才能全面理解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批评报道要贯彻“为主”方针正面宣传也好,批评报道也好,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保护正面、支持正面、宣扬正面、扩大正面。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始终要明确体现这个方针。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具有迅速调动和聚集社会公众的注意力于某一具体指向的功能,起到法律等社会规范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社会关系调节手段。李瑞环同志明确指出:“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同样是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党性原则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它与正面宣传为主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政治舆论环境,有利于促进有关部门的工作和规范社会行为,有利于密切党、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定人民群众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0.
孔绍谦 《青年记者》2003,(10):28-28
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同时,开展批评报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影响恶劣的事件进行曝光,发挥舆论监督职能,这既是党和政府对新闻事业的一贯要求,也是新闻媒体的一项神圣使命。鉴于批评报道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是开展批评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批评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新闻舆论导向正确与否,事关办报的方向和报业的兴衰,更是党和人民的福祸所系。因此,无产阶级党性原则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以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这也是党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这个方针,才能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促进社会主义和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新闻界正在努力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根据中国青年报的实际情况,总结近两年来特别是去年那场风波中的经验教训,我认为,要真正贯彻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牢固地确立新闻的党性原则的观念党性原则是党报的根本原则,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正是由这个根本原则决定的。如果我们的编辑、  相似文献   

13.
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有些同志认为搞批评报道违反了这个方针,也有人提出取消批评报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还要不要批评报道?这是当前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李瑞环同志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批评报道。”他指出:“批评报道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坚持和改进的问题。”一切事物的组成都有两面:正与反。而且又是矛  相似文献   

14.
"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工作方针,正确理解"正面宣传为主"语境中"宣传"的涵义,必须结合中国的政治生态实际,同时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和宣传规律,对"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做到坚持与创新并重,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贯彻这一方针。  相似文献   

15.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应该树立的几个观念要使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成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行动,应该首先树立这样几个观念: 策一,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根本性方针,它既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概念,更不是权宜之计。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版面上百分之百登的是正面报道,就算做到了正面宣传为主了。更重要的是看正面宣传是否成为一张报纸的基调和主旋  相似文献   

16.
新闻界的同行们大概不会忘记,前几年,有人曾经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一直坚持的典型报道提出责难,否定几十年来我们进行典型报道的成绩,认为“人们对典型报道从本质上不感兴趣”,因而提出要“淡化”典型报道。这种有悖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功能、作用和任务的观点已经理所当然地受到批评和否定。在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指导下,一个个光彩夺目的先进典型又成了我们社会主义新闻媒介的“座上宾”。时至今日,如果我们对社会  相似文献   

17.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坚持这条方针应该是自觉的主动的,而不应是被动地奉命行事。如何才能积极主动地贯彻好这条方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树立并不断增强建设意识。所谓建设意识,是指一个新闻工作者所进行的一切新闻宣传都要以“鼓舞和启迪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而奋斗”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新闻工作者的这种建设意识,合乎正面宣传为主的本质要求,体现出新闻的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8.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  相似文献   

19.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极为重要的工作方针,但是,该方针提出20多年来,由于理论供给不足及实践操作误差,这一重要方针正在陷入其概念危机.历史起点上的“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第一次在方法论意义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舆论引导功能设定了基本的传播范式,建构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精神内核,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是其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自从中央重申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后,新闻工作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正面宣传在不断加强。在全国范围内,不仅突出报道了张子祥、傅显忠等先进人物和亚运精神等新的典型,而且再次宣传了雷锋、焦裕禄等老的典型人物。批评报道过多过滥和过于集中的问题,也已得到纠正,稳定和鼓劲的舆论环境,业已逐步形成。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一大好形势,有必要探讨一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搞好批评报道的问题。批评报道绝不能错位新闻是不能缺少批评报道的。因为批评报道的有无和好坏,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党性、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