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邓小平同志丰富的教育思想中,“三个面向”是我们理解,把握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关键。教育要向现代化,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教育要面向世界,从空间上阐述了教育及其发展的外延关系;教育要面向未来,从时间上阐述了教育及其发展的外延关系。  相似文献   

2.
“观象制器”由《周易·系辞传》提出,历代易学家对此有不同注解。本文则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它的意义。一“象”在《周易》中有不同的内涵:概括起来不外三种: 一是指物象,即事物运动变化所呈现出的能被人的感官所感知的现象(包括物质实体),如“仰观象于天”;“天垂象,见吉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天成象”等。值得注意的是,此类物象在《系辞传》中多指天象。而地上之物则以形言之。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象谓悬象,日月星辰也;形谓山川草木也。“朱熹在注解《系辞》时也说:“象者,日月星辰之属。形者,山川动植之属”。不过,《系辞》虽注重天象。但也不排斥地  相似文献   

3.
实践第一的观点和方法像一根红线贯穿在邓小平理论之中,是邓小平观察、分析和解决同题的一个基本方法。“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论和“摸着石头过河”论,生动地体现了这一观点和方法。我们应该把“猫论”和“摸论”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放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去理解它们的含义。它们对于我们思考问题、开展各项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教育改革思想的主旨,成为8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三个面向”最核心的问题是教育现代化,而各种教育改革实验,包括“人才学”的兴起与培养目标的大讨论,主体性教育实验以及成功教育、愉...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的思想不仅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战略指针,而且也是对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总体要求,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的历史背景,阐述“三个面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三个面向”的指导意义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往对实事求是的研究,多注重于它作为思想路线在认识论和世界观方面的意义,而忽略了其作为哲学方法在改造世界方面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认为,实事求是的“求”就是实践,“是”不仅包含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即规律性,而且包含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文章在此基础上,从思想方法、认识方法、工作方法三个方面对实事求是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与论证。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从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的教育现状出发,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科学的论证,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改革思想,确立了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对我国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构建开放多元的教育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应该培养与时俱进的教育品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战略思想。“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逻辑核心与思想核心,显示了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开放性和战略性,“三个面向”构造了一个对立统一的思想系统,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教育的全新的三维视野。在即将进入21世纪,迎来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教育已上升为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新形势凸显了“三个面向”的战略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三个面向”是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方针。  相似文献   

1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融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从教育自身发展的角度对我国教育战 的总体规划之中,“面向现代化”因此成为教育略问题的论述,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和对世 趋势,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对教育提界未来的科学预测,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核心 出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深刻和精髓,是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 的社会变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和…  相似文献   

12.
怀疑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它是以克服独断论为目的,以人类在一定时期所得到的认识为反思对象,以人类特有的哲学思辩,概念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在中外历史上,许多专家学者对怀疑进行过精辟的论述。被马克思誉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弗  相似文献   

13.
兴趣作为人们对客观事物主动认识的一种特殊思维方法,具有广泛性、集中性、持续性、导向性和动力性等特点。兴趣能够激发人们的思维灵感,引导人们快速进入科学创造的角色,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高效能地催化人才的成长。兴趣的培养要把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人素质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但最根本的一点,是要有高尚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只有把个人的兴趣爱好与祖国命运、人民的事业联系起来,才会有真正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本位”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世纪七十年末以来出现的种种“本位”理论,如记词类本位、句本位、语素本位、词组本位、小句本位、字本位等,认识其来龙去脉,特别是与国外有关理论的关系,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这些理论的提出在汉语研究方法论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论素质教育是“三个面向”的必然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 ,以全面性、全体性、主体性和创新性为特征的教育 ,教育的全面性、全体性是教育面向现代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规定着教育必须具有主体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对于“三个面向”可能而且应当作更细、更精的思考:首先教育要面向人的发展;其次,教育是兼顾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中国和世界的;最后,教育既是“面向者”也是“被面向者”.我在长期教育工作中也归纳了自己的“面向”:面向学生,面向我的大学,面向我的民族,面向我们可爱的中华大地,从而也面向家人和自己,以及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17.
再论知识经济与教育的“三个面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作者曾在本刊第 6期发表《知识经济与“三个面向”》一文,今觉言犹未尽,特作《再论》,以就正于高明。  知识经济作为新时代的标志,顾名思义,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就其完全意义说,则是建立在以高新技术为主旋律的知识和人的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的经济。这个反映现代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走向的浪潮一经出现于历史舞台,便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它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生产和消费方式以及教育模式。   知识经济的特点是它的知识化、信息化,即把知识当作一种资源,…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文革"的原因,29年前的中国教育实际上是在进行恢复性的发展,同时,由于中国社会尚处于前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时期过渡,所以,用工业化的方式大量生产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故在教育界,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其基本能力,成为教育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双基";教师、教材、课堂自然成为教育的中心,这就是"三中心",教育完全成为知识的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文革"的原因,29年前的中国教育实际上是在进行恢复性的发展,同时,由于中国社会尚处于前工业化时期向工业化时期过渡,所以,用工业化的方式大量生产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故在教育界,要求学生具有扎实基础知识,提高其基本能力,成为教育的基本要求,这就是"双基";教师、教材、课堂自然成为教育的中心,这就是"三中心",教育完全成为知识的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邓小平“教育三个面向”理论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强烈的时代性,鲜明的开放性和科学思维的创造等特点,这一理论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是我国教育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三个面向”理论也渗透在他有关教育的基他论述和我国教育改革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