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文章从各个方面写了他与地坛的关系,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与感悟。本文将从静读生活、敬畏生命、走进心灵、无尽感悟四个方面对《我与地坛》进行解读,使读者真正走进史铁生,感悟他给我们的生命启示。  相似文献   

2.
许多中国文人都有一个“苏东坡情结”,女作家芳芳就有一篇《喜欢苏东坡》的文章,文未曾言,假如能有幸和苏东坡处于同一时代,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嫁给苏东坡,理由很简单,喜欢苏东坡那样的人。  相似文献   

3.
一、苏东坡的自我认识 这个大步骤里,师生要一起探讨出:处境不妙——仕途不顺、壮志难酬!  相似文献   

4.
命运经常和人开玩笑,苏轼与许多先贤后进一样生不逢时,他在中国古代那个畸形社会里,纵有浑身的才学,却也只能在仕途的案板上作鱼作肉。  相似文献   

5.
《逍遥游》与《赤壁赋》都表现出一种古人生理想与审美最高境界统一,都是通过审美追求而实现生活困境的超越,当然一个是避进的态度,一个则是立足现实。  相似文献   

6.
苏东坡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不因宦海沉浮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颠簸就怨天尤人.他永远以一颗静心来面对世间的得失进退,以一份激情来化解人生的悲欢离合.他热爱生活,不管他受到怎么样的困难,他依然可以自我取乐.  相似文献   

7.
九百多年前的黄州,月朗星稀.一叶扁舟上,苏子在就“托遗响于悲风”的问题问责吹洞箫的客人.从客人的答辞来看,被问责虽然不算被冤枉,但苏子却有“构陷”的嫌疑.  相似文献   

8.
关于苏东坡《赤壁赋》中情、景、理交融妙处的发微,可谓“前人之述备矣”。但是,笔者在教授《赤壁赋》的过程中,却发现另有几个细微之处似乎为大家遗漏,而这几处却最能见证作者的匠心独运、妙笔神思。谨补缀如下,权供方家教正:  相似文献   

9.
王进 《新疆教育》2013,(16):133-133
在新教本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和《赤壁赋》(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虽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即1082年,同在苏轼被贬黄州之际,同以赤壁为题,都写了赤壁景色,都缅怀了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但两篇文章的主旨是否相同,他们的情感是否又一致,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两篇课文的理解,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10.
在石头缝隙间顽强生存的小草;在风雨中盎然挺立的花朵;在那山间涓涓流着的小溪:在那宽广蓝天下翱翔的鸟儿;在斜阳下的深秋中坠落的残叶;在早春里生机蓬勃的新芽;在产房发出第一声啼哭的婴儿……一切的一切,就是一首永恒的乐章,这乐章名叫生命。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相似文献   

12.
苏东坡黄州《浣溪沙》五首墨迹的重现,不独是苏学界的幸事、国人的幸事,也将是令整个世界瞩目的大事。苏东坡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但令人饱我愁无",其境界之高尚,使得这件作品无论是从艺术层面还是从学术层面上讲,绝不亚于"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二首》。  相似文献   

13.
个性化生命阅读教学的指导思想:解文、知人、论世、察已。“解文”——解开文本的篇章意义,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知人”——追寻作者的人生经历,跨越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论世”——聚焦文本的写作背景,跨越读者与大千世界的距离;“察己”——省察文本的自我修养意义,跨越读者“新我”与“旧我”的距离。  相似文献   

14.
苏轼被贬黄州,对黄州那一名叫“赤壁”的地方情有独钟,曾两次携友游览,并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怀古作品。这些作品从总体上看,表现的是藐视困苦、旷达豪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5.
价值论是尼采哲学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尼采价值论的阐述和分析指出,尼采从人的生命活动本身出发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论体系,这种价值论由于是以永恒轮回观念为基础从而获得了自己的根基。从永恒轮回的观念出发。尼采实现了价值论上的积极的虚无主义,为我们理解价值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6)秋,苏东坡在密州太守任上,作《后杞菊赋》。他以自我嘲笑式的设问、动人情理的回答来揭示他忧患仕宦人生的难言之隐。东坡把人生看得淡然,以为不论什么样的身价人物,最终"归于一朽"。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和政治漩涡,东坡仍以超然的情怀,从杞菊的民生滋味中吸取了儒佛道的治政哲理,透视人生,造福一方;从而铸造了他"斋厨索然,日食杞菊"的仕宦人生美。  相似文献   

17.
苏轼散中影响最深远、学性最强的,当首准其贬谪黄州时期创作的前后《赤壁赋》。新版高中语教材及配套《读本》分别入选了这两篇散佳作。其中《前赤壁赋》是采用赋的体裁写的一篇颇富人生哲理的游记。《前赤壁赋》是作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表现了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豁达的情怀。由于作是因字狱获罪被贬谪的沉痛教训,  相似文献   

18.
《赤壁赋》为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的课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品。从苏轼独特的处世哲学出发,分析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现出的对人生、自然与时空的思考,进而拓展深度教学,体会苏轼旷达的性格和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平 《教育导刊》2008,(5):26-27
生命的和谐、健康发展是我们德育始终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未来社会不仅需要聪明智慧、道德高尚的公民,更需要身心健康、人格和谐、具有较强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这样才能为人的终身幸福、实现其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最具有哲学思想的作家之一。《我与地坛》是作家历经磨难和困苦之后的心血之作,积融了他十五年来对生命爱和忧的沉思与断想。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不断地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看到生命中难以承受苦难的普遍性,也敢于在苦难中不吝前行,更把自己融入到生命整体的永恒流变中。从理解苦难到勇于生存,从敢于生存到懂得生活,一种宏阔而恒远的境界由此洋溢在个体周围,最终成就了作家内心无限的希冀与不舍的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