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9月1日,IBM公司的科学家们在美国《科学》杂志宣布了两项原子尺度的科学突破:第一项是在了解单个原子保持一定的磁方向、从而使其具备适合未来数据存储应用的能力方面所迈出的重要一步;第二项是一个分子内不同原子之间及不同分子彼此之间的一个逻辑开关,它们是分子计算机的潜在构造单元。这两项重大突破为研制原子尺度的结构和装置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道尔顿的原子论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划时代的成就 ,但是它存在着一个自身不能克服的内在矛盾 ,即道尔顿把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 .这一矛盾的外化 ,导致产生了“半个原子”的问题 .为了解决“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阿佛加德罗在盖·吕萨克的实验基础上 ,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推论 ,引入了分子概念 ,提出了分子假说 ,初步解决了“半个原子”的矛盾问题 .在此基础上 ,坎尼扎罗完成了科学的“原子 -分子”理论体系 ,最终完善地解决了“半个原子”矛盾问题 .本文通过对“半个原子”矛盾问题的形成、提出和解决过程的历史考察 ,总结出了科学发展的几点规律性的结论 .  相似文献   

3.
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碳原子的化学环境是不同的.结合案例介绍了应用原子化学环境思维的方法,分析有机物分子中某个特定原子的周围原子和原子团,进而有利于深入理解有机物分子的真实立体结构以及化学性质,有效建立其宏微关系.实践表明,这种动态的微观思维方法有助于有机化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大学新闻中心近日宣布,该校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成功地将富勒烯单分子中的一个碳原子用氮原子取代,同时利用单电子隧穿效应,研制成仅由一个分子组成的新型单分子整流器。这种分子器件和传统单分子整流器的工作原理不同,在重复性和可控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7月22日,国际权威的《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该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由于一些最常见的元素,如氢,氧和氮,以双原子分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在元素,原子和分子的概念的阐述以及统计物理中,双原子分子起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单原子分子的热力学量的统计表达式出发,分析了多原子分子的物态方程和内能的统计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一、原子物理学课程特点。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一般规律和物质结构的科学.原子物理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结构的一个层次.介于分子和原子核两层次之间。原子物理学是20世纪初.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发展的。目前原子物理学的很多问题仍然是物理学研究的前沿.它反映了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仅在1999年的96项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就有66项是与原子物理学相关的。  相似文献   

7.
一、有关“分子”、“原子”的定义[例1](四川)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摇)A.分子大而原子小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而原子则不是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则不能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点评:此题重在考查“分子”、“原子”的定义,现行考试中,已很难见到“复述式”的单纯概念考查形式,取而代之的则是将几个概念在同一题目中组合,考查学生对概念之间异同点及相互关系的辨别比较能力,要想能解答好此类题目,就必须对概念有深刻理解。例如本题,分子是由原子构成,但只能说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而不代表此分子…  相似文献   

8.
要正确深入分析分子在不同电子状态下的势能行为,就必须分析分子的对称性和离解极限。文章在讨论了双原予分子的相关对称性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应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方法讨论了双原子分子对称性的演化规律和离解极限,并具体分析了几个典型的双原子分子的离解极限,分析的结果与实验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是原子与分子物理重要而基本的理论问题,又是许多重要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文章综述了双原子分子势能函数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势能函数的优劣和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评迹,简要讨论了几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程建华 《物理教师》2001,22(5):16-16
2000年高考题的第13题,原题如下:假设在NaCl蒸气中存在由钠离子Na^ 和氯离子Cl^-靠静电相互作用构成的单个氯化钠NaCl分子,若取Na^ 与Cl^-相距无限远时其电势能为零,一个NaCl分子的电势能为-6.1eV.已知使一个中性钠原子Na最外层的电子脱离钠原子而形成钠离子Na^ 所需的能量(电离能)为5.1eV,使一个中性氯原子Cl结合一个电子形成离子Cl^-所放出的能量(亲和能)为3.8eV.由此可算出,在将一个NaCl分子分解成彼此远离的中性钠原子Na和中性氯原子Cl的过程中,外界供给的总能量等于——eV。  相似文献   

11.
扫描隧道显微镜或原子力显微镜使人们能够操纵吸附在材料表面的单个原子或分子.这种技术可从单个原子、分子开始组装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结构,也能组装、拆解分子从而控制化学反应的进程,将在物理、化学等多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金属材料表面进行单原子操纵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单原子操纵的方法和机制,并对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厘清原子分子论发展的历史脉络,不仅可以厘清其背后历史与哲学对科学教育的价值与意义,更可以有效地指导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原子分子论相关化学史素材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发展学生宏微结合等化学学科素养。通过研究,可将原子分子论确立的过程分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道尔顿原子论—阿伏伽德罗分子假说与康尼查罗原子分子论4个阶段。原子分子论的确立过程,结合了科学的思考与规范的实验,渗透着科学本质观思想,诠释了科学探究道路上锲而不舍、大胆质疑与理性批判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 ,完成 1— 7题①纳米 ,是一种长度单位 ,1纳米等于 10 - 9米 ,相当于 3个原子一个挨一个排起来的长度。目前将所有涉及对象为几百纳米甚至更大的可以用纳米的单位衡量其尺度的所有科学统称为纳米。纳米尺度在不同的领域各不相同 ,但纳米尺度的物质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因此受到科学家的青睐。② 195 9年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提出 ,对物质基本的构造单元———原子、分子进行可控操作 ,自上而下地进行材料、器件的制备。(A)他是第一个提出纳米概念的科学家。 (B) 1981年 ,宾尼格和罗勒尔发明了…  相似文献   

14.
原子、分子物理学在物理学中是一门发展历史较早的分支学科,又是一门不断发展、接触面广、很有生命力的分支学科.由于原子或分子(包括原子集团)是物质结构的一种基本层次,因此,在各类科学研究的领域里,凡是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的特性起重要作用时,就会需要原子、分子物理学.  相似文献   

15.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们已经能够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甚至移动原子,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也已经非常清楚了。因此,在某些化学教材中开始出现分子和原子的定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纳米科技?纳米是长度单位,1纳米=10~(-9)米.这与分子、原子的直径差不多,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米纳米科技就是在纳米尺度内研究原子、分子的特性与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些特性的一种多学科的高新科技,其最终目标是直接从原子、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内表现出来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观产品,实现生产方式的飞跃.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是化学科学的入门,基本概念繁多,学生掌握较为困难。而化学基本概念又是化学知识的基础。因此,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成败关系到化学教学效果的好坏。一、系统归纳,注意概念间内在联系化学概念虽多,但也是一个一个形成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概念逐步系统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例如:在《分子和原子》课题中,学习了原子、离子、分子、  相似文献   

18.
纳米是 1米的 1 0亿分之一 ,是一个计量单位的概念。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 ,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 0 .1至 1 0 0纳米 (记为 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 ,这就是“纳米科技”。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 ,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 ,它的最终目标 ,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从 2 0世纪 90年代初起 ,纳米科技得到了迅速发展 ,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 ,像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纳米生物学等等。纳米技术是一门在 0 .1— 1 0 0 nm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 ,对材料进行加工 ,制造出具有…  相似文献   

19.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学科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物质”被划分为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和新材料及其应用.其中关于“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的内容标准是,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但对初中学生来  相似文献   

20.
望着伫立在玻璃房子里的三个“大家伙”,烟台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杨传路教授心里乐开了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杨传路教授是学校作为重点人才引入的知名专家,长期从事势能函数、分子和团簇结构以及原子与分子碰撞计算等分子科学方面的研究。那三个“大家伙”是一套由32个节点服务器组成的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速度达到四千多亿次。有了这台超级计算机,这位早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的博士可以好好大干一番了。目前,杨院长领导下的原子与分子物理实验室是山东省重点扶持建设实验室,由学校1997年批准成立的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