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小博士(以下简称博):哟,甜甜,好久不见,最近学习成绩如何?甜甜:唉,别提了。这次期中考试的作文是写读后感。没想到,30分的作文,我只得了10分。博:你是怎么写的?说来听听。甜甜:我开头抄原文,接着写检讨,最后表决心。这样写不行吗?博:这样写读后感不仅不行,而且必须彻底根除。甜甜:读后感该怎样写呢?请你给我讲讲,好吗?博:当然可以。写读后感,必须读懂原文。因为“读”是“感”的基础。读原文时,要理解文章的字、词、句,读懂每一句话,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思想。如果是写人的文章,要想想作者对人物是怎样刻画的、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如果是写事的文章,要想想通过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这是写读后感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
方韵磊 《现代教学》2008,(1):132-133
三年前,一位外区调来的教师带来了他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积累素材和训练作文的一个新做法——“百页本”。每天要求学生或抄文章或写文章:每周抄一篇自己喜爱的文章,写一篇对他人文章的评论或读后感,再写一篇随笔或是写教师命了题的作文。一定要完成一天500字的书写量,而且必须写在500格每页的文稿纸上,  相似文献   

3.
王涛 《现代语文》2013,(9):134-135
提到作文,学生通常会感到害怕,这也让不少老师头疼。学生怕写,一般在于没东西写;老师难教,总感到效果来得不明显。其实,就技巧讲作文也仅是常规做法,练习写读后感确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体现综合性,读写结合即是最为重要的综合。读后感,名义上是在检验读,实际上是在练习写,读写结合正是其最大魅力。一方面,读后感可以逼迫学生读时用心读,以读促写。读可以获取信息扩大视野,读可以愉悦身心获得审美情趣,读可以提供并丰富写作素材。如果不读,学生将无从下笔;如果不用心读,则形成不了真实的感悟。事实上,但凡供以学习的文章,差不多都能见到读的影子。会写的人通常会读,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发感想,练习写作读后感,是读写结合的较好方法,因而为许多语文教师所采用。这类文章的基本要求是,“感”与“读”应相关联。“读”是前提,是根据;“感”由“读”来,是主体,是重点。然而,学生在读后感的写作中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读后感写成对原文的复述。有的学生在写作读后感时常把读的内容写得过长,然后用)L句大话、空话结尾。如,学了《训俭示康}}一文后,学生写读后感,首先用较长的篇幅叙写原文中司马光节俭的事…  相似文献   

5.
【习作内容】一本好书,一个好的影视节目,读后或看后会有很多感受。你可以用读后感或观后感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要说清楚读的是什么书或看的是什么节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也可以写对其中某些内容的不同看法。请你从最近读的书,看的节目中,选择感受最深的,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观《×××》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如果你对上次即席演讲的题目很感兴趣,也可以不写读后感或观后感,而把你演讲的内容整理成一篇作文。【设计理念】本设计顺…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是教师指导学生大量阅读的重要方法,是检验课外阅读质量的重要手段,“读后感”也是传统作文中的一项。一提到“读后感”,大家不免会想到它的模式,一内容概述,二联系实际找缺点,三对照读物表决心,四摘抄好词好句。这种模式化、“八股”式的作文,极  相似文献   

7.
读一本书或看一部电影 ,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和体会 ,把它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就体裁而言 ,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 ,因为文章所议论的问题是由“读”的内容所引发的。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 ,可以促进学生总结读书成果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 ?笔者认为有下面四法可供参考。扣“读”写“感” ,“感”要集中。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引发出来的 ,所以写“感”时 ,必须紧扣“读” ,要在读上下功夫 ,力求把握文章的中心和要领。不同的文体在“读”时 ,把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如读记叙文 ,是必须…  相似文献   

8.
一、抓住文章的重点句子写读后感 一篇文章的中心常常是通过一些重点句子,一层一层地体现出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可抓住这些句子,引导他们针对自己学习、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盲目地照抄文章段落,又能把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例如:“读《养花》有感”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可抓住文中这样两句话去写感受。  相似文献   

9.
正作文导写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导写的效率,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经常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小学作文导写的几个小策略。一、"读后感"与"毛衣"在小学作文导写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有三种写法:一是提纲式,二是摘录式,三是写读后感。其中,读后感的写法学生掌握起来难度相对大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曾发现有不少学生将读后感写成缩写,也有学生将读后感写成续写或改写。去年,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我再次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这一次,由于我采用了  相似文献   

10.
读后感中的正联想和反联想●程俊英读后感是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的重要课题之一。写好读后感的关键在于能否写好“感想”,引导学生恰当展开联想则是写好读后感的重要环节。联想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包括格言、警句、谚语)、自然、社会、科学现象等...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语文》2005,(4):52-52
为了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有的作文老师便在讲解作文知识之后,进行“下水”作文。教师不仅“下水”去作文,而且做成之后还要讲解自己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要讲出文章的某些地方应该怎么写和不该怎么写的“为什么”的原因;要讲出写作时“我是怎么想的”:在评讲作文时,可以和学生谈“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现在高考中的话题作文,由于文体不限,有些学生选用读后感的形式去写。但从高考阅卷反馈的信息来看,由于平时训练不到位,有关读后感类的文章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得分不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系统地了解读后感的特点,把握读后  相似文献   

13.
陈碧玉 《现代语文》2010,(4):116-117
读后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有一定难度。读后感是指从某一作品阅读中受到教益或有不同见解,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的一种文章体制。它是阅读效果的总结,它能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但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能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一作文的范围和要求 1.作文范围:写读后感 2.作文要求:阐述清楚感想和看法二写读后感的指导要点读后感就是阅读文章或著作后写出的感想文章。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是议论作文中的一种最实用的文体。写读后感,不仅能促使人们认真读书,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常写读后感,将会有效提高人们的  相似文献   

15.
王侠 《教育文汇》2014,(13):39-40
有一次,中心校组织所辖各校学生进行作文竞赛,我班的王娜娜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姥姥的丧事》,结果被评为一等奖。第二年春,全区又举行了“爱我中华”读后感活动,我班的两位同学是村级小学唯一的获奖者。这两次作文竞赛,引起我对作文教学的反思,那就是“实践出真文”。  相似文献   

16.
最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高年级学生应“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能写读书笔记、书信等文章”。按“九义”教材安排学生学过的作文类型大致有 :看图作文、记事、写人、状物、书信、读书笔记、材料作文等几大类。经过六年的系统训练 ,毕业班下学期的作文应到了全面达标阶段。因此编者在第十二册教材 1— 6单元的作文训练中安排了看图作文、写一件心爱的东西、读后感、写一个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命题作文“快乐的时刻”(或难忘的教训 )、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等六个训练题。意在复习、强化对这几…  相似文献   

17.
“读后感”是属于义论文范畴的一种重要文体,写作难度大于一般性议论文,也是初中学生较难把握和写好的。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写作“读后感”的三字思维途径,即“读”,“思”和“联”,它对于中学生写好“读后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文体名称上不难看出,这类作文重在“感”上.“感”,就是感想,心得,体会.但是,这感想一定是由“读”而发的,“读后感”即是所读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的过程中或读完以后的感想.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关键在于把握好“读”与“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结合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9.
作文指导题目精析:训练题归纳起来讲了三点:1.写读后感的意义;2.读后感的写法;3.这次写读后感的具体要求,即:可以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也可以写一部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重点指导:有的同学认为,写读后感,重点是“感”,因而忽视了“读”,以至于对一篇文章的来龙去脉都还没弄明白,就匆匆下笔,结果是蜻蜒点水,甚至“读”和“感”牛头不对马嘴。要知道,写读后感,读是感的基础,只有读懂了原文,才有可能写好“感”。此外,一篇好文章或一部好电影、好电视剧,给人的教育和启发是多方面的,而写读后感,不能什么都拿来写,最好选择其中一两点来写,这样才能集中笔墨写得深刻。难点点化:一篇读后感,如果只是空洞地说自己感受如何如何深刻,那是没有真情实感和说服力的,要想有说服力,就必须既从原文出发,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比如说你对文章(电影、电视剧)中的某一点很有感受,你可以先说对哪点有感受,再说说有什么感受,最后举一个具体的例子。这样,  相似文献   

20.
百字左右议论性片断主要要求学生学会写两种体例,一是“读后感”,二是“小评论”。“读后感”片断在中考中是指在读了指定文章后要求写的体会、感想、感受类语段。由于它只要求写八十字左右,显然要对原来完整的“读后感”作些删节,但又要保持“读后感”的特点,所以我认为,在语段框架上必须依照保持“读后感”的三个方面,即感点+析理证明感点+以文中人与事作事实论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