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中国工农红军历史上,先后有三支称“红四军”的军队,这三支军队都有着辉煌的战斗历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朱毛红军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起义农民武装,也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队伍胜利会师。两军会师以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为朱德,党代表为毛泽东。这支红四军是红军史上第一个“红四军”,也是第一支打出“红军”旗帜的部队。湘鄂西红四军这支红四军建于1928年7月。南昌起义失败后,党中央派贺龙、周逸群去湘鄂领导武装斗争。1928年1月下旬发动年关起义,3月下旬…  相似文献   

2.
南昌起义打响第一枪之后,中共前委按照原定计划,指挥起义军南下广东。在南下途中遭敌人重兵围攻,部队作战失利,损失严重。在这紧要关头,陈毅挺身而出,协助朱德将剩余不足千人的起义部队拉到了湘南,并于1928年春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合。井冈山上,毛泽东是红四军党代表,朱德是军长。陈毅先后任师长和军委书记,也是红军最早的创始人之一。当时的重大决策都是毛、朱、陈一起研究,他们三人是最亲密的战友。此后,陈毅任过军政委、军长和江西军区总指挥等职。  相似文献   

3.
1929年6月以后,红军第四军在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朱德、毛泽东之间在军队建设和党的领导等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朱毛矛盾".周恩来在陈毅协助下,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九月来信",及时化解了"朱毛矛盾",使朱、毛重新握手,保证了党和红四军的发展,不久就创立了在中国革命中"起了最重要作用"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4.
一1930年2月6日至2月9日,红四军前委与红五、六军军委、中共赣西特委等,在江西省吉安县的陂头村举行了联席会议.会议期间正逢"二·七"大罢工七周年纪念日,会议名称遂由此而来.这次会议,是由红四军前委建议召开的,与会代表有:红四军前委代表团,红五、六军军委代表,中共赣西特委代表,中共江西省委巡视员,赣西临时工农民主政府党团代表,以及参加中共赣西特委扩大会议的代表,各中心县、区负责人,六军各纵队负责人等四十余名.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前  相似文献   

5.
1929年6月以后,红军第四军在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朱德、毛泽东之间在军队建设和党的领导等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朱毛矛盾”。周恩来在陈毅协助下,主持起草了名的“九月来信”,及时化解了“朱毛矛盾”,使朱、毛重新握手,保证了党和红四军的发展,不久就创立了在中国革命中“起了最重要作用”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在中共党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主持起草的“九月来信”是中共早期历史的一份重要文件,但长期对此的作用认识不足。文章披露了1929年红四军转战赣南前后毛泽东与朱德等的分歧及原因,论及红四军党的七大、八大对此处理的失当之处,说明了中央“九月来信”的产生经过、主要内容和落实过程,认为:1.来信成功解决了四军党内的团结问题,为朱毛红军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为毛泽东后来充分施展才华创造了必要条件;2.来信第一次用中央文件的方式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概括,在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3.来信为毛泽东建党建军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素材与纲领性、方向性的指导意见,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至今仍具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渡赤水之战,充分体现了毛泽东运动战战略思想。毛泽东自己也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此时,身为第一军团长的林彪却抱怨说,毛泽东迫使部队走了冤枉路。林彪认为这样会把部队拖垮,这是在敌人面前逃跑,使部队精力消耗殆尽,毛泽东这样指挥不会成功。私下里林彪给中央军委写了一封信,信中建议:毛泽东、朱德同志随军主持大计,把战场上的指挥权交给彭德怀指挥,即前敌指挥。迅速北进与四方面军会合。这封信写好后,林彪曾让聂荣臻签字,但遭到聂的拒绝。后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会理城郊的铁厂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林彪提…  相似文献   

8.
1930年2月,在吉安陂头,毛泽东主持召开的,有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六军军委代表参加的“二七”联席会议,坚决反对赣西南党内的错误倾向,大力贯彻“工农武装割据”的路线,对于迅速开创赣西南苏区(后来的中央苏区)的新局面,起了重大的作用。首先谈谈“二七”会议之前赣西南党组织的状况,及赣西南党内的争论。大革命失败后,从1927年冬到1928年上半年,赣西南的党组织领导了东固、延福、万安、里仁和桥头等地的武装起义,并且创建了东固、延福等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创造了江  相似文献   

9.
一九二七年十一月间,朱德、陈毅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在转战湘、粤边界时,曾与当时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搞过一次合作,这次合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力量推动湘南起义有重大的作用。一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广东的进军途中,于九月中旬抵达广东东部三河坝地区,前委为了部队南下无后顾之忧,决定朱德同志率二十五师和第九军教导团,扼守三河坝,主力则在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领导下,直向潮汕进发。留守三河坝的部队,在九月三十日遭到了敌钱大钧部万余人的袭击。部队在朱德同志指挥下,和敌军激战了三天三夜,给了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党史学界在讨论毛泽东同志和立三左倾错误的关系问题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早于立三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占据统治地位以前,毛泽东同志就有过攻打中心城市的主张。例如,一九二九年四月五日代表四军前委给中央的复信中提出的“争取江西”的计划,其中就谈到造成向南昌包围之势的问题;一九三○年二月七日于坡头召开的红四军前委,五军、六军军委、赣西特委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上,又作出了攻打吉安的决定。“这些都反映了立三路线攻打中心城市的思想。”针对上述观点,本文发表一点浅见,以期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1929年的几封信反映了他和红四军领导人朱德、陈毅等人的争论。争论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在实际上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还是依然囿于“城市中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继续照搬马克思主义的争论。当然,争论是从微观着手,毛泽东在信中归纳了14个问题。本文选择了罗霄山脉中段政权问题、军事观点与政治观点、地方武装三个问题剖析这场争论的意义,说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在争辩中逐渐形成的发展轨迹。这场争论还涉及中共中央的多次指示信的指导和帮助,这些都促进了不同认识的统一,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博览     
“朱毛会师”谁搭桥 在我国革命史上,有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朱毛会师”。这个曾令世界瞩目的伟大会师,是由何长工同志牵线搭桥的。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不久,便派何长工去找南昌起义的剩余部队。 10月5日何长工从井冈山出发,于12月中旬辗转来到广州,不久赶到韶关。当时,韶关地区驻扎的是云南军阀范石生的16军。范石生和朱德曾经是云南讲武堂的同班同学,他与蒋桂矛盾甚深,南昌起义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德利用老关系与范石生达成协议,将部队暂编为16军7师的140团,朱德化名为王楷任47师副师长兼140团团长。此时,正驻在离韶关40里的犁铺头。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队伍、思想和作风等方面的纯洁性问题,毛泽东通过古田会议进行深入的思想整顿,初步铲除了部队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从而保证了红四军党的纯洁性,为把以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为主要成分的军队打造成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思想基础,并为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蔡锷和朱德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在他的戎马一生中,先后与两个著名的湖南人合作在一起。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毛泽东,毛泽东自己说过:朱毛朱毛,朱毛不可分。还有一个人,就是朱德青年时期的长官,邵阳出来的文武奇才蔡锷将军。  相似文献   

15.
[注释]题解:一九二九年三月、五月,毛主席率领红四军两次由赣南入闽西,连克长汀、龙岩等地,创建了闽西根据地。汀州,长汀县之旧称。龙岩,县名。铁军: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英勇奋战,号称铁军,其中以叶挺同志所指挥的独立团最有名。“八·一”南昌起义,铁军的大部分部队都参加了。一九二八年四月下旬,朱德同志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到井冈山与毛主席所领导的部队会师,两支部队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同志任党代表,朱德同志任军长,陈毅同志任政治部主任。其所以称红军第四军,就是为了保持“铁军”这个称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我党最初建立起来的一支工农武装,它无论在革命战争中还是在军队的建设上,皆为红军的楷模,享有崇高的威望.这支英雄部队,是在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同时也深受党中央的关怀和重视.因此,研究中共“六大”后党中央在红四军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发扬我军优良传统,加强我军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2004,(Z1)
北伐战争失败后,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逮捕和杀害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挽救党,决定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同年8月1日,按照党的决定,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军三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部队南下广东,沿途屡次作战,受到很大损失。保留下来的队伍在朱德、陈毅等领导下转战湖南,发动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  相似文献   

18.
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红军建设的基本经验:站在讲政治的战略高度上,统一红四军对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认识;从制定与健全组织制度入手,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实现;以教育为手段,批判和肃清红四军中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些经验成功地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也可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如何做好其他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1944年9月22日 ,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刘少奇根据共产党领导的地区称为解放区原因 ,提出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改编为解放军。10月中旬 ,党中央和军委以“解放军”的名称发出指示。11月起 ,有些地方文件和少数部队也开始使用“解放军”这一名称。1945年8月11日 ,朱德总司令连续发布六项  相似文献   

20.
群众路线是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了“群众路线”,此后便在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不断深化应用。虽然,群众路线的概念在1929年才被正式提出,但在此之前,党在领导民主革命斗争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步探索。南昌起义后,朱德率领军队探索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斗争路径时,就充分重视群众力量,以满足群众利益为突破口,发动群众参加、支持革命斗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