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近日整理藏品,发现一套“奔马”火花。根据回忆,这套火花是笔者于1982年因事赴广州,在广州白云机场小卖部购得的。这套火花,其中有四枚图案与1978年5月  相似文献   

2.
马玉星 《新体育》2007,(9):28-28
74岁的赵胜老人最近很忙.在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他要参加多次展览.以便将自己珍藏的一万多枚体育火花(即火柴商标).展示给爱好收藏、喜欢体育文化的观众.其中奥运题材火花近3000枚。  相似文献   

3.
闫立群 《收藏界》2011,(2):90-91
岁暮冬寒,寅虎即逝,卯兔将至,今特选几幅以绘兔为题材的画作介绍给大家,以此作为迎春接兔之庆。中国绘画史上画兔的名家,在北宋时期有崔白。崔白,生卒年不详,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宋神宗时的画院待诏。  相似文献   

4.
陆克勤  陆娅 《收藏》2006,(8):78-81
40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不仅触及了当时人们的“灵魂”,也改变了邮品,包装品、宣传品、商标等各类印刷品的“面目”,火花就是其中一例。在“文革”时期,火花同邮票乖印刷产品一样,成了“革命”的宣传武器,其题材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政治需要,其色彩则均以红色为基调,因为那时称“全国山河一片红”。综观当时全国各地火柴厂所印制的数千枚“文革”火花,其内容可归纳为“三大”“三新”。  相似文献   

5.
《上海集邮》2011,(2):2-3
又是一年一度的生肖邮票发行的日子,对集邮爱好者来说这是“集邮的新年”。邮迷们早早地赶来,通宵排队,为了买到生肖邮票给新年增添一份欢乐……于是,1月4日,这一夜,注定不平静;1月5日,这个清晨,注定不平凡……  相似文献   

6.
钱国宏 《收藏界》2011,(7):112-112
细雨怕狂风,小鸡惧老鹰。藏家最怕啥?"打眼"!"打眼"是指藏家看走了眼而被人蒙骗的过程。相信大多数收藏爱好者都有过"打眼"的经历,只是有些人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而讳莫如深、缄口不言罢了。其实,如同婴儿跚跚学步时不时要跌倒一样,"打眼"是  相似文献   

7.
林长华 《集邮博览》2014,(12):83-83
说起人民币的“出生证”,要不是笔者亲眼所见,恐怕也不会相信。在福建东山县县城一位收藏爱好者孙女士的家里,笔者首次欣赏到这种特殊的人民币“出生证”。当然,说“出生证”是比喻而已。究其实,它是人民币的封捆签,但是它确实起到了人民币“出生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剑云 《收藏》2006,(2):96-96
我是一名以钱币收藏为主的爱好者,虽然虽然藏品尚不够丰富,藏识更是浅薄,但我怀着求教的欲望,于2003年借江苏省泰州市钱币学会在兴化举办展览之机,第一次将我的部分钱币藏品借一隅参展。通过这次参展,使我对“藏”与“展”的关系有较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何寿松 《收藏》2008,(8):82-82
1995年左右,我在浙江兰溪的一个章姓人家看到一把青瓷提梁式残壶,壶嘴断裂,壶盖缺失,提梁穿口破损。大概是章姓前辈觉得该壶较为名贵,或是祖传物品有纪念意义,光绪戊申年(1908年)曾到银铺用银镶之,底部银皮上有“通议第章,龙最哥窑制”字样,并有一银铺印“久和昌”“丙”。笔者因初涉瓷器收藏,粗略了解哥窑为宋元间五大名窑之一,但至令未知窑址,为陶瓷界一谜。因此一看到该壶底邮有“龙泉哥窑”字样,欣喜若狂,遂以当时半月工资购藏了此残壶。  相似文献   

10.
鲁敬平 《收藏界》2010,(2):35-36
2010年正值农历庚寅虎年,为60年一遇的金虎年。金代表是钱财,虎属术,带火,故虎会增形造势,虎虎生威,使收藏运势更为强盛。正所谓“盛世催人精神壮,虎跃金山气势雄”。借虎年来临之际,笔者有心将众多藏品中与虎有关的杂件与收藏爱好者共赏。  相似文献   

11.
“国宝金匮”觅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晓明 《收藏》2008,(12):124-127
2004年第8期《收藏》杂志刊发了梦泉叟《“国宝金匮直万”再现西安》的文章,并附有两枚“围宝金匮直万”的拓本,说是2003年底“西安西北部某地一农民盖房取士时挖出的”。这是自解放后首次披露关于“国宝金匮直万”钱出土的重大信息,十分引人关注。此事时隔近一年,《西安晚报》又报道了“国宝金匮直万”在西安出士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叶寅生 《收藏》2006,(5):74-75
天然宝石,特别是一些贵重宝石原矿晶体,其资源的发现,勘探,开采都十分困难每年产出十分稀少。其中高档天然宝石早已是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集团以及个人收藏的首选品。  相似文献   

13.
闫於庆 《收藏界》2011,(7):87-88
"常平通宝"是我国古钱收藏中最常见的外国方孔古钱。长久以来在有关"常平通宝"铸行的资料里,都说明"常平通宝"是由朝鲜国常平厅设监铸造,故以此命名。很多古钱收藏爱好者,包括一些我熟悉的资深泉友,都对此论深信不疑。朝鲜"常平通宝"  相似文献   

14.
火花,即火柴盒贴画,在国外称之为磷寸票、火柴贴纸、火柴画片等。"火花"是收藏爱好者对它的雅称,它是世界四大平面收藏之一,被誉为"民间名片"。"约翰·沃克"版火花是世界上第一枚火花,诞生于1827年,上面印有最早制成摩擦火柴的英国药剂师头像,并以其名字命名。1879年,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火柴厂—广州巧明火柴厂,中国第一枚火花是该厂的"舞龙"牌火花。火花收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风云人物胡适、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等都是早期火花迷。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一些火花爱好者还曾发起组织火花学会,同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5.
王建国 《收藏界》2011,(5):91-91
早期辽钱,出土及传世均极为稀少,历来为古钱币收藏界所珍视。如"通行泉货"、"天赞通宝"、"天显通宝"、"会同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等。其中,"会同通宝"为孤品,成交价55万元。笔者经十余年苦苦寻求,现已集得其中的四枚,即:"天显通宝"、"天禄通宝"、"应历通宝"、"保宁通宝"。今借《收藏界》宝地予以展示,与古钱币收藏爱好者共赏。  相似文献   

16.
夏永璜 《收藏》2008,(7):115-115
银币收藏爱好者都知道,“圈版”是指袁像三年锻币背面嘉禾结带内有一“O”形暗记者,习惯也称“O版”,是袁像币中比较少见的一种。根据该币有无暗记“O”及暗记“O”周边饰纹可分为3型。  相似文献   

17.
秧子 《收藏》2006,(12):124-124
在上海,火花收藏活动已有阗个多世纪的历史。推动这项活动的早基启蒙者有钱化佛、朱其石、徐卓呆、郑逸梅等海上文人。他们见微知著,将火柴盒贴上所蕴涵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知识与意趣弘扬于社会、使集花风尚在泸上的蔚然成风,时至今天仍绵延有绪。  相似文献   

18.
王钢 《收藏》2009,(11):114-118
早在1999年,山东周传芳就对袁像嘉禾银币(简称“袁大头”,下同)版别进行过研究,很有见地,通俗易懂,并阐述了各版别的基本特征,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促进了“袁大头”版别的研究与收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收藏“袁大头”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一些新的版别,现予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凌宝京 《集邮博览》2012,(12):76-78
半个世纪以前,苏联成为中国的榜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那时中国大学的教科书很多是翻译苏联的,中国青年"一边倒"地看苏联电影与小说,跳苏联舞,唱苏联歌,乃至穿列宁装与苏联花布的衬衫,如饥似渴地想了解苏联与模仿苏联。中国青年学生期望交个苏联朋友,与之交换礼物,流行互寄照片与收藏纪念品。1956年我进入大学后,经赴苏留学生介绍,也结识了一  相似文献   

20.
本人属兔,喜欢兔,周围的同学朋友也大多属兔。1999年参观北京世界邮展时,看到了很多兔的邮品。以前我接触的几乎都是国内邮票,看到五彩缤纷的兔子世界,突然萌发收集兔的想法,当然也满载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