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记者这行职业在人们眼中地位还是挺高的,何谓“忍辱负重”呢?请看《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的作者、《纽约时报》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他大半生涯中就有过几次不平常的经历。一是1954年他从莫斯科(驻苏记者)调回国内,当时已是很有名的记者了,而报社某些头儿,对他抱有成见,却让他回编辑部坐了一阵冷板凳。后来,竟让他去报道纽约市的垃圾清理工作。这是一项例行的报道,通常由实习记者去完成,现派一位名记  相似文献   

2.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记者之一。一九八四年他访问中国后所写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已在中国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无所畏惧,无所偏袒》,是索尔兹伯里在一九八○年出版的一本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从一九七一年《纽约时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这个改变美国新闻和政治的关系,轰动世界的事件为核心,透视了从六十年代初期到七十年代末期,《纽约时报》在历次国际和国内重大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它告诉人们,在美国,一个居领导地位的报纸负有怎样的义务和责任,他们的编辑和记者是怎样工作的?作者用了近十年时间,访问了美国政界和报界上百个当事人,写成了此书。可以说,这也是一部从新闻记者眼里看到的美国这一时期的历史。现編译其中部分章节,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3.
仲夏 《新闻天地》2006,(6):36-37
在上世纪70年代带领《纽约时报》走出困境,并将《纽约时报》变成美国报界“标尺”的传奇报人,《纽约时报》前总编辑亚伯拉罕·罗森塔尔于2006年5月10日因中风引起的并发症去世,终年84岁。在美国,很多报纸的总编辑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纽约时报》,以检验自己报纸是否漏掉哪些重要新闻。而《纽约时报》在美国报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主要归功于执掌《纽约时报》长达17年的罗森塔尔。罗森塔尔是世界报业的“殿堂级”人物,他一生都供职于《纽约时报》,他去世后,《纽约时报》专门撰文称,罗森塔尔凭借不懈的努力,最终从一个普通校园记者成为美国新闻业的传奇。  相似文献   

4.
索尔兹伯里何许人?他是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曾任纽约时报副总编、美国文学艺术学会主席,全美作家协会主席,曾获得国际普利策新闻奖.我是拜读了这位“老外”于76岁高龄(1985年)撰写出版的被称为斯诺《西行漫记》续篇的大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后,产生出学习他的强烈愿望和浓厚兴趣的.  相似文献   

5.
在新闻采访中,“抢”字值千金。然而,千万别抢过了头。美国著名记者.后升为《纽约时报》副社长的特纳·卡特利奇,在他所著的《我的一生与〈纽约时报〉》一书中叙说了他的“记者生涯中一次最惨痛的失败”。那就是因为他抢过了头。1927年春,密西西比河洪水泛滥。特纳·卡特利奇当时身为《商业呼声报》记者,前去报道水灾。他从伊利  相似文献   

6.
从1986年11月起,普利策奖获得者马克斯·弗兰克尔成为有影响的《纽约时报》总编辑。弗兰克尔在《纽约时报》度过了大半生。他最初与这份报纸发生联系是在五十年代初,当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纽约时报》的特约记者。后来他成为“时报”的全日制记者、驻外记者、首席华盛顿记者、星期日版编辑及社论版编辑。他的最新任命被宣布以后,受到“时报”750名记者编辑中绝大多数人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在纪念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又一次翻开美国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笔者在欣赏索尔兹伯里对长征独特的描述、透视的同时,不由的为他执著地访问长征的“长征”而惊叹。他的这种执著精神很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索尔兹伯里一直铭记着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关于长征的意愿:“总有一天会有人写出一部这一惊心动魄的远征的全部史诗。”他矢志做斯诺意愿中的“有人”。1984年,他专程赶到我国,毅然沿着当年红军的长征路线,进行实地采访。然而,他的此举是何等不易。昔日长征路,不少地段至今依然艰…  相似文献   

8.
中央某大报一名记者在参与报道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过程中,仅一天一夜的时间,就发了45条消息、多张照片。原来他凭的是10多年与航天打交道的学习与积累。由此想到了两则名人轶事:著名剧作家曹禺1980年访美归来后说,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他只是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在报上发表了3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上世纪80年代初到香港演出。当地一名年轻记者到后台采访他,他们见缝插针谈了不到一小时。在香港的15天里,马季见到了这位记者关于这次采访他的5篇文章。这些记者…  相似文献   

9.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纽约时报》就想拥有一份国际性报纸,数年来它南征北战以了却心愿. 60年代,《纽约时报》国际版创办,在亏损数百万美金之后,开始觊觎《国际先驱论坛报》欧洲版(以下简称《论坛报》).  相似文献   

10.
1934年10月16日晚,八万名红军战士跨过江西境内的于都河,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长征.对此,当时的中国报纸没有任何报道,而<纽约时报>也是事隔一个月才有篇6行字的消息.50年后,<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沿着红军长征路线步行,重新体味老一辈革命者在长征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看看革命老区的人们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与此同时,一位美国记者也正在费尽心机地考证长征路上的每一个细节.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和作家、曾担任<纽约时报>副总编的索尔兹伯里.  相似文献   

11.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纽约时报》就想拥有一份国际性报纸,数年来它南征北战以了却心愿。60年代,《纽约时报》国际版创办,在亏损数百万美金之后,开始觊觎《国际先驱论坛报》欧洲版(以下简称《论坛报》)。全面接管2002年,《纽约时报》时任执行总编雷恩斯开始与苏兹伯格密谋接管《论坛报》之事。他们先是购买了《华盛顿邮报》持有的《国际先驱论坛报》50%的股份,进而完全控制了这份立足巴黎的报纸。1.《纽约时报》的全球战略2004年,雷恩斯在《大西洋月刊》撰文说,之前的10年里,一项使《纽约时报》成为一家真正全球新闻机构的核心战略一直在…  相似文献   

12.
黎明 《档案时空》2003,(9):24-25
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英国人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亮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寻找勃沙特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将军(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时,肖克向索尔兹…  相似文献   

13.
1971年,越南战场依然硝烟弥漫。3月,《纽约时报》获得了一部《关于越南问题的美国决策过程史》的研究报告,通称“越南档案”或“五角大楼文件”。6月,《纽约时报》开始刊登这部绝密文件。联邦地方法官下令《时报》停止刊登。官司一直打到美国最高法院,最后仍以《时报》胜诉告终。那么,《纽约时报》是怎样获得这部绝密文件的呢?索尔兹伯里《无所畏惧、无所偏袒》一书披露了不为世人所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14.
任冬平 《今传媒》2003,(6):62-63
西方许多有名的记者很注重在导语写作上下功夫。《纽约时报》记者迪克·里曼1935年在报道美国早期著名飞行员林白决定到英国定居这条新闻的时候,导语写了十三遍才写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切尔说,他写新闻,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写导语。也许正因如此,西方新闻导语写作中出现了不少令人赞叹、羡慕的好导语。 其一、叙述式: 据目击者说,最高法院的一位法官昨天在米尼奥拉法院审判一宗离婚  相似文献   

15.
传媒资讯     
《纽约时报》尝试公众捐助式报道据《中国新闻出版报》:美国《纽约时报》在科学版登载的一篇文章尝试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运作模式。文章作者在采访等方面的费用并非由报社提供,而是由公众和机构捐助。这篇文章跟踪报道了漂浮在太平洋上的一个巨大垃圾堆。文章作者林赛·霍肖虽说的确是一名新闻人,但并非《纽约时报》旗下的记者,而是一名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从经验还是从才干来讲,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都是美国本世纪最优秀的记者之一。”这是美国作家戴维·哈尔伯斯坦对索尔兹伯里的评价。一个记者梦寐以求的普利策新闻奖并不能说明他人生的全部价值。倒是人们对他作品的赞赏,却给他带来了莫大的欣慰和乐趣。特别是他那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以下简称《长征》),给人以激励和启迪。索尔兹伯里在写完震撼世界的中国25000里长征的著作之后,现在正为撰写《新长征》紧张地采访。  相似文献   

17.
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传播假新闻,不仅误导受众,而且会降低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甚至影响其生存。世界媒体中知名的品牌、去年获得7项普利策奖的《纽约时报》,在今年5月自揭疮疤,披露年轻记者布莱尔至少制作了36条假新闻。这竟占他在过去10个月中发表的73篇报道中的一半。在世界上颇有影响的《纽约时报》竟发生这样的丑闻,让世人尤其是新闻界震惊。由此,布莱尔自食其果,辞职离开《纽约时报》。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纽约时报》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布拉格,将实习记者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发表。此事也在5月被揭露,…  相似文献   

18.
封面链接     
(《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2005年1-2月刊)保护新闻来源1969年,《路易丝维尔快报》记者保罗·布朗伯格在一篇反映嬉皮士生活的报道中提及两名当地青年制售大麻。此后两年,法庭多次传唤布朗伯格,要求其在调查贩毒行为的大陪审团前说出两名制售毒品的青年的身份。布朗伯格以保护新闻来源为由拒绝法院要求,随后被判藐视法庭罪。布朗伯格一案在全国引发了关于保护新闻源的大讨论。2004年,《纽约时报》记者米勒和《时代》杂志记者库柏收到和布朗伯格当年一样的传票。同样,由于拒绝向法庭透露消息来源,他们也可能面临18个月牢狱之灾。这一次,保护新…  相似文献   

19.
5月11日,美国最有声望的新闻媒体《纽约时报》刊出长达4个整版的“认错报道”,自爆该报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在4年多的记者生涯中编造众多假新闻,仅在过去10个月内见诸《纽约时报》的73篇报道中,就至少有36篇存在造假、抄袭等问题。很多所谓“现场采访”,是他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住处编造的。这个事件成为目前美国新闻界的重大讨论话题,各大报纷纷加以报道和评论。5月12日,美国三大有线电视台以及公共电视台(PBS)邀请新闻界专家等发表评论。事件导致拥有152年历史的《纽约时报》处于几十年来的低点。  相似文献   

20.
发表在下面的《当死亡向我袭来的时候》一文原载1982年9月19日《纽约时报杂志》,曾获1983年普利策新闻专稿奖。在这篇专稿中,作者南·罗伯逊只是忠实、朴素地介绍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这就是西方新闻学者所说的“个人经历报道”。“个人经历报道”并不始于今天。英国一代名相邱吉尔青年时代当记者时,就报道过他自己的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见《西方新闻作品》一书中介绍的《我身体虚弱,但我却自由了》一文)。这里说一说为什么允许“记者写自己”。其实,道理不难明白:公众心目中的新闻,同新闻工作者理解的新闻并不完全一致。对于一般读者(听、观众)说来,记者笔下的任何足以引起他们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