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择校生现象是近年来教育事业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择校生是指不就近、不在规定的户籍所在地按划片招生校入学,自己选择学校上学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征得学校同意后,缴纳择校生补偿金后即可进入选择的学校学习。  相似文献   

2.
资讯     
周济:06年禁止一校两制禁止以改制为名高收费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部长周济说,今年停止审批义务教育新的体制改革学校,不准搞“一校两制”,更不准以改制为名高收费。他还指出,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坚决纠正一些地方和学校择校生比例过大的问题。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学校即“一校两制”,是指以体制创新的名义,在同一学校内分批次招收新生,而且按不同批次收费,这后来逐渐演变成“校中校”等现象。这种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出现以来,就一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相当大的争议。教育部将查近期学术造假事件据中新网消息教育部…  相似文献   

3.
秋季开学在即,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招收择校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名义向学生家长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共建费”。 周济严厉指责教育乱收费现象,认为这会伤害青少年学生的幼小心灵,不  相似文献   

4.
JIAZHANG2几年前,中小学出现了这样的学生——他们不是按常规录取的,而是以低于录取分数线的某一标准录取的。作为录取的补充条件,那就是自愿缴纳较高的择校费。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择校生。自从有了择校生,很快地就形成了一股择校热,这股热潮一起,温度就居高不下,至今择校生依然大量存在。去年某地中考后,各校招收新生中的择校生比例均高于往年。某校新招8个班,正式生不足5个班,择校生超过3个班,差点占50%。直到招生结束,学校几位主要领导手上还有几十个“条子生”没能挤进来。我们究竟应当怎样看待目前这种居高不下的择校热呢?家长:在择…  相似文献   

5.
毕树志 《教育》2006,(1):29-31
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苏州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依然存在。然而,与其它城市所不同的是,苏州市的“择校生”并非千军万马择“独木桥”般往名校、重点校挤,而是努力挤进那些坚持素质教育却各有特点的特色校。“好学校”在苏州学生、家长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含义。在苏州采访期间,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本刊记者,“你要问哪所学校是重点校,哪所学校是名  相似文献   

6.
资讯     
教育部规范公办高中招生择校生不得超过三成今年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以学校为单位计算,每个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总数的30%,比例低于此标准的不准提高。据教育部监察局局长刘金平介绍,教育部2006年将继续巩固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三限”政策,严格限制择校生比例和收费标准,力争逐年有所降低;要切实将择校生纳入当地统一招生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自费生、旁听生等其他任何名义招收学生;要按照报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一次招满。目前,仍有部分学校以招收择校生为名违规收费。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是教育部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据介绍,教育部正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遏制择校现象的蔓延势头。(摘自新华网)教育部紧急部署雨季学校安全工作重点清查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隐患针对近日四川、重庆等地接连发生小学教室、厕所围墙垮塌事件,造成多名小学生不同程度受伤等情况,4月19日,教育部发出紧急通知,部署开展中小学校舍清查,做好雨季学校安全工作。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校舍安全和危...  相似文献   

7.
胡齐国 《职教论坛》2000,(11):49-49
今年职校“生源大战”比往年更为激烈,为争夺有限的生源,很多职校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以至在招生竞争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①滥发广告。为了使广大考生及家长了解学校,部分招生学校开学初就苦思冥想富有吸引力的招生广告,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宣传牌、广播等媒体对广大考生和家长进行“狂轰滥炸”。这些广告,形式多变,内容同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很多考生及家长对此深表厌恶。②不实宣传 。有些职校“王婆卖瓜,自献自夸”,做招生宣传广告时把办学水平任意拔高,把学校条件吹得天花乱坠,以此吸引不明校情的学生。③贬…  相似文献   

8.
择校启示录     
话说近些年来,“择校生”现象,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但时至今日,这种现象非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相反却愈演愈烈。我们采访了一些长期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专家和部分“择校”的主角——择校生  相似文献   

9.
吴晶 《成才之路》2010,(21):92-92
为刹住一些地方和学校招生工作中存在的违规违纪现象,湖南近日作出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的决定,要求义务教育一律就近入学,杜绝招收择校生。  相似文献   

10.
2006年6月,按照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关于做好清理整顿改制学校收费准备工作的通知》和国家有关精神,呼和浩特市清理整顿了现有民办学校,坚决取缔公办中小学举办的不符合政策的“一校两制”学校或“校中校”。严禁公办中小学以与民办学校联合的名义举办“校中民办校”或“校内民办班”,严禁民办学校在公办中小学设班招生。各公办中小学不得以改制名义高收费。公办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严禁招收“择校生”.不得将以分校名义招收的小学生与派位学生混合编班。新生分班要均衡,禁止分快慢班和重点班。  相似文献   

11.
曾几何时,每临招生时节,衡阳市一中、二中、八中等学校的门前人头攒动,而位于城郊结合部或远郊的市十二中、十七中等学校却“门口罗雀”。这也难怪,那些办学条件差,质量低的薄弱学校,谁不“避而远之”呢? 如今,这种现象早已成为衡阳市城区的“城南旧事”。每年招生季节,各小学、初中学生就近入学,择校收费逐年降温,择校生不断减少。市九中、十二中等9所原来的薄弱学校,连年超额完成招生计划。1995年,城区顺利通过“普九”验收,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比例达100%,初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普、职高招生要大体相当
  “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每个学校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将把普高职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列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粤教新声     
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最近,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公办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这一政策是2003年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重点工作之一。教育部规定,各地择校生的招生比例和最低录取分数线要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最高收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要将择校生纳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统一向社会公示招生比例、招生人数和收费标准,统一按分数择优录取,统一办理入学手续。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招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提高收费标准或在限定金额外收取其他有关择校的费用。  相似文献   

14.
动态     
《现代技能开发》2013,(8):112-112
教育部:普、职高招生要大体相当 “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每个学校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将把普高职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列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择校生教育浅探张福原冯永伟通常所说的择校生,大多是偏远地区的学生选择大城市或各方面条件好的学校就读。然而,也有一些反向择校生,他们从大城市或办学条件很好的地区流向县城或办学条件相对而言较差的地区就读。这样的择校生虽然人数较少,但影响却较大,如教育不好...  相似文献   

16.
办“校中校”弊多利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校中校”弊多利少1996年,我省部分城市出现一批“校中校”,高价接收一批自费择校生。有的将其命名为“一校两制”,即公办民办并存。有的将其命名为“民办公助”,即学生自费学习,公办学校提供相应学习条件。以沈阳市为例,现已有“校中校”(包括高中,初中,...  相似文献   

17.
“择校生”小议张晓静近年来出现的“议价生”、“择校生”现象,从一开始便引起教育界内外人们的广泛关注。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对当前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十分有意义的。顾名思义,“择校生”不是按学区入学的学生,而是那些避开本学区,舍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随着中职学校招生形势的困难,学生管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一些中职学校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出现了“睁只眼闲只眼”的现象,在处理违纪学生时有后顾之忧,处分力度不够,处分不及时,导致了学生质量的下降.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必须从“重视招生数量”转移到“重视培养质量”,严肃对待处理违纪学生.  相似文献   

19.
又进入7月,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七年级招生热季。但在安徽省淮南市,这段时间却显得格外平静。几年来,小学毕业生“划片定校,就近入学,取消统考,学校推荐”,尤其是择校生人数控制在5%以内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的实施,已让这个市多年的“择校热”大大降温;而从2008年开始全面实行的七年级新生就近入学后生源、师资“阳光分班”,又使得这个市热了多年的“择班热”迅速冷却。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就业教育,学生能否成功就业、优质就业是衡量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指标。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业畅招生旺”、“出口拉动进口”是许多职业学校多年实践的经验之谈。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理念指导下,人们对学生毕业就业情况的关注更为强烈。照理说,就业形势好的专业应该也正是招生形势好的专业,但事实上就业与招生之间并不是我们想像中的一一对应关系,许多职业学校近年出现了就业“热”、招生“冷”的反常现象,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就业“热”、招生“冷”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