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多选用《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两个教学文本。苏教版第五模块(必修)本的第二专题“此情可待成追忆”,关涉“亲情”“爱情”“友情”,《长亭送别》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专门指向“爱情”这个复杂话题。对于崔莺莺与张君瑞、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传统的解读角度都是正面的.意义评价也都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2.
从回忆的角度来说,30年前,是我们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兴奋的年头,因为当时我们正年轻,对一切充满好奇;因为当时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刚刚肇始,一切百废待兴;因为当时各种外国文艺作品大量翻译出版,让我们这些文学青年眼界大开——迎来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读书时光。  相似文献   

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者借此要提醒我们的是“置身近处更要领悟到这实际存在的爱与真情。”文章贴近生活.选取生活细节去诉说对生活的感悟,同学的关心、母亲的记挂历历在心头。故而读这样的文章.会为作者的真情所打动。这在抒情泛滥的今天.在议论不着边际的试卷中.突然发现这样一篇独抒性灵的佳作.则确令人感到“清爽”。  相似文献   

4.
高考制度要不要改?当然要改,不改将导致应试教育越演越烈,学生畸形成长。可是,在现实环境中,高考制度似乎是最好的制度,在公平与公正难以确保的环境中改革高考制度,会不会导致社会公平丧失?  相似文献   

5.
况周颐为“晚清四大家”词人之一。早年在京师。与词学大家王鹏运交往密切,离开京师之后,为了生计,多在武汉、扬州等地奔波。这首《角招》词,便是况周颐离开京师流寓扬州之时,回忆王鹏运及京师生活而作。  相似文献   

6.
赵飞 《考试周刊》2009,(17):40-41
张爱玲在抗战胜利以后并没有被南京政府正式定为"文化汉奸"的罪名,但是社会舆论却欲置她于死地而后快,她的文学活动甚至于私生活,都成为公众谩骂的焦点。给张爱玲安上"女汉奸"的罪名,却多半是由于其与胡兰成婚姻的缘故。四十年代,张爱玲已经出版了《传奇》和《流言》而名满上海文坛,这个特殊的文学生涯时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项脊轩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每次读到归有光那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似乎听到一声悠长而深沉的叹息,不由悲从中来,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娓娓细谈,感情极为悲切。梦想破灭的悲痛,母亲早逝的悲凉,祖母期望落空的悲戚,爱妻离世的悲伤构成了归有光的悲情人生。梦想破灭之悲"项脊轩,旧南阁子也。"一个一丈见方的百年老屋  相似文献   

8.
这是我在这座城市度过的第一个飞雪漫舞的冬天。这个夜晚,学校灯火通明,衬得天空更加黢黑,不见边际。我找到一个角落,高楼掩映,这里有城市中少有的宁静。雪花在灯光里晶莹地展转飞扬,我立在茫茫雪中,思绪如卷入风中的雪片般不能平静。来到大学近半年,对这里的一切我依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去年的高考虽已在身后,但仍然  相似文献   

9.
罗伯特·彭斯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其在短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伤情诗,《杜河两岸》和《一次亲吻》是这类诗歌的典型代表.伤情诗往往通过构筑错综的时空场景,抒发诗人难以忘却的情怀.伤情诗在语言、诗律、风格等方面都呈现出诗人特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惘然纪     
<正>静守是相信温暖的人。还小的时候,两年前还在初中的时候,她就是拥有小忧伤的女子。可是心里还是装满盛大的阳光。她那时一直喜欢唱:你看那天边的太阳,纯澈而明亮。现在的她充满电,上足发条,只唱爱发梦的纯真歌曲。静守欣喜的是,越长大,性格越来越趋于恬淡。温和平静,与世无争。那些平复的无休止的纷乱和争夺,就让它,渐渐淡成远  相似文献   

11.
惘然记     
北宋有一幅《校书图》,画一个学者一手持纸卷,一手拿着个小物件——看不清楚是簪子还是文具——在搔头发,仿佛踌躇不决.下首有个撞儿托盘送茶来.背景是《包公案》 《施公案》插图中例有的,坐堂的官员背后的两折大屏风,上有朝服下缘的海涛图案.看上去他环境优裕.他校的书也许我们也不怎么想看.但是有点出人意表地,他赤着脚,地下两只鞋一正一反,显然是两脚互相搓抹着褪下来的,立刻使我想起南台湾两个老人脱了鞋坐在矮石墙上拉弦琴的照片,不禁悠然微笑.作为图画,这张画没有什么特色,脱鞋这小动作的意趣是文艺性的,极简单扼要地显示文艺的功用之一:让我们能接近否则无法接近的人.  相似文献   

12.
当时     
当时,我们都以为永远不会老,回过头去,对方依然在原地等着自己……  相似文献   

13.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穿透“宇宙之大”、“品类之盛”。追索心中灿烂星空的美文.“乐”、“痛”、“悲”三段三字,写自然,论死生,情切意深,耐人寻味。施蛰存先生却认为此文“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批(兰亭序)》,1990),虽是一家之言.但其对王羲之由“乐”转“痛”再而“悲”的情感质疑,正是许多师生解读糊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15.
当时明月在     
正4月7日晴你曾经照亮我的整片天空,如今,我的世界你不在。你,还记得吗?课后,我们风趣调侃。回去,我们惜时如金。路上,我们嬉笑高歌。我知道你还记得,只是无从与他人分享,想念在回忆里一次次地回放,一点点地蔓延。那个我们曾在一起欢呼鼓掌的日子不在了,不会再有人在冰冷的雨天给我送伞,让伞倾斜的角度把自已浇透。不会再有人提醒我天冷了,该多加一件衣服了。不会再有人在半夜时爬上我的床,然后温暖我的双脚。不会再有人唱我喜欢的歌给我听了。不会再有人笑我刘海剪得参差不齐了。真的,不会再有这样的人了,将再也不会有了。  相似文献   

16.
当时明月在     
离中秋还有几天,桌上已压着好几张月饼礼券。月饼品牌繁多,克莉丝汀、可颂坊、马可波罗……礼券一份比一份精致,有双色套印,有凹凸彩印,有光鲜亮丽的铜版纸…… “今年的月饼好像蛮不错。”妈妈的声音有些疑虑.“可太多了,吃不完啊。”“那就送人,”爸爸的语气有些冷漠,“反正局里的领导还没送,改天我送过去。”  相似文献   

17.
当时的月亮     
<正>九月,空气中依然残留着夏日的暑气,偌大的操场,乌压压站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我像个走失的孩子一脸茫然地寻找新班级的班牌,足足绕了一圈也没找到。突然我被一个人拉进了队伍,喇叭里传来一阵刺耳的试音声,我怯生生地站在了原地。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她就站在队伍第一排,下巴微扬,目光注视前方,高马尾随风扬起,在四周含着背的同学中间,颇有种鹤立鸡群的意味。我们足足站了半个小时,广播里"散会"两个  相似文献   

18.
原来,看不起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有些在童年就埋下了种子。比如我的自卑,打记事起就开始了。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在外边做事,日子难过得很。我们那地方是  相似文献   

19.
晏几道曾唏嘘: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我想,他一定在心中还埋了潜台词:可为何要等到明月不在才知道追忆呢?不过是尴尬的徒然无力。  相似文献   

20.
柳再义 《高中生》2010,(34):52-52
一个人的作为,有些在童年就埋下了种子。比如我的自卑,自记事起就开始了。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在外面做事,日子艰难得很。我们那地方是水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