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鲁迅诞生在上个世纪的1881年,迄今他经历了一个世纪黄昏又走进了本世纪的黄昏。他在上个世纪之交的时态中追求、探索、奋斗,创造了深邃而又丰富的精神财富,至本世纪之交,人们仍在研究着他,论说着他。可以说,浙江绍兴的周树人——鲁迅,是名满天下的。鲁  相似文献   

2.
张承志在他有着浓郁少数民族风情和虔诚的宗教意味的文本中,瞬间之美、异端之美和牺牲之美在命定的悲剧中被着力地渲染和推崇,他以其稍纵即逝的瞬间之美抗拒着我们的愚钝警醒着我们的麻木,以其激烈的异端之美拒斥着现世的庸常和污浊,以其激昂的牺牲之美抗拒着时代的冷漠和生存的盲目与苟活。这无疑构成了一种精神召唤,一种文化抵抗,使之成为八九十年代启蒙话语中的一面美的旗帜。  相似文献   

3.
在领悟知识无法解决人生痛苦的同时,王国维把西方现代哲学在罢黜理性本体之后求助于审美本体的运思方向揭示出来。这可以看作是王氏早年由哲学移情于文学,同时也是他明确区分开“诗”“词”之功能的原因。但由于在他的诗学结构中还存在着与“诗人之诗”(词)相对立的充满了现实忧患的“学人之诗”(诗),因而他不可能把这种区分坚持到底并坚守审美主义者必须遵守的第一原则。王国维的悲剧原因在于,一方面是西方哲学不断吞剥着他从学术研究中获得的历史理性,另一方面这种历史理性却又直接毁灭了他从文学中求慰藉之审美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为文痴狂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与其说李鑫对文学有所知晓,倒不如说他对文学乐此不疲。他似乎注定为文学而生:清澈的双眸闪烁着灵动之气,白皙的面庞散发着淡淡的书卷味,单薄的身躯透示着书生的文雅。活泼中糅有沉静,单纯里浸着含蓄,开朗中微透感伤。他知识丰富,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这使得他总是在语文课堂和各种大小活动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5.
王芳 《现代教育》2011,(Z2):115-116
在古代文坛上有一位大师级的文学家,其人格堪称典范,他就是苏东坡。在他苦难多舛的人生历程中,他不懈地完善着自我人格,在我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地标扬着他旷世无双、豪纵奔放的创作风格。曾经,在黄州,他与友人夜游赤壁,在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余,领悟到大自然的无限,"是造物者之无尽藏",并进一步了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  相似文献   

6.
东晋一代之纯臣陶侃,为了东晋王朝鞠躬尽瘁;面对荣禄宠幸,他功遂身退。他不仅战功卓著,才学也是不可小觑。陶侃喜欢诗文,行文如流,从他的仅存的文学作品中,表露出他为国尽忠、鞠躬尽瘁的高尚精神,体会到他的才德兼备和那份忠贞报国之情。陶侃的精神更加感染着曾孙陶渊明,激励着他寻求人生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无奈与无依的漂泊--蒋捷词的情感主旋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易代的社会动荡,使蒋捷陷入国破家亡的境地;“抱节终身”的气节,使他义不仕元。无家可归,无处可依,使他只能在漂泊中度过余生,在漂泊中开始了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索。他的亡国之痛,忧生之嗟,人生空寞之叹都是围绕着漂泊展开的。无奈与无依的漂泊是蒋捷词的情感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周汝昌是一位红学大家,是红学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一生始终处于红学论争的漩涡之中。在诸多问题的论争中,他既得到肯定、赞誉,身上罩着光环;也受到讥嘲、攻击,乃至“遍体鳞伤”。但他探研之广、之深、之独到,在红学界无人可与之比肩。他的功力之深与功绩之伟,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的红学泰斗。  相似文献   

9.
周汝昌是一位红学大家,是红学界"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他一生始终处于红学论争的漩涡之中.在诸多问题的论争中,他既得到肯定、赞誉,身上罩着光环;也受到讥嘲、攻击,乃至"遍体鳞伤".但他探研之广、之深、之独到,在红学界无人可与之比肩.他的功力之深与功绩之伟,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的红学泰斗.  相似文献   

10.
宙斯统治着众神和人类,阿波罗是宙斯之子。他被称为“太阳神”。白天,阿波罗驾驶着用金子和象牙做成的车子穿越天空,给人间带来光明、生命和仁爱。黄昏的时候,他在遥远的西海结束旅行,乘着金船返回到东方的家中。阿波罗是月神和诗神。他能够激发出人们在圣歌中表达的各种情感;他手拿金制七弦琴,用悦耳的声音指挥着缪斯女神的合唱队。当他帮助波塞冬建造特洛伊城墙时,他的七弦琴弹奏出的声音太美妙了,以致于石头都有节奏地自动地各就其位。阿波罗象征着青春和阳刚之美。他金色的头发和庄重的神态使他具有非凡的魅力。据希腊神话记载,有一个叫…  相似文献   

11.
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中,幽静、美妙的自然山水,体现着他的人生理想和美好追求,而那些被弃置荒僻之所的山水风物,则寄寓着他强烈的身世之感,所以,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具有较为明显的象征色彩.  相似文献   

12.
刘频数十年如一日地用诗歌坚持在浮世挖井,挖掘生活之井、生命之井、精神之井,从而挖掘出他独特的诗歌之井。他所挖出的这口诗歌之井充满了神性、智性和悲悯性,使其诗保持着神性的光芒,建构了智性的空间,怀抱着悲悯的情怀,呈现出刘频独特的诗质追求。  相似文献   

13.
三年前,程老师工作的学校——武汉市江夏一中为他编印了一本教育教学语言文集,程老师命名为《大无垠》。在“后记”中,他写道: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我虽已进50,然而教育之“天命”知之几何?社会“天命”知之几何?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行趋往之;舍此,何径之有?从事语文教工作30多年来,程老师就是这样抱着谦虚的态度,本着探索的精神,迈着踏实的脚步,满怀向往,不断进。长江之水滋润着他,荆楚之风沐浴着他,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辉煌:早在10多年前,他就被评为汉市中学学科带头人,并被推选为武汉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14.
杨慎由相门之子、状元之身被贬为云南永昌卫,半生的谪戍生涯里,他承受着离乡背井的孤单与寂寞,承受着对异乡和未来人生的惶恐与畏惧,以及壮志难酬的无边痛苦.他没有因此而沉沦,在佛老世界里参悟了适意的逍遥哲学,在著述中构建了精神大厦,在多重矛盾心性的斗争中成就了“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15.
村上春树在其短篇小说《去中国的小船》中充分展示了他的中国现。他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但是这种向往之情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想象之上,作者本人并不是真正了解中国,所以在文章中又渗透着对中国的距离感。  相似文献   

16.
在李贺短短的27年生涯中,他体弱多病,命运坎坷,仕进无路,空有抱负而无处施展,于是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诗歌创作中,把他内心极为浓郁的伤感情绪和幽僻怪诞的个性特征,都写进了诗歌中。他的每一首诗、每一个意象都体现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指向,反映着其心灵独特的历程,给人以心理的刺激,诗句、诗意、诗篇无不带着冷意,透露着凄神怅骨的哀激之思。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在创设"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过程中,融会贯通了"以物观物"、"中观"等哲学思想,他以一种哲学智慧,实现了对传统诗学中"物我关系"以及"情景关系"的超越,他把是否散发着哲学的灵光,作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分水岭,因此,"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必然是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审美范畴。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矛盾与渴望羲黄文化史话之九李捷我从小喜爱读陶渊明的作品,《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等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位忧国忧民、潇洒而飘逸的哲理诗人。他追求着、向往着,不断地总结与概括着,也许,他并没有自己的理想的终...  相似文献   

19.
陆游作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以其显著的成就而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书愤》之"愤",愤中含悲,愤中含忧,愤中含着陆游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  相似文献   

20.
王常彦是嫩江县新胜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多年来,他以真诚热情的仁者之气,晓之以理的智者之怀和刚正不阿的强者之风,赢得了他教育生涯中的串串光环。而在这耀眼的光环之下,他更以自己的平凡之心、兴教之情,实践着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诺言,收获着乐教奉献的快乐!一朵莲香满校园王常彦校长自1974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就以其无私的品格、坦荡的胸襟和丰富的学识,在教育的百花园中为自己树立起一座精神宝塔。特别是1991年走上领导岗位后,他更发扬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精神,使新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高,师生的精神风貌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