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近.笔者听了四年级下“认识三角形”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呈现如下特点:三角形的特征简洁明了.易学易懂;但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探索困难重重。在学生较快地掌握三角形边、角和顶点的特征之后.老师出示了一组判断题: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梯形中位线(一)”教学设计□葫芦岛市一中○刘彩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会用其定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2.能力目标:通过例习题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德育目标:通过...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4—2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三角形中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按角的不同将三角形分类,培养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方法目标:经历对三角形定义的概括过程,体验概括的方法,体验数学语言的简洁美。3.情感态度目标:结合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渗透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分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类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的精神。教学方法:尝试探究。教学过程由三个尝试探究活动和一个练习题组构成。一、摆一摆、议一议,建立三角形的概念教师发给每个学生1捆小棒(长度不全相等),要求他们摆出一些三角形,然后提出“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的问题。学生摆出了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开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甲说:“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教师出示图1,学生摇头。乙说:“有三条线段的图形是三角…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1.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其推论,并会初步应用;2.理解三角形三种重要线段的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3.利用添辅助线,进一步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其应用,三角形三种重要线段的概念及画法.教学难点:证明线段的不等关系,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点评:教学目的的确定既重视了对学生基础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也重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渗透.教师在备课中不但深钻大纲、教材,而且能从中挖掘出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并且体现在教学活…  相似文献   

7.
本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学生通过第—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这节课就是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观察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初中平面几何中的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把它归类总结.掌握下列公式,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有一定帮助.一、公式公式1:S_△=1/2ah.其中a是底边长,h是高.它是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基本公式.公式2:S_△=(p(p-a)(p-b)(p-c))~(1/2).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三边长,且p=  相似文献   

9.
郭才华 《初中生》2007,(9):18-19
三角形的三条边有如下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各种考试中,把三角形三边关系和整数、因式分解结合起来命题屡见不鲜.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熟练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要具备分类讨论和对代数式进行恒等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四个判定公理,并能初步应用;2.通过对三角形全等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点评(点评者: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光忠,下同):这是体现“GX”精神、积极前进的目标.此目...  相似文献   

11.
一、点击要点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的关系,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及图形全等的概念和特征,能识别图形的全等;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利用尺规作出满足条件的三角形;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推理和有条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内容。 教材简析:“三角形的分类”是“空间与图形”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钝角、锐角和三角形的特征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过集合图形象地揭示三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体现分类的不重复和不遗漏原则;二是三角形按边分类,不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里又包含等边三角形。着重引导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35、136页,练习三十一第1、2题。教学目标1郾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能按三角形内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分类,掌握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特征。2郾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判断、抽象、推理能力。3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精神。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类三角形、实物投影仪。学具准备三角板、三角形框和四边形框、量角器。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征。教学过程一、…  相似文献   

14.
于新 《初中生》2010,(5):23-25
折叠问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的亮点.它主要考查三个方面:一是考查对轴对称图形、全等图形(通常是全等三角形)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程度;二是考查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三是考查与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有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下面以近年的中考题为例,说明折叠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形状是按边和角两个类型来定义的,因此判别三角形的形状的思路有两种:一是考虑用边与边的关系去判别;二是考虑用角的特征去判别.本文例谈用三角形内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情况(即从角方面)去判别一个三角形的形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80—81,例1、例2。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一、圈内两对三角形的相关定义定义1:三角形三个内角平分线的延长线与其外接圆相交,交点构成的三角形叫做原三角形的角线三角形.定义2:三角形三条边上高线或其延长线与其外接圆相交,交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叫做原三角形的高线三角形.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8~9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会用字母表示,会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3.体验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严密性和公式的确定性,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目标第一,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三角形角和边的特征,会给三角形分类,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第二,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推理能力、交流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二、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知识迁移1.什么是分类?分类的原则是什么?(板书:分类)2.(课件出示船形主题图)提问:这幅图像什么?是由哪种图形拼成的?(板书: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拼成这个图案的各个三角形的边和角相等吗?  相似文献   

20.
三角形是几何知识的主要内容,有关概念较多且易混淆.现就有关概念及相关的其他知识作一剖析,希望对同学们学习几何有所帮助.1.三角形的高、中线是线段,角的平分线是射线.剖析:三角形的高、中线、角的平分线都是线段.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指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2.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剖析: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对高而言,只有锐角三角形三条高都在其内部.如图1,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内部,其余两条高为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如图2,钝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