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最受欢迎的一位女电视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克里斯蒂娜·奥克兰突然辞职。理由是,她认为她的编导广播自由受到了限制。奥克兰主持的「安泰那2」是由国家控制的三个电视频道之一。她的辞职引起了人们的纷纷猜疑。有人认为,这是亲密特朗总统的主管电视部门的官员为一九八六年国会选举而加紧对电视节目控制的后  相似文献   

2.
1984年,对法国新闻界来讲,是1981年以来最动荡不安的一年。一方面执政的社会党政府似乎意识到了日趋衰落的法国新闻界的不景气状况,试图在国家新闻体制方面做些谨小慎微的调整;另一方面,私人资本乘虚而入,利用政策上的缺口,大挖其墙脚,高声呐喊广播电视民营化。历届政府苦心经营了40年的国家垄断这一堡垒有些风雨飘摇了。政府抛出庞大的计划以图重振旗鼓,但又踟蹰不前,步履维艰。法国新闻界处于新的危机之中。电缆电视和通讯卫星难产建立全国电缆电视系统和发射电视直播卫星,这是密特朗总统手中试图振兴法国广播电视业的两张王牌。现代广播电视业就其发展方向讲,一是寻求更全面丰富的社会服务,二:是寻求更广泛的传通范围,而电缆电视和直播卫星是走向这一目标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建立电缆电视系统的计划由政府于1982年11月提出,至今两年有余,进展甚微。除部分  相似文献   

3.
法国最受欢迎的一位女电视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克里斯蒂娜·奥克兰突然辞职。理由是,她认为她的编导广播自由受到了限制。奥克兰主持的‘安泰那2’是由国家控制的三个电视频道之一。她的辞职引起了人们的纷纷猜疑。有人认为,这是亲密特朗总统的主管电视部门的官员为一九八六年国会选举而加紧对电视节目控制的后果。自从一九五八年戴高乐当选总统以来,法国电视台一直被看成政府的喉舌。那时,国家情报部长有专线电话通向电视台,一切与爱丽  相似文献   

4.
第1~12届国际档案大会学术讨论概述(续)王德俊四1988年8月,第11届国际档案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新型档案材料”。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亲赴大会致词,是该届大会颇具特色之处。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在“致词”中指出:“你们保存并开发...  相似文献   

5.
英国广播公司(BBC)电视台女记者凯特·艾迪,是英国新闻界的新闻人物:1986年4月她作了关于美国轰炸利比亚的现场报道,到10月底遭到英国执政的保守党的严厉批评,被扣上了“感情用事”、“反美”和重复卡扎菲的宣传”等等大帽子;可是,今年2月,皇家电视协会对她的报道却  相似文献   

6.
记得一位颇有名气的美国电视记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认为,没有干劲也能在新闻界生存下去,那就太天真了!”在与法国视听界同行的交往中,我感到许多西方记者确有一颗孜孜以求的事业心。法国著名广播电视“两栖”明星雷昂·齐特隆早年曾是律师。50年代初,先从事体育报道,仅赛马一项,对法国四千多匹赛用骏马,能一一道出  相似文献   

7.
世界戏剧史上有一部迄今为止最短的戏剧,它出自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勃纳德之手。亨有“法国马克·吐温”盛誉的勃纳德,一生写了40个剧本、50部小说,他的《小咖啡馆》和《说英同话的人》都是法国戏剧中不朽的杰作。他在1932年写的一部“芝麻”剧《流亡者》堪称世界上最短的戏剧,全剧如下:  相似文献   

8.
被西方新闻学论著列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另一位先驱者,是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家、美国第三任总统、《独立宣言》主要起草者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他把出版自由看作是全部自由的核心。他说:“我们的自由取决于出版自由,而限制出版自由就等于取消自由本身。”杰斐逊是如此重视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以致他在1787年给友人卡林顿勋爵的信中竟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要我来决定究竟是有政府而没有报纸,还是有报纸而没有政府,我会毫不迟疑选择后者。”  相似文献   

9.
应美国新闻总署邀请,我于1986年11月12日至15日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妇女新闻界会议。由美国妇女新闻界发起的这次会议,得到近100个企业家的赞助,里根总统写信祝贺。很有声誉的专栏作家乔琪·盖耶和联合国新闻中心主任菲丽丝·卡敏斯基轮流担任主席。美国代表60人,有新闻界当前最著名的一批女董事长、总编辑、总经理和名记者。其中包括代表着两代人的两个名气很大的“凯瑟琳”:被《谁掌管美国》一书列为“美国最有权势的女人”的华盛顿邮报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新闻自由一直被崇尚为最高的信条。以致于新闻出版自由被称为同行政、立法、司法起到制衡作用的三权一样的“第四权”。美国早期总统杰佛逊说:“如果让我有政府而无报纸和有报纸而无政府两者之间作一选择的话,我毫不犹豫地要选择后者。”确实,新闻言论的自由对于美国社会的进程和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与这自由相伴的却是美国统治者在给予人民这一权利时,又加之其上的种种限制。美国人民为争得新闻出版的自由一直也未间断过和专治的英国皇家总督的斗争。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以《纽约周报》创办人曾格案为最突出的一例。1734年《纽约周报》出版人约翰·彼德·曾格因抨击殖民地总督威廉·科斯比政府而以文字诽谤罪被捕入狱。在随后举行的著名审讯中,曾格于1735年无罪释放。他的辩护律师汉弥尔顿确立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上半年,法国新闻界最重要的事件是“国家电视一台”私营化。4月8日,全国传播及自由委员会(CNCL)作出裁决,将国家电视一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正式授予私人垄断组织—布格集团。从此,法国最大的国营电视台,连同40%的电视观众便成了私人资本的手中之物。尽管朝野对此褒贬不一,公众忧心仲仲,但无论如何,电视一台的私营化是数年来法国广播政策发展的结果。众所周知,法国广播电视业自创办初期起,一直奉行国家集权垄断的体制,国家是广播业唯一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长期以来,法国电视台及三家国营电视  相似文献   

12.
●新视野在新旧世纪的交接点上……………………丁法章1·3———对我国报业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探讨国内媒介市场的8个关键词…………………曹鹏1·8中国电视产业大整合…陆地黄泓万珂1·112000 :中国新闻业回望……………孙正一柳婷婷1·14二十世纪国际新闻界十件大事……………张允若1·19二十世纪中国新闻界十件大事…丁淦林徐培汀1·202001年 :中国传媒走势分析………………郭乐天1·22是新闻记者的摇篮还是传播学者的温室…李希光1·24WTO :与我国传媒业究竟有多大关系 ?……马闻理3·10全球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闻界的前辈,在《生活》杂志工作二十余年(从四十年代早期至六十年代早期)的爱德华·K·汤普森对卡尔·麦丹斯做过这样的评价:“我知道的摄影记者有成百个,如果让我从中选择一位战地记者,我将选中卡尔。从他的作品中能选出一组杰出的反映战争题材的照片。”卡尔·麦丹斯作为《生活》杂志的记者从二次  相似文献   

14.
外电中经常提到西欧的“尤里卡”计划。何谓“尤里卡”计划?简言之,就是建立“欧洲技术共同体”的计划,是西欧国家在新的科技革命猛烈冲击下制定的一项总体发展战略。这个计划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5年4月率先提出,然后经过十八个国家(西欧十七国加上土耳其)的外交部长和研究部长讨论通过。“尤里卡”是希腊文eureka一词的英译音(希腊文读作“欧雷卡”),意即“我找到了!”有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友好人士、名记者斯诺的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曾于1935—36年在北京亲身经历“一二·九学生运动”,她在1984年出版的《我在中国的年月》一书中,对这次历史性的事件作了详细的回顾,如实地描述了运动当时和前后的情景和有关的人物,明确地反映了运动的深刻意义,特别关于当时斯诺夫妇对我国革命的亲切支持,以及有关新闻界的动态记述得仔细和生动,是一个难得的历史记录。值此“一二·九运动”五十一周年纪念,特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新闻界颇享盛誉的“普利策新闻奖”,历来被认为是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它通常授予那些有影响的,报道重大政治和社会题材的“高质量作品”。获得此项殊荣的新闻工作者,可因此踏上通向“名记者”之路。但是,在1981年,这样一顶桂冠却戴在了一篇假报道的头上。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珍妮特·库克的调查性报道《吉米的世界》,因报道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市一个八岁男孩吸食海洛因成瘾,而获得1981年“普利策专稿写作奖”。然而好景不长,人们发现这篇生动的获奖作品并非来自采访而纯属作者凭空捏造。1981年4月15日,普利策评奖委员会宣布取消珍坭特·库克的获奖资格,从而开了这桩轰动全美新闻界的大丑闻。  相似文献   

17.
1986年11月27日,法国新闻界著名人士菲力浦·维耶尼先生谢世于巴黎。维耶尼先生奔波一生,为战时法国进步新闻事业的存在和战后法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颇多,特别是他晚年致力于推动国际新闻界间的了解和交流,影响颇大,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8.
新闻自由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工具所实现的一种民主权利,是政治自由的霞要组成部分。新闻自由这个口号,是1684年英国资产阶级政论家约输·密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文中提出的,1878年载入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后正式列入宪法条款,列宁称之为  相似文献   

19.
1986年11月27日,法国新闻界著名人士菲力浦·维耶尼先生谢世于巴黎。维耶尼先生奔波一生,为战时法国进步新闻事业的存在和战后法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颇多,特别是他晚年致力于推动国际新闻界间的了解和交流,影响颇大,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东盟记联会议期间,我们同新加坡新闻界同行进行了广泛接触,发现他们对新闻学有一个“共识”,新加坡记联秘书林新进先生把它称之为“同步新闻学”,即新闻界与政府在重大问题上要保持一致。他们强调新闻实践必须适合新加坡的国情,反对照搬西方“薪闻自由”的模式,不主张把新闻当成“第四种权力”与政府对立。林新进先生在新加坡记联机关刊物《报人》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加坡的新闻实践》的文章,综合新加坡《海峡时报》(英文)、《联合早报》(华文)和《每日新闻》(马来文)三家报纸的总编辑张业成、黎德源和蔡诺尔·阿比丁的讲话要点,具体阐述了“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