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综合新闻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一种传统的消息文体。它为《热血日报》所创造。《热血日报》1925年6月4日创刊于“五卅”运动的高潮中。它是迄今为止我们能够看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主编是瞿秋白,出版地点在当时的反帝中心——上海闸北,4开4版。它在整个出版过程中,成为党宣传、组织、推动“五卅”这一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舆论先锋,中国被压迫民众的喉舌。1925年5月15  相似文献   

2.
五卅殉难烈士墓碑,用花岗石制成。碑文由蔡元培撰写,谭延 抄录。1925年上海爆发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精神,为了永远纪念五卅烈士的不朽功勋,同年11月,上海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总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和工界代表会推派代表,组成五卅烈士丧葬筹备处,专办购地建墓事宜。1926年3月,在闸北宝兴路方家木桥北首(今广中路668号)附近,购置荒地,筹建五卅殉难烈士墓。1926年5月29日,各界群众5000多人在此举行烈士公墓奠基礼。1928年春工程告峻,同年5月30日五卅惨案三周年,各界群众…  相似文献   

3.
高信 《出版史料》2007,(4):68-70
黄文农书衣发微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纱第七厂日籍职员枪杀了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名,激起上海工人、学生、市民的愤怒。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进入租界演讲,声援工人斗争,号召收回租界,散发“打倒帝国主义”的传单,近百名学生被英警逮捕,拘于南京路老闸捕房。当天下午,上海各界群众万余人集中在巡捕房前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被英警开枪打死打伤十余人,  相似文献   

4.
热血五卅     
韩峰 《湖北档案》2023,(5):42-44
<正>上海,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拥抱着十里洋场的繁荣,也同样因袭着历史的悲凉与沧桑。1925年5月15日,设于上海的日本内外棉七厂资本家枪杀了身为共产党员的中国工人顾正红,并打伤十多名工人。中共中央立即发布第三十二号、第三十三号通告,指示各地党组织号召各群众团体援助上海罢工工人,掀起反帝爱国运动。十余天后,青岛又发生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镇压中国工人罢工的“青岛惨案”。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失败后重返上海 1925年春天,刘少奇从湖南回到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 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为了镇压工人的罢工斗争,枪杀了中国工人顾正红,激起上海工人极大的愤怒.中共中央决定在学生和工人中发动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为了领导好这场运动,决定派中共上海领导人李立三筹建上海总工会,刚刚成立的全国总工会也委托副委员长刘少奇赶到上海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办事处".5月30日,英租界向南京路上游行示威的工人、学生开枪,上海爆发了20余万工人罢工的大规模反帝运动,即"五卅运动".  相似文献   

6.
三十七年前(1925年6月)香港和广州工人为了声援上海“五卅”运动,反抗帝国主义的屠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省港大罢工。这次罢工坚持了一年零四个月,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事件,也是世界工人运动史上坚持罢工最久的一次斗爭。它有力地动搖了当时英帝国主义在华南的統治基地,巩固了当时的广东革命政府。《工人之路》日报,就是在这个时期党为了維护工人阶级利益,坚持反帝反封建斗爭而創办的。它是  相似文献   

7.
在1925年“五卅”运动中,为了加强群众斗争的宣传和指导,中国共产党于6月4日在上海创办了《热血日报》,这是我党创办的第一张日报,由瞿秋白同志主编,日出四开一张:设有《社论》、《本埠要闻》、《国内要闻》、《紧要消息》、《国际要闻》、《舆论之制裁》等栏和副刊《呼声》,具有比较完备的报纸形态。瞿秋白同志为该报写了不少文章,特别是社论大多出自他的手笔。因为他是被敌人注意的人物,所以他写的文章不署真实姓名,而是别名、笔名或不署名。《热血日报》无论是编排形式或文稿内容。都紧密配合了“五卅”运动发展的形势,系统地宣传党领导的“五卅”彻底反帝爱国斗争的方针,同时迅速地把各阶层的动向、人民大众的呼声和各地声援斗争的情况,传达给群众。为运动指明了正确的斗争方向。它发表了大量新闻,报道工商学界群众的  相似文献   

8.
1921到1925年“五卅”运动前,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印刷厂,多是通过熟悉的社会关系交给一些中小印刷所承印。 共产党在上海组织印刷工作的开路人是徐梅坤。徐原是杭州浙江印刷公司的印刷工人,1921年秋到上海,不久经陈独秀介绍入党,1922年担任江浙区第一任书记,以商务印书馆为基地开展活动,是陈云同志入党介绍人。当时党的出版物由徐梅坤联系印刷。 1925年2月,在北平,李大钊邀陈乔年等到沙滩北京大学开会,决定成立小型印刷厂。当时由陈乔年交付2000元,购得对开机、圆盘机各一部及一些简易机件,在广安门大街广安西里租得一独院,房屋12间,开办昌华印刷厂。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办的第一所秘密印  相似文献   

9.
本专题史料,选自馆藏天津商会档案。它记载了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天津工学商各界群众为抗议英、日帝国主义暴行,声援上海人民斗争所掀起的又一次反帝爱国斗争情形。现予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九二五年,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随之爆发的“五卅”运动。上海的英、日、美等帝国主义者对这一革命的群众运动,极尽造谣污蔑之能事,并对中国人民进行威胁恫吓。当时的资产阶级报纸,对这一大是大非问题,回避躲闪,噤若寒蝉。领导运动的“上海总工会”、“上海工商学联合会”的宣言、文告、启事,虽出巨额的广告费,资产阶级的报纸,仍拒绝刊登。为了指导运动,揭露帝国主义的阴谋和反动政府的嘴脸,中共中央决定出版《热血日报》,派瞿秋白为主编。一九二五年六月四日《热血日报》创刊,每日出版四开一大  相似文献   

11.
《北京档案史料》2007,(4):133-134
令北平市社会局 卅五年二月十二日崇三(35)字第七二号代电为查报本市工人及冬令救济暨善后设施情形请鉴核由。  相似文献   

12.
三、最后的五分钟到了 1925年6月6日,工部局华人顾问委员会全体辞职:同日,法、意、英、美、日、比六国公使组成调查沪案委员会,赴上海调查五卅事件:中国北洋段祺瑞政府也派外交次长负责交涉。  相似文献   

13.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我国人民义愤填膺,纷纷起来斗争,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示威,接连不惭,抗议英,日等帝国主义无辜屠杀我国同胞。在这场斗争中,杨铨,即杨杏佛在上海主办并主编的《民族日报》,与其他反帝爱国报刊并肩战斗,由于它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而且言论中肯深刻,引起了读者的注意,一时成为我国民族运动中引人瞩目的旗帜之一。这张报纸虽然只存在了16天,但它在这短短的  相似文献   

14.
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设在上海租界的几家中文大报慑于当局的淫威,态度十分暖昧。为了及时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鼓舞工人群众的斗志,中共中央决定创办一份日报。经瞿秋白等人的紧张筹备,同年6月4日,《热血日报》在沪问世。《热血日报》由瞿秋白主编,沈泽民、何公超和郑超微等参加编辑工作,社址在上海北浙江路底华兴路56号。瞿秋白在发刊词中庄严宣告:“现在全上海市民的热血,已被外人的枪弹烧得沸腾到顶点了……现世界强者占有冷的铁,而我们弱者只有热的血,然而我们心中果然有热的血,不愁将来手中没有冷的铁,热的血一旦得…  相似文献   

15.
1947年5月,上海学生爱国运动掀起新高潮。先是各校学生举行反内战游行示威,随后发生了上海800工人、学生包围国民党警察局事件。这一爱国运动如星星之火,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国民党反动派在南京和天津殴伤、逮捕学生百余人,一手制造了“五·二○”血案。  相似文献   

16.
自恃情报"绝对权威",要亲自面陈蒋司令 顾顺章何许人也?他是中共中央情报工作负责人,曾在英商开办的上海南洋烟草公司制烟厂当过工头,沾染上较重的流氓习气,喜欢舞刀弄棒,打架斗殴,还会耍一点魔术,曾以"华广奇"的艺名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公开演出过.1925年上海"五卅"运动期间,他敢打敢拼,被上海总工会看中.1926年,中共中央派他和陈庚一起去苏联学习政治保卫工作.1927年,他参加周恩来领导的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任纠察队长.周恩来创建特科时,他参加了筹备工作,并任行动科长.叛变前,顾顺章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掌握着包括李克农、钱壮飞、胡底"三人小组"在内的很多中共机密情报.  相似文献   

17.
在“五卅”运动期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为了掩饰其屠杀游行示威群众的暴行,制造舆论以破坏上海及青岛、天津、南京等地以罢工为中心的罢工、罢市、罢课运动,仍袭其破坏省港大罢工的故技,编辑不具出版人的《诚言》传单。这一卑劣行径,遭受到上海工人和其他各界的抵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不得不将《诚言》交由上海租界监狱印刷并通过各种途径散发张贴。关于上海公共租界印发《诚言》传单始末,在过去已出版的有关“五卅”运动的论著和资料中,尚少有提及。特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档案中,选出这组资料(原件系英文),并译为中文,在这里发表。为了保持档案资料的原有面貌,原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诬蔑之词,未作改动。  相似文献   

18.
陈蓉 《上海档案工作》2011,(4):F0003-F0004
澳门路150号——曾是上海申额纺织第几厂的所在地,申新九厂前身的前身可追溯到筹建于1878年的“上海机器织布局”,它是中闻第一家官商督办的机器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最初设在杨树浦,其后屡经变迁,1913年定名为“三新纱厂”,成为盛宣怀家族企业。1931年,由荣氏家族控制的申新纺纵公司,收购了三新纱厂,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化运动时期,伴随着各种新思想的产生,各类期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在国内涌现出来。由于女性解放一直是五四新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所以在众多的期刊当中,女性期刊尤为惹人注目。当时的妇女刊物主要有1920年1月1日创刊于上海的《新妇女》、1920年5月1日创刊于苏州的《妇女评论》、1920年5月4日创刊于上海的《解放画报》、1921年创刊于上海的《妇女声》半月刊、1921年8月3日创刊的《妇女评论》(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以及1923年8月29日创刊的《妇女周报》(上海民国日报副刊)等等,这些刊物大都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之后创办的。它们均以宣传妇女解放为宗旨,广泛报道国内外的妇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20.
顾执中是我国当代的名记者,素以“飞毛腿”而名声遐迩。他的那种雷厉风行,不怕艰苦,勇敢果断的采访作风,是堪为年轻的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时,顾执中才只有十三岁,可他已开始向报纸投稿了。一九二三年,二十五岁的顾执中进入上海《时报》,开始了他历尽沧桑,备尝艰辛的记者生涯。一九二五年,上海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五卅”惨案,上海的工人学生为了抗议日本资本家枪杀顾正红的暴行,在英租界举行示威游行。英国巡捕悍然开枪,当场死伤达数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