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环模式发展方兴未艾之际,元认知学习环模式(MLC)的发展正逐渐引起各国的重视。这一模式逐渐发展成概念评价、探索、介绍、运用四个阶段,是一个使学生的认知从归纳思维向演绎思维过渡的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开展“大气压力”教学的实践研究,分享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程序。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学习环教学模式研究的深入,元认知学习环教学模式逐渐引起了各国的重视。这一模式逐渐发展成概念评价、探索、介绍、运用四个阶段,是一个使学生的认知从归纳思维向演绎思维过渡的阶段。本文介绍并分析了元认知学习环模式的教学案例,以便于人们分享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经历了直观行动思维、具体想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阶段。针对这一特点,本文从泛化与分化、"概念"的认识、小学生比较能力的发展、辨别学习和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高等数学概念的学习,可划分分感知、思维、运用、记忆几个阶段,在各阶段应采取"以情激趣"、"温故知新"等相应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模式、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实践操作又是学生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所以,教师们要把握好实践操作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锻炼学生正确的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促使小学科学课由传统讲授方式逐步拓展为探究方式,但目前的探究教学多数流于表面,难以体现探究的内涵——科学概念思维。以一项对小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调查为基础,发现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使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分析;探究过程重视操作,而没有聚焦于思维过程。因此,运用学习环模式于小学科学课中,从"遗传和变异"一节的探索阶段到概念引入阶段再到概念应用阶段,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掌握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7.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本质属性的反映,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和发展正确思维的前提.美国教育家杜宾斯基的APOS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概念要经过"活动"、"过程"、"对象"和"概型"四个阶段.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应于活动中生成、从过程中体验、在操作中建构.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学习阶段,英语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课程。而全新的开放性思维模式在英语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多方面学习英语、使用英语的方法。学生在开放性思维模式中会逐渐培养出主动学习英语的习惯,为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1.初中英语教学使用开放性思维模式教育的意义初中英语教学是初中生的重点课程,在初中阶段,英语成绩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升学,还会对日后  相似文献   

9.
小学阶段,数学概念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难点,而众所周知,数学概念较为抽象,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理解难度大,进而影响了学习的效果。通过走访发现,形象思维是小学生思维的主要模式。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探究了数学结合方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而为深化数学概念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学习环模式的三个基本阶段、发展变式以及它的涵义,并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杜威的经验教育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缄默知识理论等四方面探讨了学习环模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数学概念是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及其本质属性在思维中的反映,它内在的包含着数学判断、推理、论证以及数学理论体系演化的一切矛盾的萌芽,也内在地包含着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概念的方法论功能),它是数学思维的"细胞",因此数学概念的学习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在概念同化模式的基础上谈函数概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学习环(learning cycle)”这一概念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美国科学课程改善研究(简称SCIS)项目。作为一种科学教学策略,“学习环”分为探究、概念引入、概念应用三个阶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价值观。探究是“学习环”框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随着SCIS项目的成功实施,许多科学教育者将“学习环”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和课程发展模式,并对其基本模式进行了相应的修订和发展,使其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教育改革推进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小学课程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升,小学数学已经不再是简单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运算技巧,更重要的是需要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渐的锻炼和发展数学思维。我们对于构建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发展上,研究的强度和层次还不够深入,需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多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数学概念是数学定理、数学公式、数学法则、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等抽象内容的文字描述,是数学知识体系的组成分子.数学概念是开展数学知识教学和数学技能应用的良好载体.因此,数学概念引导贯穿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学习数学由简单到复杂的转换阶段.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的基石,是数学方法和思维模式的载体.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学好数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5.
马莎 《广西教育》2011,(17):58-59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对他们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不同的学习经历和成长经历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但这些仅有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朱勇 《物理教师》2012,(7):35+43
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自然界中的物体一样也具有"惯性",平时反复的训练、测试和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维"惯性".思维"惯性"使学生习惯于凭已有的经验和固定的思路来解决类似的物理问题;同时由于对物理概念的模糊不清和对物理规律的一知半解产生了知识的缺陷,从而导致学生在面对"新题"时跳不出原有的"框架模式",带来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提出:为何要用思维地图进行概念生成的可视化表征1.两大滞后制约概念生成(1)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滞后于概念生成需要。皮亚杰认为,初中儿童,思维从具体运演阶段向形式运演阶段发展,且以形象思维为主[1]。初中物理的概念比较抽象、严谨、深刻。个体的思维发展滞后于概念生成所需的思维能力层次。(2)物理概念教学方式滞后于个体学习方式改变。随着动漫、视频的日益普及,学习进入读图时代,个体侧重于通过图形、图像等形象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思考。而目前的概念教学,依然停留于"使词语脱离材料"[2]的传统抽象归纳方式,滞后于学习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高中必修化学"离子方程式"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要求,回顾了一线教师的教学现状,分析学生难以掌握离子方程式书写技能的原因;认为"离子方程式"教学的关键在于促进离子方程式意义理解、建构微粒相互作用的认识思维,并以此指导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以学习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提出促进意义理解从而掌握书写规则的"离子方程式"教学四个阶段,并对各阶段的教学活动与学习任务进行了规划;总括了"化学用语"类概念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能活跃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所具有的特点角度,对小学数学学习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应该将学科的基础性、发展性、普及性体现突出,让数学教育能够面向全部学生.每令学生学习有实际价值的数学,每个学生都学到必需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土取得不一样的发展.数学也是一种文化,其内容、语言、方法以及思想是现代文明的组成成分.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数学思维首要的因素.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得清晰、正确、完整,就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能够进行快速、合理、准确地运算,并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牢基础,提供学习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