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首先对《楚辞》注本作了界定和选择,然后结合时代特点和训诂学的特点,对汉至明代的《楚辞》注释情况作了概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沈德鸿(茅盾)先生对于楚辞研究也颇有造诣和贡献。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专门为中学生编注了楚辞选本.先后题名《楚辞》和《楚辞选读》。该书的《绪言》从楚辞与神话之关系的角度多所发明,提出了楚辞源于神话等新颖独到的见解.对楚辞的评价即高且新,皆为前人之所未及,于后世楚辞神话学的研究有深刻启迪和影响。该书正文选取《离骚》等8篇26首楚辞作品,分别加以注释,也很有特点和一些独到见解。其注释虽有失当和不足之处,但毕竟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3.
《楚辞文心管窥》是李诚第一部楚辞研究专著。此书结合历史典籍、宗教祭祀、图腾神话的广阔背景,对屈赋的文化内涵、艺术构思、作品结构及神话传说的特点作了探讨,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有新的发明和突破。其治学严谨朴实、注重证据,研究角度新颖。但仅从屈赋的“时间”、“空间”总结其结构方式,显得过于单调划一;从屈作“两两相对”、“配属关系、寻其构思来源显牵强;“图腾崇拜”说也欠科学。  相似文献   

4.
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熟练使用工具书,初通文意;学习字词时,联系现代汉语在生活中的运用,学透字词;在课堂上,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活跃气氛,明确巩固字、词、句知识;翻译时,点拨方法,掌握学习策略;通过反复朗读吟诵来培养语感;分析文章时,运用探究学习方式,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文注释功能简说黑龙江/李健海课文注释,是中学语文教材特别是阅读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发挥课文注释的作用,可增长百科知识,掌握足够的字词,提高阅读能力及表达能力。一、题目注释它的注释内容有:指明课文出处,解释题目中有关词语,说明编辑对原文是否有所删...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林云铭的生平际遇分析了《楚辞灯》的成书原因,并着重论述了《楚辞灯》的主要特点:通俗性和普及性;深入浅出,言近旨远;评析能顾及屈子全人,眼观作品全局。认为林云铭继承了他的前辈在楚辞研究方面的进步因素,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更新,在义理阐示、结构分析和词句解释方面不少地方独具慧眼,在楚辞的普及工作上亦用力最勤,对扩大楚辞的影响,深化楚辞研究,弘扬屈子忧国忧民精神,都有着不可低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当前.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权威意识尤其突出。教师往往依赖于教参上的统一注释和讲解.在课堂上只注重文言文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只注重把文言文语法讲清讲透.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林云铭《楚辞灯》摆脱了章句训诂的传统研究套路,注重研究《楚辞》文学的总体特色;在义理疏正方面,不拘泥于字词训释,也能发微见著,别出心裁;史实考辨,以事理推证,知人论世,独有创见。  相似文献   

9.
明代胡之骥的《江文通集汇注》是江淹作品今存最早的一个注本,对江淹作品的阅读、研究和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该注本在字词辨讹、借鉴和补正前人注释、自注、旁征博引、利用史料解读字词文意等方面独具特点,但也存在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1)注重朗读,培养语感;(2)结合注释.用好书籍;(3)务实基础,掌握字词;(4)自然延伸,提高兴趣;(5)形式灵活,再现历史五个方面阐述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词也"或"辞也"在训诂学著作中,均被认为是用来说解汉语虚词的术语,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说文>中"词也"并非是解释虚词的术语,"某词也"也并非全是解释虚词的术语.<说文>中"词也"类训诂术语共有25例.从语言形式上,可以将其分为七类,是否均为解释虚词之术语,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说文>"词也"之类训诂术语,并非是毛亨、郑玄解释虚词时采用"辞也"的沿用.许慎对虚词的解释比毛、郑显得更加具体、明确.  相似文献   

12.
廖序东先生的《楚辞语法研究》,是我国第一部对《楚辞》进行系统语法研究的专著。该书对《楚辞》中的虚词和特殊句式作了深入细致的描写,揭示了许多新的语言事实,对汉语语法史研究乃至文学鉴赏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楚辞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出现,与语词的搭配和使用习惯有关。楚辞之辞乃文辞之意,汉代既已习用如屈原赋等语词,而楚之名与单个作家名在概念上不能并列,则楚赋之称殊为不类,此舍楚赋而取楚辞之由也。楚辞,亦即楚之赋,实为以楚声及屈原为特定指向的多位作家赋作之类称;而《楚辞》,则是一种特殊的屈原集。楚辞之名的出现,不会早于汉初。《屈原列传》好辞而以赋见称之辞,仍指文辞,断非楚辞之省称,亦非所谓与赋并列之文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清代训诂学家王引之《经传释词》一书的考证,认为此书以声音训诂为主要方法以诠释古代汉语虚词系统,全书以声纽系统“七音”划分为十卷,对于一百六十个虚字加以分字编次.通过对“如”、“因”、“以”、“舆”、“终众”、“羌”等条目的考证,认为此书运用声同义近的原则以考察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有许多条目破除了千年训诂的疑惑,具有创造意义.因此,《经传释词》以声音训诂训解虚词,是抓住了解释复杂纷纭的古代汉语虚词系统的正确方法,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虚词著作.此书也存在不少瑕疵,如过分信从声训,误以实词解作虚词等等.  相似文献   

15.
楚语,是楚辞文学作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它和楚声、楚地、楚物共同形成了“楚辞属楚”的这一鲜明的地方特色,因而,研究楚辞中的楚语,是楚辞研究中的十分重要的课题。但楚辞中的楚语研究是四者中最薄弱的环节。东汉王逸及宋代洪兴祖为后代的“楚语”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楚语”研究长期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初才出现了第一部研究《楚辞》中之“楚语”的专著。姜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他深厚的学术根基两方面相结合,为20世纪楚语研究做出了超越前人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6.
明代前期国力逐渐昌盛后,文坛上出现了以歌功颂德为主旨的台阁体,学者们亦多从教化、治世的角度接受前代儒者的思想。何乔新身处明代前期国力鼎盛之时,他以官方儒者的身份,倡导世人以“推洁廉之志而弼成治化,以环丽之词而歌咏太平”的态度来接受《楚辞》。他的这种主张亦是明代前期官方舆论风向的写照。  相似文献   

17.
音乐赋是继承楚辞而来的,它们在四个方面存在渊源关系:两者大量涉及音乐内容;两者都善用铺陈的手法;两者都擅用精彩华丽的语汇和语言艺术技巧;早期的音乐赋作品善用"兮"字句,而它所用到的"兮"字句型正被涵盖在楚辞"兮"字句型之内。没有楚辞,就没有音乐赋。但汉晋音乐赋由于受文坛重视华美辞藻、重视诗歌等文风的影响,在继承楚辞的基础上而发生了部分衍变。而这种衍变正是文体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广雅疏证》以类比手法说明的被释词与解释词之间音义关系的情况,包括:被释词与解释词之间存在词义引申关系、一声之转关系、两个被释词音近则共用一个解释词的义同关系,以及类比词前后的被释词相同或属于同一义类则其解释词相同或义同义近、被释词音同音近则其解释词义同义近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坡词意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东坡词意象在组合方式上,有复合式、并列式、递进式;在色彩运用上,有直接用颜色词者,有不着色而色在其中者;在审美特征上,有浪漫型、禅意型、哲理型、时空跳跃型。正是苏东坡在意象选择和运用上的成功实践,奠定了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词史"意识的形成源于风雅精神和诗敎传统,与"史诗"创作遥相呼应。这种词脱离传统的"情爱"题材,用词体特有的格调意趣、抒情方式、语言风格反映社会现实、历史事件,表现士人的历史责任感和政治担当精神,从而使词这种文学体裁与诗歌合流,尤其在晚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词史"创作的潮流。在梳理诗史与词史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从推尊词体的文学思潮、词学理论发展的内部规律、词史意识与实践的角度对晚清词史意识进行深入的剖析,以探讨词史范畴的形成及对词论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