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1)我们应该教一给学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2)我们应该怎么教,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有效?不同的教学方式对这两个问题所做的尝试和提出的教学理念也不尽相同,但最终都要将设想和理念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才有真正的意义。在课堂教学的诸要素、诸环节中,备课是基础和前堤,怎样保证教师备课卓有成效?集体备课是一种有效形式,本文就“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集体备课作初探.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才能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如何才能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本位?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笔者经过多届毕业生的课堂教学实习指导,对高中生物学课堂“教”与“学”的行为进行了实践探讨.实践表明,“行为导向”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课堂行为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孟令郊 《新疆教育》2012,(11):162-16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都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越来越追求课堂教学的“实”与“活”,真正关注学生的收获,思考学生的发展。什么样的数学课堂是有效的?有效课堂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4.
为了谁     
课堂为谁而设甲教师为谁而教?答案似乎显而易见:为了学生。 然而,当我们用这样的观点去审视课堂教学时,时常会发现,课堂展示出教师良好的教学素质,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按常理而论,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应该学有所获,学有发展。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结果呢?说到底,还是“为了谁”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学生走进学校接受教育,其目标到底是什么?学习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的学科教学到底要为受教育者带来什么?目前的生物课堂教学呈现出众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曰有效教学,或曰高效教学,或曰发挥学生主体,等等。然而,冷静下来面对眼花缭乱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不得不说,或许"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语)。回到"常识"去审视我们的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学会坚守,不被眼前的许多"繁华"所迷乱,带领学生正常出发并顺利达到终点。所谓"常识",是指人们应该且必须了解的知识,也是普通知识。生物学教学常识,我以为应该是对生物学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教等的最基本回答。"教什么"回答的是教学的内容,"怎么教"回答的是教学的策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数学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①教什么?——教学内容问题;②怎样教?——教学方法问题.但方法与内容又是紧密联系的.肯定了“教什么”,才能研究“怎样教”.尽管数学课程专家在课程标准(内容标准)中规定了“教什么”的基本内容,但内容标准呈现的大多是显性的“结果形态”的知识,没有显化(也很难显化)隐性的“过程形态”和“关系形态”的知识.怎样根据内容的数学本质、价值及学生的现实(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的现实)选择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数学教师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变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那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面对新的数学课程和教材,教师应该备什么、怎么备呢?备什么?“备什么”似乎不是问题,回答很简单:教材里有什么就备什么。这样考虑当然有道理,因为大纲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然而,又不完全是这样,怎样备才能备到点子上?如何使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如何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  相似文献   

8.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是课程论“知识——结构”派的主要人物。他提出了课程应该以什么为中心的问题。他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科为中心,学科又以它的基本结构为中心。他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是什  相似文献   

9.
高效的课堂教学,前提是学科的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基础。从现在各种课堂模式的实践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能解决我要“怎样教?为什么要这样教?这样教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等问题。新的课标课程在我省实施六年来,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自己对教学设计问题的一些思考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课改的浪潮中,“有效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它已逐步走进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并且已由理论学习提升到课堂实践。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如何落实课标要求,让农村学生对这些学科感兴趣,让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八年级上第2章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为例,谈谈笔者关于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一、钻研教材明确目标教材无疑是确定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只有依据课标要求才能确定“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而钻研教材是在独立弄懂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教育因素,才能为构建有效课堂奠定基础。关于本节课教材笔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线的老师常有这样的体会:上课时喜欢按事先设计好的教案有序地进行教学,学生要是“越轨”了,会想方设法,把他“牵”回来,觉得这样才能把知识传授好。但随着新课程的进行,现在追求的是生成式课堂教学。谁知道课堂上会发生什么情况,干脆不如不写教案,不必预设,这样既有利于摆脱教案的束缚,又有益于课堂动态的生成,何乐而不为?其实不然,我们倡导生成的课堂教学,不是不要预设,而是改进预设,把新课程的理念预设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如何才能教得好?这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数学课堂教学,教师是作用在于:调动学生自身潜在的智慧和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帮助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学会学习并创造性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课堂40分钟前,我们能做什么?孔子说:“本立则道生。”我们在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就应该思考它的“本”在哪里。作为品德学科教师,我们更应该从儿童的生活世界中去寻找一些儿童普遍存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即教学的起点,然后把握它们,引进课堂教学,“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
王巧利 《考试周刊》2012,(72):50-50
什么是质疑精神呢?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常常看到这种现象,讲授之后教师问学生:“对刚刚讲的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通常都没什么问题,这里的“问”纯粹是走过场。没任何意义。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我们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让学生在质疑、交流、争辩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步养成好问,善问,有创见地问的良好习惯,以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如何上好思想政治课?怎样使思想政治课堂更有效?我们又怎样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课堂教学,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我的个人教学体会。一、端正教学心态,树起学科威信,增强教师魅力研究发现,当学生喜欢某个教师时,就会认真学习这个教师所任教的学科。可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使学生喜欢我们上的课呢?  相似文献   

17.
今天,总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可以说,我们依旧彷徨和迷茫。“听、说、读、写”依旧是主旋律,依然操纵着课堂,而学生呢,依然充当“容器”“听众”“下级”的角色。而唯有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才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一、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8.
程琼芬 《考试周刊》2011,(42):58-59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交互影响的过程,即教师以“教”来促动学生的“学”.学生以“学”来促进教师的“教”。师生互动是老师与学生在自觉活动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的教学。它最终的目的是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提高,那么我们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中的互动更有效呢?  相似文献   

19.
黄文赞 《考试周刊》2009,(43):215-215
一个理想课堂的标志之一,就是能听到学生的声音。但是,在单向灌输方式盛行的课堂上.我们能听到多少学生的声音呢?有人曾这样评价我们的教育:“在中国,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作为成功,而在国外,却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有问题,甚至连教师也难以回答作为成功。”一个有责任心的、掌握教育经验的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发问”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上。课堂上学生发出声音,这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中学历史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历史课堂教学到底要追求什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认为,历史不是“死记硬背”。它是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是可以引起学生共勉的;同时,历史也不是“舞台表演”,它有自身的学科特性。不管我们怎么教,都要营造有生命的历史课堂,学生有兴趣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强劲跳跃着的生命脉搏和人性之光,在历史的教诲中去感知生活,洞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