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针对《论语》中的"乐"字进行考证研究,认为《论语》中的"乐"的含义不仅指音乐,更指人的自然情感,其内容驳杂,对人有损有益。《论语》中所倡导的"乐"是被"仁"指引后的"仁之乐",即孔子所说的"乐"中"益者",对人有益。《论语》中的人际之"乐"是"仁之乐"在人际方面的投射,可以概括为"和之乐","和之乐"为行仁提供了有效途径,引导人们拥有良好人际。  相似文献   

2.
在《论语》中,颜回作为孔子的得意门生,是在其中的记述中受到孔子称赞最多的一个。孔子不仅赞其"好学不怠",以"仁贤"相许,更是对颜回的"不改其乐"的精神赞赏有加。后代学者不仅对颜回之"学"推崇备至,而且对于颜回之"乐"也极尽探寻,使得颜回的形象和地位在历史的长河中越来越突出。通过介绍颜回好学不怠和不改其乐的优秀品质,来重点探寻一下,颜回之"学"的内容、目的以及颜回之"乐"的所在和境界,以此来解释英年早逝的颜回为何会受到后世如此的推崇和爱戴。  相似文献   

3.
<正>学者问:今天读《孟子》,至"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句,未得其旨。师傅能否开示一下?师答曰:欲明其义,须通观上下文。学者曰:《孟子》原文是这样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师者曰:很显然,"反身而诚"的前提是"万物皆备于我",其结果是"乐莫大焉"。最后那句话的意思是:力行恕道,即是求仁最切近的路径。它提示我们:《孟子》此章所言乃求仁之事。学者曰:关于"万物皆备于我",从哲学史到教育史,不少教科书将它理解  相似文献   

4.
孟子虽未对音乐进行系统的理性述说,但他在表达音乐于政化治理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时,却异乎常俗,然别开生面,自有一种殊异的体系和效果。孟子论“乐”,关注的焦点是主体的内在观省,至于礼乐师法等外化因素,则非其所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音乐等外化方式的全然排斥。相较于孔子论乐和荀子的《乐论》,孟子更重视实际。他突破音乐传统形式的束缚,提出了“今乐同于古乐”“独乐乐不如人乐乐”的见解,又别开蹊径,提醒齐王“与民偕乐”方为正道。孟子以音乐劝行仁政,以“仁德”为音乐归旨,将音乐导向“仁”,最大化地发掘音乐的道德属性。  相似文献   

5.
"乐"之伦理思想经过千年历史的沉淀与先诸子的提炼,已经拥有充实、丰富的内涵和有力的实践能力。"乐"思想具备完善的伦理功能,它不是人类用来享受的工具,而是通过对"乐"的认识与学习,提升人的道德思想,规范人的行为,这一思想对现代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唯乐不可以为伪”阐明儒家的“乐”(yue)以真情成其感人深、化人速、致人乐(le)、效最捷之教。儒家乐教的真情本质自孔子发问:“人而不仁,如乐何?”便以“仁”所内含的“爱人”之情与“乐”所建塑的“合爱”之情同真并启;又经《荀子·乐论》《礼记·乐记》、嵇康《声无哀乐论》直证:“生于心”“感物而动”“不可免”的“乐”是“其声出于情也信”与“乐行志清”;并在诗、乐一体中以“好善恶恶”之真志“兴观群怨”,助推“礼”之践行。主体在乐所营造的真情世界,打开、抒发、共鸣、相知自身“仁心”中的真情,乐(le)且同乐(le)地化成仁者和仁之礼文社会。  相似文献   

7.
马江元 《成才之路》2012,(26):18-I0013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有10处连用"乐"字。可以说,这篇全文是由"乐"字统领全篇思想的。作者要表达的政治思想,全部包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一个"乐"的极致,吸引着读者循"乐"而进。细品其乐,表现在乐观进取的处世态度,奠定了太守"乐"在其中的思想基础;滁州极富乐趣的胜境,提供了太守"乐"此不疲的自然条件;滁州百姓丰衣足食,是太守安"乐"陶醉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8.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欧阳修到底“乐”谁的“乐”呢?是“乐游人,众宾的乐”。其字指代“游人、众宾”。“乐其乐”可译作“为他们的快乐而感到快乐”。“欧阳修出身较寒微,对人民疾苦,社会弊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居官时曾提出许多改革时政的主  相似文献   

9.
荀子在先秦诸子中最注重乐教问题,其<乐论>篇对孔子以来的儒家乐教思想进行了系统化总结和深刻的理论概括.他继承了孔子以"礼"约"仁"的思想,立足于"性恶论",强调礼乐对人的性情的规范、塑造和陶冶、净化作用,对于乐教与个体人格修养的关系作了更为突出的强调和更为具体深入的论述.荀子的乐教思想主旨是通过礼乐教化来达到"化性起伪"、"积善成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的现实情况为基础而开展的课程,与在地周边环境建立联系,有效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师幼发展。历经三个阶段的调整与审议,我园逐步构建起以"和"为核心的和润校园、和雅团队、和谐关系,以"乐"为关键词培养师幼的乐学品质、乐善品德、乐美品格,"和乐"课程逐渐完善。"和乐"课程的发展历程1.建设之初:唱响童谣课程之梦2013年12月,我园确定以童谣为切入口的园本课程文化建设,遵循"以孩子为本"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1.
在"乐"之"和"中,"美"和"善"达到统一。乐即艺术的"和",或称之为"和美"。《礼记.儒行》说"歌乐者仁之和也。",可见"仁者必和,和中可以含有仁的意味",我们可以称之为"仁和"。于是,"乐与仁的会通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时也即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中,会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和统一,因而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陶渊明通过田园山水展现了对世俗官场的厌恶和对利禄权势的淡泊。除此之外,陶诗还表达出了一种"乐"的情怀,陶渊明诗歌中的"乐"显然受到儒家的"乐"文化的影响,但也对儒家的"乐"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3.
"明道进德"的校训,"仁爱谨严"的校风,成为"辅仁人"的文化标识,其课堂文化也紧紧围绕"仁"字,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从学校文化特色出发,打造"仁爱"课堂,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以"仁"树人,确立自主精神;以"仁"引智,培育合作意识;以"仁"立德,探究价值本位。  相似文献   

14.
《国语》作为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春秋时的独特意义。《国语》中的"道"概念从"天道"到"人道",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的解释开始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德"概念从无"心"到有"心",开始注重人的内在品格修养以及人自身能力的开发,反映了春秋时期德内涵的一次重要转换。《国语》中的"道""德"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关注人的内在品德及主观能动性。"道""德"强调的都是人对自身品格的修养与完善和对生活的思考,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视孔子之"仁"为"全德之名",在梳理《论语》涉"仁"句段基础上,将其归纳为五个德目,从而建构了孔子仁学结构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解说和外推。  相似文献   

16.
"乐爆,乐爆!"不错,有人正在叫我。在学校,许多同学都叫我"乐爆",因为在他们印象中,我永远是一个喜欢笑的女孩,一个乐观的女孩。即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学生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小,玩游戏的劲头却越来越大。为了与网络游戏一争高下,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阅读上来,我校教师集思广益,运用教学智慧,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淘书乐"阅读计划——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一本书(做好标记,学期末归还),全年级进行"淘书乐摆摊",让每个人都能淘到自己还没读过的书。这样有效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一、淘书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8.
"道与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道指自然而然的规律,德指顺规律而行。"道与德"在孟子"五伦"关系中体现为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实友信。本文分而论述之。  相似文献   

19.
“乐”是一个古老而内涵丰富的概念。《乐记》中之“乐”便有六种含义,从“乐器”到“欢乐”,从感官享乐之物到一种艺术形式,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到音乐以至德音的纯粹艺术,几乎包括了先秦人对整个“乐”的看法。本文拟从《乐记》之“乐”的内涵演变,探讨古代中国人审美意识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0.
将教育的内容划分为若干项目,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通常的作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体划分为三类:中国人的传统排列顺序为德、智、体;西方人自亚里斯多德起,多排列为体、德、智,如洛克、裴斯塔洛齐,也有排列为智、德、体者,如19世纪英国的斯宾塞。他被认为是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论述三者的性质、内容、方法的教育家。中国的教育家,从教育目的、功效出发,强调人才的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然将品德伦理教育作为首要内容,始于西周的“六艺”教育——礼、乐、书、数、射、御,以今天的眼光界定,当然可以理解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