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阐释了中国古代保辜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沿革,并通过保辜制度与现代法律特别是现代刑法原理制度的比较,揭示了保辜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即缺陷,以期达到现代法律制度对保辜制度的合理借鉴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释了中国古代保辜制度的具体内容及其历史沿革,并通过保辜制度与现代法律特别是现代刑法原理制度的比较,揭示了保辜制度的历史局限性,即缺陷,以期达到现代法律制度对保辜制度的合理借鉴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保辜是中国古代刑法中一种保护斗殴案件中双方当事人利益的制度,“保人之辜,正所以保已之罪”。一般认为,保辜制度起源于西周而完备于唐。以后宋元明清历代保辜制度皆延用唐律,而同时又有所发展与完善。本文拟以宋代法律中出现的有关保辜的问题作一番探讨,希望透过保辜制度,能加深对宋代法律中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朴素公平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刑事法律规范中有关人身伤害与责任挽救相结合的一种制度.当创始于西周,经过秦汉至唐代逐渐发展完善.从出土简牍文献来看,秦汉时期已经存在保辜制度并且已经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实施,且施用范围、人群极为广泛,其保辜期限与伤害行为的动机、伤害工具、伤害后果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旨在保护人身伤害事件中的受害人的利益、追究加害人责任的刑事法律制度。它的起源很早,秦汉时期的正史记载很少,但出土的简牍中却有一些记载,使我们对秦汉保辜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保辜制度是我国古代的一项旨在保护人身伤害事件中的受害人的利益、追究加害人责任的刑事法律制度。它的起源很早,秦汉时期的正史记载很少,但出土的简牍中却有一些记载,使我们对秦汉保辜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数千年的中华法系中,保辜制度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古代刑法中独特的法律制度体现,是对古代法律泛道德化的重要说明。保辜制度是古代法律发展到成熟阶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法律保障。其中的"慎刑恤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际关系,现代刑法理念中应该注重对这方面思想的借鉴,以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保辜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中存在了数千年之久,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法律制度之一。它使犯罪嫌疑人通过主动救治被害人的行为,从心理上和行动上反思和弥补自己的过错,是法律精神的终极体现,也体现了立法者化解社会矛盾的高超的立法技巧。本文从保辜制度的内容、笔者对其评价和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唐代交通管理的法律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正常的交通秩序,唐朝政府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交通法规,如禁止车马在城内及人口众多的闹市区高速行驶;商旅出行须凭借官府颁发的有效证件;陆路交通实行“右侧通行”,水上通行实行上行回避下行的交通规则;为了保障道路通畅,唐代法典《水部式》中对渡津、桥梁的管理维护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新发现的吐鲁番出土文书73TAM509号《康失芬行车伤人案》残卷中,还记载了唐代对于交通肇事罪适用保辜制度的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10.
保辜制度是在中华法系的特色化背景下生成的侵权责任认定制度,深具伦理之性,且亦巳体现出了一定的近现代刑法之因果关系之追求。如此两个角度的解读对于更好地理解传统律学,以及比较近现代刑法理论中的类似学理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唐律中保辜条疏又堪称对保辜制度的首次系统规定,因此以《唐律疏议》为本依据研读保辜也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赵晶 《保定师专学报》2011,(5):60-63,82
在征诸传统法文化以论证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正当性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对史料进行片面解读与过度诠释的情况:如未妥善解决中国古代的刑事与民事的区分问题,从而有混淆民事调解与刑事和解之嫌;又如过度诠释保辜制度,因为无论是从该制度见诸记载的最早文献出发,还是立足于作为传统法典代表的《唐律疏议》及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的案例,皆无法推出保辜制度与刑事和解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相似文献   

12.
<宝应元年六月高昌县勘问康失芬行车伤人案>涉及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民事诉讼代理制度、共同诉讼制度和保辜制度等,本文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随法律制度是调整社会保随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个包括若干社会保障子体系的系统工程。日前,我国的社会保随法律制度尚不健全,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应加快制定适应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保障立法规划和完备的社会保随法律体系,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并注意与其他部门的立法内容相衔接,同时,还应合理设置社会保障项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提高管理服务社会化程度,健全社会保随的法律实施机制,逐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随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4.
重整计划表决制度是破产重整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而在重整程序中意思自治及对其进行限制是利益平衡的必然要求,这一法律思想也体现在重整表决制度设计之中。作为我国破产法新创设的一项制度,重整表决制度在协调意思自治与法律强制方面仍有许值得商榷之处。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例,吸收其有价值的法律思想,是完善我国破产表决制度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经纪人,作为当今一种时尚的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称谓。最早的是西周时代的质人,到秦汉时期,称为驵侩、驵、驵会、辜榷等。从唐朝开始,多以"牙"贯以名称,且名目繁多,如牙人、牙郎、牙商、牙侩、牙子、牙保等。元代以后,在官方公文和民间出现经纪之称。  相似文献   

16.
《唐律》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楷模,作为其内容之一的婚姻法律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典范,无论从内容上、结构上还是立法技巧上都是空前的,尤其是在妇女地位的提高、家庭稳定的维护方面有独到之处,有力地推动了唐朝经济的稳定发展,因而对以后的朝代及东亚邻国影响深刻,有些法律规定对现在仍有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质子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项重要制度。唐朝继承两汉、魏晋以来的做法,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质子制度。安史之乱后,唐中央由于难以完全控制地方节帅的任免和更替,在藩镇也推行了质子制度。藩镇质子制度产生于唐中央实力较弱的背景下,对维护唐朝的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制度始于代宗永泰初,在宪宗元和之后逐渐消失,是唐中期朝藩互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典权制度肇始于西汉,其产生与发展不断复杂化、精益化的商品交易息息相关。典权制度在历朝发展和沿革反应了当时经济生活。作为传承了上千年的一项典型的民事制度,其对中国当代法律文化与法律制度,尤其是对民法有深刻影响。从典权制度在中国古代沿革角度分析其与我国民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检察制度是司法系统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分析我国的检察制度,首先要关注的是检察权的问题;检察权是一项独立的国家权力,法律监督是其根本属性。我国现行检察制度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影响其法律监督权的充分发挥。推进我国检察制度改革,应从检察队伍建设、检察机构体制、法律监督层级关系和内外监督体系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是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一项特殊法定优先权利,司法界对其争论不断。作为一项法律制度,房屋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在我国的民事立法中很早就得以确立,但是我国现有法律对于该制度的法律规范尚不严密充分,导致其在实际的操作中难以把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承租人优先购买权制度在理论上的缺陷和在实践中的弊端已经暴露无疑,该项制度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学界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