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教育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儒家教育思想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主流,道家与佛教的教育思想起辅助作用,近代西方教育科学传入后形成的传统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传统教育中关于教育与政治、经济、法治关系的认识,关于德育与智育,知识与才能的认识,关于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关系的认识,以及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手  相似文献   

2.
传统犹如“无形的掌心”,对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并非僵化保守、一成不变的信仰与范式,它本身处于发展之中。近代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探索的教训在于割裂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和“两个结合”对于新时期重新思考教育传统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教育现代化与教育传统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教育传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因和资源,发掘中华优秀教育传统是目前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合理地把握中国教育现代化的传统之维,以传统为批判的视角、以传统为发展的根基、以传统为转化的力量,有助于推进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概括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模式,然后阐述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思政教育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主要包括加强高校思政网站建设、加强高校互动机制的构建、延伸传统思政教育内容、强化思政教育的辅助性作用等,从而实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的互动整合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北京市密云区在“小学革命传统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与实施”课题研究中,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支持下的革命传统教育实践策略、方法和路径,发挥了数字技术先进性、多样性的优势,促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革命传统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升了革命传统教育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出现及发展,教育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变革,从而出现了网络教育。网络教育的出现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网络教育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育。虽然网络教育相对传统教育存在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它的不足也很明显。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各有优势,它们是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可以使教育向前发展一大步。  相似文献   

6.
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回答的是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必要”的问题;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回答的是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何为灵魂”的问题;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回答的是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何以转型”的问题。这三个基本问题,系统展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先进性与旗帜性、继承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的教育传统及其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教育大国,教育传统积淀深厚。全球多元化、科学技术以及信息网络等社会变化对现代教育提出新的需求和挑战,促使教育传统的变革与发展。教育传统是教育变革的基础,变革则能促进传统的再发展,传统与变革二者是统一的。我国教育传统的现代性变革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中心主义,一要吸收教育传统中符合现代社会与教育要求的内容;二要摒弃教育传统精神中与传统的自然经济、专制主义和宗法制度相依存的诸如功利主义、精英主义、权威主义等有悖于现代教育精神和要求的观念和思想;还要梳理教育传统中有价值的要素,并使之与现代化需要的要素整合,对教育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学评价: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桎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校创新教育的推行 ,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愈来愈不能适应高校创新教育的要求 ,其种种弊端已成为创新教育实施的桎梏。本文从传统教学评价体系与创新教育的矛盾谈起 ,阐述了高校传统教学评价的中心、分数化特征、一元性等固有属性的弊端 ,剖析了传统教学评价与创新教育的悖论 ,并就构建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应注意的问题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优劣,争论由来已久。本文引入"虎妈""狼爸"的案例,阐述了传统教育方式在卓越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作用。传统教育在行为习惯养成与以及品格培养中存在有效性,传统教育方式有利于"教学相长",传统教育方式对健全人格与世界观的确立形成准确的引导与架构,同时传统教育方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从教育实践出发考察纷繁复杂的传统文化,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适合成为教育内容。从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出发,按照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四类教育内容的呈现形式,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包含以文字为载体的传统经典,作为知识形式存在的传统生活与社会常识,与人类的创作、制作有关的传统技艺,以个人行为为载体的传统道德等四大类内容。这几类传统文化内容从不同方面承担了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同使命,构成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阐述革命传统教育的基本内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从而提出了加强大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思路与对策。由此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借鉴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间教育传统与正统制度化的教育传统是教育传统的两个组成部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三门峡民间教育传统中的非制度化教育传统和教育心理传统,所反映出来的望子成龙、重智轻德、重勤学苦学等特征和旨趣,与三门峡素质教育中重考试升学的现状存在必然的联系,要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就必须处理好民间教育传统与正统教育传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网络教育也称为远程教育,属于成人教育的一种,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的新兴教育形式,网络的实时互动功能让网络教育这种新形式一经产生就有了迅速的发展。本文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性作为研究对象,自我国近代以来,传统教育几乎是我国正规教育的唯一形式,而网络教育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模式。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存在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差异性,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网络教育的兴起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变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内学术界对传统文化研究热潮的涌起,关注学校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提高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自然也提上了日程。本文从内蕴于语文教育中的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载体和受体三维度,依据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与信息素养、古典文本的解读与教学、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三个方面对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大语文教育,促进大中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的自觉性,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在新时代越发重要。叶圣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叶圣陶将培育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实现中国人和中国的现代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经典名篇名著、传统技艺、文物古迹及其背后蕴藏的精神意蕴、道德修养、思想观念、民族智慧、审美志趣,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批判性继承、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叶圣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涵盖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种教育类型,关注到了不同类型教育内部的层次架构。叶圣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布局、课程标准制定、文言的教法等确立了基本范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时代为观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融合;以创新为指引,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以生活教育为核心,坚持让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所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时代并不排斥传统教育,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本文从人类文化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教育方法论以及教育实践的角度,论证了教育技术是手段而非目的,是过程而非结果。未来的教育应该回归到传统教育的精髓,把教育的发展关注到人的本身来。  相似文献   

17.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有利于培养广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融合现状的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无法有效衔接、传统教学方法致使传统文化教学效果差、融合过程中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等问题,分别从探寻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契合点、积极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方法、努力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等维度,提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路径,旨在能够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效果,更好地促进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给予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许多经验与启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起到筑基固本、铸就魂魄的作用。文章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宋业春 《教育评论》2012,(4):135-137
郭秉文从教育性质、教育主体和教育标准等方面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问题所在,力主教育制度变革。在寻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结合的改革取向、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结合的改革路径,以及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渐进式改革方略等方面,进行了独到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田家炳捐资兴学与经商办厂的重要思想渊源来自儒商传统与儒学理念。他重视教育 ,尤其重视道德教育、师资培养与教育科学 ,其教育主张体现了传统儒学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