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下,媒介移动化冲击下的微时代已经来临。立足移动终端,以无边界、即时性和多元封闭为文化特征的融合传播生态构成了当下传播行为的集合,简言之,微时代就是移动传播的现象梳理。本研究将深入分析微时代影响大学生媒介接触和使用的因素,探讨创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律性,着力构建赋权主义逻辑中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并结合文献资料对电视媒介体育信息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体育生活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电视媒体对农民的体育生活的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效果,为农民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的加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体育信息成为农民越来越乐意接受的内容之一,农民观看、欣赏电视频道的体育节目了解体育、爱好体育进而参与体育.电视媒介对农民体育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农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媒介时代,无处不在的媒介正在引发一种危机:眼见不一定为实。在这种背景下,想要更好地生存发展,仅仅依靠双眼观看世界是不够的。笔者试图从分析媒介时代影响观看的主要因素(下位因素:创作者、观看者、社会环境;上位因素:媒介因素)为基本出发点,进而阐释媒介是如何通过四大途径(夸大的媒介现实、客观的媒介现实、缩小的媒介现实、超越现实的媒介现实)来影响受众观看,并由此引发对媒介素养教育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如何正确认识自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特点以及正确而有效地利用新媒介构建和培养青少年的新媒介素养,是当下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我们要从探究自媒体传播的特点和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内涵入手,来研究作为受众的青少年在掌握新媒介信息时应有的素养。应加快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体系的建设以及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的研究,尤其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可适当开展媒介素养的实践性教学,以适应当前自媒体时代青少年所面临的媒介困境。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平台中海量多样的信息内容,在为人们的生活及学习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网络媒介及网络媒介公信力的内容,并论述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媒介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建设路径。通过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大学生媒介信任的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儿童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相通性,批判性思维是实现儿童媒介教育的桥梁。本文从可能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两者的相关性。通过对儿童赋权,明确家庭、媒介、学校在教育儿童中所承担的责任来培养批判性思维,以更好地进行媒介教育。  相似文献   

7.
根据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蒙古族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的分析表明,蒙古族中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偏低.媒介使用上,他们偏好的媒体为书籍类媒体;媒介认知上,对媒介社会功能和作用的认知单一,对媒介信息解读能力较弱;媒介评价上,对媒介的可信度评价不高,尤其是网络媒介的可信度最低(7%),但受英影响(37%)却最大;媒介参与上,主动参与意向不强烈.基于调查结果,认为学校和家庭引导学生树立和形成正确的媒介观时,可以从网络媒介入手,担当“意见领袖”,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8.
媒介权力作为第四种权力,影响着媒介形象的塑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就媒介权力对女性形象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理论要求,体育媒体有必要塑造健康的女性形象。受媒介权力的正面影响,体育媒体中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出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丰富化、传播途径多样化和传播受众理性化等特征。然而,以媒介缺位、媒介错位和媒介越位为表征的媒介权力异化,塑造了有偏差的女性形象,引发了受众对女性的不合理认知。未来受媒介权力的影响,体育媒体应在全媒介时代背景下丰富女性体育传播媒介,机会均等观念下均衡配备传播主体,性别平等理念下合理发布传播内容,培养理论视域下积极引导传媒受众,以促进体育领域性别平等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传媒已融入到大学校园生活。校园媒介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文以杭州某高校为例,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校园媒介状态的调查,在分析大学生使用校园媒体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中媒介信息大量传播,大学生对待接触的媒介信息缺乏足够的识别和控制能力,媒介批判意识欠缺,因此,更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如何提升我国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媒介素养,使之正确认识、接触、使用媒介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网络社会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需要学生自身、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媒体等各方面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媒体接二连三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在行业中掀起巨波大浪。食品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这其中也离不开媒介的参与和介入。而这个真实的问题在新媒介环境下呈现的媒介属性,深刻地揭示了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介的功能角色的转换。继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到了自反性现代化阶段,即风险社会。媒介在风险社会中不仅仅局限于传播信息的功能上,更多地承担着解决风险、治理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时代,BBC作为公共广播电视中诞生最早、理论最完备、实践最成功的公共传媒机构,始终坚持以受众为先、以内容为先、以品质为先,深入研判传媒环境,积极应对变革和挑战,开创了公共服务的新纪元。通过梳理BBC全媒体改革路径,综合分析其传播理念和传受机制,以期为我国媒体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创新管理方式和提升服务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提升高校学生媒介素养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时代,信息获取、辨析、组织、利用能力成为个体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萌芽、成长期,高校学生缺少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在媒体应用方面出现了一些负面效果。高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媒体素养教育体系,本文从媒介素养课程、师资,媒介教育,学生传播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媒体发展的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媒体融合又促进了个性化媒介的发展,受众从单一的新闻信息接收者转为新闻的生产者,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传统的新闻边界的划分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微媒体扁平化、碎片化、多元化、蔓延化的特点使媒介素养更具时代性,当代大学生对微媒体的使用率极高,出现了对微媒体过度依赖,价值观失范,丧失自我等严重负面影响。所以,在微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所必须重视的新话题。在结合国内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方面进行改进,积极探索和提升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6.
以2019年女足世界杯为例,探讨女足世界杯媒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以及可能影响媒介消费的因素。调查发现,数字媒介是主要的消费渠道;媒介消费时长从大到小依次为数字媒介、电视、社交媒体;女足世界杯媒介消费场景多元;消费动机主要基于赛事本身,与年龄和性别无关。具体分析了3类媒介消费的影响因素,得出相应的标准化回归方程。认为,中国媒介体育消费者呈现出典型的新媒体使用倾向,高水平的赛事是决定媒介体育消费的主要动机,社会结构性因素对媒介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大于个体因素,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极端爱国主义倾向可能增加舆情风险。提出,要注重数字媒介和社交媒体内容的供给,寻求更广泛的用户触达;针对球迷不同的身份属性制定社交媒体推广策略,增强球迷黏性,扩大赛事的传播力;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数字媒介的消费体验,增强用户的参与度;重视社会结构性因素,作出适应性调整,完成自身社会整合、情绪宣泄等功能的兑现。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大学生拥有并使用自媒体已是普遍现象、网络已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主流渠道、表达情感和获取资讯是其使用自媒体的重要用途;高职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着利用自媒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媒体信息的选择娱乐化和碎片化、对媒体信息的辨识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等问题。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围绕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大学生要实现自我教育和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8.
王静 《职大学报》2013,(3):83-86
观点市场理论建构了一种思想自由交流、观点自由表达的理想模式,即各种观点无论正误对错均可进入观点市场自由竞争,由此真理自我修正并自动浮现。从观点表达的实践看,观点必须通过某种媒介传播才能现实地进入观点市场参与观点竞争。观点市场存在三种媒介形态,分别是基于口语媒介的言说型、基于大众媒介的传媒型和基于网络媒介的网络型。在观点传播特性、观点表达行为和观点交换机制等方面三者呈现出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媒介素养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之一,是公民对大众传媒认识、利用、参与的素质与能力。合肥作为全国闻名的科教城市,合肥地区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文章对合肥8所大专院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大学生的媒介认知和媒介参与状况,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社会化媒体是近年来迅速兴起的新型在线媒体,它从社会交往形式、信息获取方式、语言表达习惯和思想问题反映渠道等方面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社会化媒体的兴起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时效性、工作机制和途径等形成了严峻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必须系统推进以社会化媒体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突出对语言艺术的锤炼,加强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性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教育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