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民族地区高校培养出具有民族特色、适应新世纪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民族地区研究生培养要注重的问题,对改善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方式、优化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是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民族地区高校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守正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机制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思政课程改革,提升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统筹协调并且整合利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各类机构的资源,对研究生进行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民族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在人才培养和民族地区发展等方面肩负着重任,构建和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新体系以及当前国内各民族院校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主要困难与问题的归纳和阐述,具体分析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学硕士研究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提炼和总结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多元资助体系建设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指出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多元资助体系、应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资源、重视效率、兼顾公平"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了设立研究生教育政府奖学金、校内奖助学金、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资助专项经费,加强研究生"三助"岗位工作,做好研究生助学贷款工作等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多元资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5年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工作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首次评选"中国一流研究生院"、首次评价自设专业、增加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对象、调整了高校的性质类型和星级表示方式等方面。通过从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国一流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高校等4个角度,对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教育竞争力进行的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评价结果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水平地区差异较大;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名相对稳定;顶尖高校竞争力已经与一般高校拉开了差距。  相似文献   

6.
结合目前民族地区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探讨了教育政策、地区社会环境以及高校自身教育教学缺陷等,具体如何改革教学瓶颈性制约并提出了改革的建议,为民族地区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彭耿 《广西高教研究》2014,(4):102-104,109
文章以吉首大学“民族地区‘两民企业’发展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为例,从利益共享机制、管理机制、学术交流机制、科研指导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研究生激励机制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期望通过机制建设来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实现高校、企业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8.
香港高校具有鲜明独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内地高校相比,香港研究生教育选拔机制宽口灵活;培养方式多样且务实,注重教育国际化;行政管理高效,学术管理严格。香港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洗礼,其选拔机制、培养方式、管理体制等研究生培养模式在许多方面值得内地高校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精英人才,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重要人力和智力支撑的责任和义务。基于政府管、高校办和社会力量评的视角,分析了近十余年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发现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存在内生动力不足、学科发展优势特色不明显、洲别区域发展结构不平衡、质量保障体系及其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策,即创新发展政府-高校-社会机构"三位一体"管办评分离机制,打造我国"高校品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教育品牌;健全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生源-预科-培养-实习与毕业-校友发展"全过程质量保障机制;建设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提升我国软实力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构筑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借鉴以往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观点及建议进行梳理整合,结合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笔者认为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欠缺在培养机制和研究生自身素质方面,因此应该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和研究生教育两大方面入手,从政府、社会、学校、导师和研究生多方面讨论进而完善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1.
研究和分析了民族地区在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指出了民族地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路径,即要科学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把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凝练品牌和特色,提高质量,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和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发展,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是实现高校教育职能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本文从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意义入手,分析了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认识、吸引人才、保障经费、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加强转化等方面提出了民族地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考生政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三种具体政策类型。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可以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解析,其现实依据包括西部和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西部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存量少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云南民族地区卓越幼儿教师所处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多样性,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教育资源的丰富性等内涵及特质,以"协同机制"为线索,构建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高校、幼儿园和学前行业四方联动的合作培养新机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质量评价、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以期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学前教育的卓越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研究生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完成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主要驱动力量为东部地区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视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学科专业建设,工科、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领域是改革的重点与方向,并呈现出合作模式扩大化和合作主体多元化趋势。当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育人、校内外多主体协同育人、长学制纵向贯通以及知行结合的全链条培养。未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应加强对研究生成长规律的研究,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注重激发导师和基层培养单位的教改积极性,构建可持续多主体融合的育人机制,鼓励不同类型高校之间开展多维度合作。  相似文献   

1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成为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应该予以重视。然而,目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协同培养存在欠缺有效协作机制、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因此,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是提升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近日,"学术诚信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讨会在广东中山大学举行,研讨会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和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强调,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培养质量关系着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研究生是学术界未来的中坚力量,能否坚守学术诚信.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强化全程职业教育、重视多元主体办学、追求学生对口择业,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着政府"一刀切"推进、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校认识与准备不足、导师主动性不强、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无法彰显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必须政府、高校、社会、导师等共同努力,允许高校差异化发展,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赢机制,构建"两段式、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研究生教育规模快速扩张的状况下,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陷入了困境。通过向社会"要"资源,高校企业"联姻","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这条"捷径",不仅能够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还能解决研究生教育不断扩大的规模与高校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基于研究生视野,围绕师资队伍、奖助体系、培养体系以及改革问题等维度,开展了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卷调查。在比较视野下,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既有明显的共性,也有鲜明的殊性。整体上,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在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等维度取得了初步成效,而奖助体系改革成效甚微;且相对于部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问题还较为突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还需要多管齐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