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作品在英国文坛上享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方言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旨在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作为叙事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叙事视角备受广大专家、研究者的关注.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打破了传统小说叙事视角的局限性,形象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促进了故事情节发展,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从全知视角、人物有限视角、多重式人物视角等三个叙事视角类型,揭示叙事视角在人物塑造、主题渲染、情感表达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叙事视角研究工作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拼凑历史的碎片,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进行再加工,哈代在其代表作《徳伯家的苔丝》中重构了维多利亚时期英格兰西南部的历史。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作为基础,从两个核心概念出发,将历史的现实性与小说的虚构性进行巧妙结合,从而揭露当时诸多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托马斯·哈代的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对男主人公安玑·克莱的描写既有现实主义冷静的批判,又散发出浓烈的现代主义气息。这一气息就是异化。通过文本细读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安玑·克莱与传统宗教思想的异化,以及由此造成他与女主人公苔丝的异化和与自我之间的异化,从而深刻展现了《德伯家的苔丝》的现代主义主题——西方工业文明对人造成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德伯家的苔丝》作为英国文学家托马斯的代表作,有着较高的艺术参考价值,多年来被多次翻译成中文,在中国文学市场广受欢迎。基于此,本文以泰特勒翻译三原则视角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对泰特勒翻译方法实施前、中、后三个部分的要点进行把握,以达到合理运用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实现外国文学作品内在艺术价值和审美特征得到表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不少学者从宗教、社会背景、作者的宿命论等方面来评论苔丝的这个人物形象以及她的爱情和生活,本文通过苔丝和嘉莉两者的对照,拟从人性、两性这些角度来探讨这部小说的现代意义,希望能启发人们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托妮·莫里森的中篇小说《家》,讲述了女主人公茜在战乱年代,历经创伤、种族歧视、远离家乡到回归家庭故土的故事.借助苏珊·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中叙述声音的相关理论,以“缺失的”作者型叙述声音、“模糊的”个人型叙述声音、“轮言式”集体型叙述声音为切入点对此作品进行解读,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叙述声音之间的联系,可为读者更深入地...  相似文献   

8.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的最优秀的。哈代写作时善于把主题与语言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这篇论文将以《苔丝》为例,从耐人寻味的典故、得体的人物话语及丰富多彩的叙述词汇这三方面,阐述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及其在小说中所产生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9.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无论在美国文学史上还是在黑人文学史上都堪称一部力作.在小说中,沃克描述了父权社会下黑人女性的痛苦生活,同时表达了对遭受同样迫害的大自然的关爱和怜悯.沃克把人类与自然放在同一道德水平线上进行描写,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0.
生态女性主义是在建立在生态批评之上,是女性主义与生态运动的结合体。本文能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下探索《红字》,探究书中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崛起,对两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的关系,分析生态女性主义主义思想,揭示和谐社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1.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反映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史诗。在《愤怒的葡萄》中,作者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与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揭示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表达出作者对自然与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特别是关爱和互惠的伦理价值,在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仍然具有时代意义。本文主要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探讨了《愤怒的葡萄》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艾丽丝·沃克在《紫颜色》中,通过描写西丽的成长、发展过程,揭露和批判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统治和压迫,讴歌了女性意识和姐妹情谊,阐释了女性和自然的密切联系。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紫颜色》,旨在阐明艾丽丝·沃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生态女性主义揭示了自然和女性之间的某种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葬花吟》是《红楼梦》中荡气回肠的一笔,其"风刀霜剑严相逼""一朝漂泊难寻觅"揭示了女性与自然的关联,体现了自然的女性化和女性的自然化。作者有意将黛玉和花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对二者共同的命运产生了思考。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葬花吟》中女性与自然的联系以及葬花吟的生态女性的意识出发,为解读红楼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是19世纪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经典之作。作品中蕴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是超时代的。作家在小说中探讨了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及白人与有色人种的关系,表达了艾米莉的美好愿望: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男女平等、种族平等的社会,说明了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位具有生态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家。  相似文献   

15.
小说《红字》代表了霍桑的最高文学成就,在美国文学领域引起了长达世纪之久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以女性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为出发点,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了小说《红字》,由此批判了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其目的是呼吁人类应建立一个与自然相互依存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糜骨之壤》是一部"生态犯罪小说",在"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中心"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小说中动物的生存危机也同样隐喻了社会某些弱势群体的处境.本论文从生态女性主义出发,试析丘克笔下"非人类生命"与"无用者"们面临的困境与不公,并结合诸类"生态隐喻"探讨丘克赋予此部作品的独特魔幻寓言色彩,由此...  相似文献   

17.
在中外文学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历来受到学者们的青睐。在迈克尔&#183;布莱克的小说《与狼共舞》中,作者以白人军官邓巴的视角,对美国边境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印第安人的生存状态做了细致的描绘,并赋予故事中几类人群及事物如印第安拉克塔苏族人(Lakota Sioux)、邓巴等某种象征寓意。作者以深度敏锐的眼光洞察到人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邓巴、印第安土著居民和美国西部自然在西进运动中的相同的命运,体现了二者的共生关系;而白人骑兵对待自然则是截然相反的态度——无休无止的占有和破坏。本文拟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在路上》是"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代表作,被称为"垮掉一代"的圣经. 小说以萨尔的视角记叙了他和朋友的西部旅行,表达了年轻人对战后美国社会的不满,对自由和本真的追求.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通过比较分析其中东部与西部自然以及不同的女性形象,揭示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圣经》是一部对西方文化影响巨大的宗教盛典,也是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的文学巨制。《路得记》就是其中一篇田园牧歌式的伟大创造,讲述的是民族女英雄路得的生命故事。文章试图用女性主义来解读《路得记》,通过分析文本中所体现的女性倾向以及揭示同时存在的男权主义色彩(androcentrism)来倡导社会早日实现男女平等,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位具有女性意识和生态意识的作家,多丽丝·莱辛被人们称为女权偶像任务的英国文学老祖母。作为其生态女性主义理念的代表作,《玛拉和丹恩历险记》是非常值得大家阅读和品鉴的。本文就是以《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为例,来对莱辛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进行解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