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交换人生》不仅凭借着“奇幻+喜剧”的叙事模式,为观众营造了欢乐的节日氛围,而且展现了在当今消费社会语境下人性的异化,即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冷漠。在实现异化人性的救赎层面,导演将满足简朴的生活与温暖亲情唤醒良知作为其主要救赎路径。相比电影《万里归途》的宏大归家叙事,影片采用了个体回归温暖小家庭的叙事模式,这与春节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观众产生了深切的情感共鸣,因此这部影片在春节档影片中得以脱颖而出,为我国的“归家”电影叙事模式提供了新的表达范式。  相似文献   

2.
时人性的探索是文学创作中的永恒话题.陈昌平的中篇小说<肾源>中展示的性善与性恶的斗争.深刻、感人,为探讨新时期人性的创作提供了又一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3.
文明时代从它开始到今天的历史,包括《左传》所记历史,都说明:是制度制约人性的发展和变异,人性的发展和变异又具体化为历史。明日历史的新起点,应该是完善新制度,善化人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意识外化过程中符号系统的体现,其表征背后是主体意识的活动内容与活动过程。《边城》浓郁的诗意性语言,反映了作家沈从文的心理诉求。通过《边城》的语言景观探究语言表征背后的主体意识,解读沈从文对于人性的思考,探索作者对于现代意识与中华传统价值观的碰撞所产生的价值抉择,而非简单的语言结构,由此形成对小说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水仙号"的黑水手》是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之一,这部作品树立了康拉德对艺术创作的信心。小说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与命运的思考。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作家对于人性的思考及其对命运的态度。人性是具有双面性的,既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但在面对死亡威胁时,人具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  相似文献   

6.
多丽丝·莱辛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誉为继伍尔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她注重对人类现实和精神生活的探究,其作品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第五个孩子》(1988)以及续集《浮世畸零人》(2000)讲述了骆维特家第五个孩子班出生后给原本幸福的家庭带来的巨大冲击,由于班的"生物返祖"、异质等特点,遭到家人的歧视与排挤,班被迫离家出走,流浪在外,而最终坠入悬崖丧生的悲剧性结局。本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这两部作品中主要人物所体现的人性,为读者理解莱辛及其作品提供新角度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以隐喻、象征、重复等艺术手法描写了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孤独秘史,从而揭示了个人、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孤独情结。探索孤独之后的人性隐喻是理解小说的核心所在,本文从欲望沉浮之中的人性隐喻与孤独叙事之后的现代反思出发,来分析作品中复杂隐喻的深层内涵。  相似文献   

8.
运用弗洛伊德理论,采用心理分析创作是张爱玲小说的核心内容。其小说能自觉地以情欲、非理性、潜意识来刻画人物、阐释人性。被视为张爱玲心理分析代表作的《金锁记》则将性压抑带来的变态和破坏性推向了极致。主人公曹七巧的人性异化内因在于其情欲、金钱欲逐步抗争、异化,最终导致了人性的全面剥落,可细析为情欲的异化、金钱欲的异化、人性的全面异化过程,映衬出中国几千年男权社会中女人生存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9.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创作在南方文学史上名噪一时。《被抛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从心理活动描写与女性意识觉醒的角度刻画、诠释了老妇人韦瑟罗尔不平凡的一生,探讨了生与死以及南方女性从丧失自我到寻找自我、发现自我的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从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还是从作家自身经历在作品中的投射来看,曹禺剧作《雷雨》的深层内涵都不只是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恶势力罪恶的揭露。《雷雨》的问世,也不只是为我们增添了性格鲜明的女性人物。周朴园的专横与痛苦,周萍的羸弱与反抗,周冲的幼稚与善良……归根溯源,这些复杂的人性往往又与复杂的文化背景分不开。封建男权文化的毒害与新式文化的冲击,再加上作者自身对命运的理解,这些因素把三位主要男性人物的人性真实面和复杂面展现无遗,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1.
伊尔赛@艾兴格尔是奥地利当代著名女作家,我国学术界对她的研究还很薄弱,分析论述她的文章不多.<被缚的人>为伊尔赛@艾兴格尔的代表作,该文具有深邃蕴藉的多重寓意和直觉、荒诞、象征等艺术特征.结合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肯定了表现主义文学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开山之祖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借古喻今的写作手法可令人们对当代社会产生认知,讽古喻今的写作手法更能令人们对当代时期和现在生活产生强烈对比。芥川龙之介编写的《罗生门》巧妙地运用讽古喻今写作手法,引发读者对人性的反思。其中男主人公在无路可退的条件下选择了罗生门寻找一线生机,并在强烈的现实问题当中毅然决然选择收起自己的良知,男主人公内心发展受社会和生存影响具有强烈的善恶反差感,这其中产生的人性问题足够引起我们去深思。  相似文献   

13.
<边城>是"梦"与"真"构成的小说,这集中体现在人性、人情方面.其人性、人情的美是依托湘西浓郁的风俗折射出来的,具体表现在: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赛;走车路和走马路两种婚恋方式;湘西人的本身特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美国作家凯瑟琳.安.波特之作《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为例,从主题人物刻画、环境烘托、写作手法以及创作视角等方面分析了欧美成长小说之不同。主题上,欧洲经典成长小说以乐观的态度和完美结局来表达成长主题,美国成长小说充满悲剧色彩;人物刻画上,欧洲经典成长小说主人公都是在向社会"妥协"中达到同化的,美国成长小说非常注重"自我"的表现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写作手法上,美国成长小说更加多样化;创作视角上,由经典成长小说的全知视角向多视角的转换也是其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卢塞恩》是一篇可以反映托尔斯泰早年思想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一个流浪歌手被文明人所拒并加以嘲弄的事件,藉此谴责文明社会的虚伪和冷漠,并进而否定文明社会的进步意义。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和调和人间矛盾,作者从抽象的"永恒道德"观念出发,相信有一种"世界精神"可以使人们相互亲近;托尔斯泰主义已初见端倪。分析托尔斯泰主义在自我道德完善方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反思托尔斯泰主义在人性理解方面的局限。  相似文献   

16.
人性是复杂多变的,难以捉摸的,对人性的探究,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古船》通过对每一个人物的塑造体现出对人性深度的挖掘,让读者从中领悟到人性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由于历史的规律性与人性的共通性存在异质同构的现象,所以有着内在生命律动的人性在历史的进程中也会演绎出真实的、活泼的、强烈的生命表现。  相似文献   

17.
权力和人性在官场小说中的关系对抗是小说《沧浪之水》的主要体现形式,主人公池大为在面对权力体制约束和现实功利社会的挑战时,被迫逐渐放弃操守、信念和价值观,人性在与权力的不断对抗中被一步步异化。  相似文献   

18.
于学英 《职大学报》2014,(3):105-108
《入殓师》是一部描述入殓师生活及职业的影片。此剧围绕死亡主题展开.却散发出浓郁的温情,正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性关怀。本文首先介绍影片中的入殓场景.从入殓场景特写、入殓场景与大提琴演奏的蒙太奇组合以及观察者的视角来展现入殓过程;继而阐述入殓场景的仪式化与审美化特征;最后探讨影片的人性关怀,入殓仪式展现出对亡者的尊重,而对入殓的审美表达则展现出对生命的关照,入殓场景蕴含深厚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9.
《梅雨之夕》是著名小说家施蛰存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将心理分析及内心独白等多种现代主义小说元素糅杂于一体,将都市文明下的人性困惑、人生理想与现实冲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本文在对《梅雨之夕》中人性困惑、人生理想与现实冲突进行分析的同时,对《梅雨之夕》中困惑与冲突之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李姝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154-154,159
本文通过人物分析讨论了《红字》中四个主人公的人性。海丝特白兰是叛逆的,善良的,坚强的。最重要的是她对丁敏斯代尔深深的爱。丁敏斯代尔是胆小的,软弱的,矛盾的,虚伪的。齐灵沃斯是老谋深算的,凶残的,虚伪的,复仇心严重的。小珠儿是漂亮的,可爱的,聪明的,叛逆的。但是他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作者希望每个人都有一颗宽容的,善良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