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既要关注文学演进的纵向考察,又要重视文学发展的横向审视。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作家的关系获得了新的辨认与评价,区域文化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也具备了充分的学理依据。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对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理论视野:传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不可能脱离共时性参照,区域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研究也不能排除历时性比较,两者结合起来,方可在时间与空间、历时与共时相互交叉的视野网络中,立体化、多维度地展现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的文化汇通意义。传统文化视野和区域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研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误区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拓展与深化。  相似文献   

2.
魏蓉婷 《文教资料》2011,(35):13-15
20世纪法国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新文学由之启蒙,当代文学比之关系密切。作为外来文学,20世纪法国文学在中国的文学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法两国在文化的气质、主题、精神上的相似与相近。文化因素既决定了文学接受的方向,又决定着文学接受的程度,文化因素的分析对文学接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莆田学院学报》2018,(1):103-108
论述在当前"文化自信"的总体要求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有必要突出具体文学实践对文化重建的价值与自觉性,厘清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血脉关系,引导学生重视文学兼容并蓄的多元多彩的局面,并从中挖掘民族文化精神的优越性,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当代文学整合为一已是一个大趋势,但两个阶段的不同特征又是客观存在的,且目前的中国当代文学无论从教学还是研究都存在着明显的缺失,未能将台港澳文学在同一个平台上整合。这两个阶段的价值比较不可回避,也从未停止过。从流派、经典及大师的出现等方面来看,至目前为止,当代文学部分价值未能超越现代文学部分。莫言也不具备文学大师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卫拉特蒙古现当代文学是在卫拉特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跟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研究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文学的渊源关系,不仅对卫拉特蒙古现当代文学的深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对当今的文学创造活动具有实践意义。在当今民族文化急剧演变的情况下这项研究的意义显得更加深远。  相似文献   

6.
从文化角度入手对地域文学进行研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视角之一。由于地域文学包含的文化特性远远大于文学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使得将地域文学和文化研究进行有机整合和扩展成为可能,而地域文学所凸显的文化属性和民族、时代特征也成为研究得以深入的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不仅令世界瞩目,他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成果同样卓著。尽管俄罗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几经波折,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保持着时密切时疏离,时附和时批驳的冷热不均的关系,但却从未中断过,其翻译和研究对象既涉及国内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也涉及国内鲜有提及的作家与作品,其中诸多研究观点和见解新颖独特。反观俄罗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的选择与研究,想必会给我国的文学创作者、文学翻译者、文学研究者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世界视野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自觉追求,文化之维的审视能够有效拓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范围,使研究价值得以延伸。比较视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具有十分显著的方法论意义,“越界”意识赋予研究者更大的精神自由度,彰显文学研究的人文内涵。注重比较视阈与文化之维的考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实现文化汇通价值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是中国文学发展的结晶,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和视野的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所面临的分歧与发展方向越来越大,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越发模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现状的研究,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和表达形式的研究.语言的运用也逐渐走向“国际化”,似乎与世界文学的接轨过程就是一个自由语言文学的过程,只要在词语中涵盖与“世界、全球、人类”等的内容时,就变得非常神圣.而对于曾经过往的历史词汇,比如“翻身、解放”等,就变得陌生、羞于表达.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怪现象.本文将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和发展角度来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借笔者粗陋的文字,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今后的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巴蜀视野”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巴蜀视野”提出的意义在于巴蜀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注重自已的“文化身份”,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差异”叙事的存在。“巴蜀视野”也展示出在区域立场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复杂性:第一,区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共时的结构,而不是历时参与的过程;第二,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是多层次的;第三,区域文化视野研究要解构中心,对文学史进行重新洗牌,但并不是走向无中心的反本质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巴蜀视野"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格局。"巴蜀视野"提出的意义在于巴蜀现代文学研究者开始注重自己的"文化身份",注意到中国现代文学史"差异"叙事的存在。"巴蜀视野"也展示出在区域立场上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内在复杂性:第一,区域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是共时的结构,而不是历时参与的过程;第二,地域文化与文学的关系是多层次的;第三,区域文化视野研究要解构中心,对文学史进行重新洗牌,但并不是走向无中心的反本质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2.
文学的现代发展离不开对民族文学传统的批判继承.中国一百多年来的文学发展,总是强调向外来文化学习,忽视甚至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因而造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两大弊端:一是西化倾向严重,二是缺乏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对民族传统文论及当今创作实践的研究,使中国文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又有其鲜活的现实生命力.用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作指导,才能使中国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真正攀登现今时代世界文学的巅峰.  相似文献   

13.
肖佩华先生的专著《中国现代小说的市井叙事》(学苑出版社2008年版)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创新之作”。该书将“市井”作为独立的概念范畴引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突破了传统的类型学研究框框,从而使中国城市文学、市民文学在民族文化范畴和中国“现代性”范畴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为文学史尤其是市民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该专著对于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现代都市文学研究与京海派文学研究,有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示意义和学术上的开拓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是对人类生活、思想、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反映,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学在文化这一大背景中寻找自己的机遇与挑战,更努力在文化的变迁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文化在文学的发展中得以滋养和积淀,更在文学的创作中得以表述和体现。这种相互的作用关系,就使中国当代文学具有了多维的文化价值。首先,从文学的视角看当代文化的历时性发展和共时性格局;其次,从当代文学的基本形态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选择及价值取向;最后,在当代文学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中,探讨其隐藏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文学课对留学生文化知识的积累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以中国文学作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内容的课程中,普遍存在重古代文学轻现当代文学,而现当代文学中重现代文学轻当代文学的倾向。事实证明留学生对当下中国的现实和鲜活俗白的语言最感兴趣,不论从语言难度还是内容呈现方面考虑,留学生现当代文学课都应该先由当代文学入手。而当代文学部分,要加大新世纪文学教学比重和分量。  相似文献   

16.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F0002-F0002
1.学科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它统揽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和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不仅更完整、更深刻地反映了古老中国的文学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而且着眼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时代文化的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17.
区域文化与区域文学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文化是民族国家之内在特定时期与环境中存在着的,拥有意识文化、地区文化、地缘文化、民族文化四大基本构成要素,并且具有意识形态主导性、行政区划限定性、人文地理稳定性、民族归属独特性这四大特征的阶段性文化现象。区域文学就是以区域文化为审美对象,拥有意识文化导向、地区文化限度、地缘文化特性、民族文化底蕴这四大文化内涵,地域文学的政治性需要与地方文学的地方性表达趋于一致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对它的研究,其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应该是整个20世纪。60年的研究又可分为前30年和后两个15年。在这三个时期中,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经历了由社会政治化范式向精神文化化范式再到个体审美化范式的转变,这从鲁迅研究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编撰中可以看出来;而新的问题意识的生发,则是在现实学术需求中发展诸种范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湖南女性文学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上一种很有底蕴的文化现象,将湖南女性文学的发展与中国女性文化建设对接起来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认为,湖南女性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要注重创新、强化本土意识、凸显女性文化特色和体现中国红色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关于文学经典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表现在对权力支配下的文学经典的质疑和对开放经典的要求,在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蔓延和视像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文学经典被忽视的危机。所以,处理好文化研究与文学经典的关系,回归文学经典才是中国当代文学生产的真正归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