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5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在班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讨论:老师应该怎样留作业?一个平时思维活跃的孩子发言了:"老师,您平时教的生字,我在课上就记住了.可我的字总写不好看,我能不能不抄生字,自己练练字?"经他一说,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的想少抄生字多练口算;有的却想多练朗读;还有几个同学要挤出时间写观察日记……看着孩子们兴奋的样子和期待老师认可的目光,我感动了--八九岁的孩子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呀!  相似文献   

2.
"六一"节快到了。 爸爸问大刚:"大刚,今年'六一' 节我送你什么礼物呀?" 大刚想了想说:"我想在'六一' 节那天用您送给我的礼物为班级做一 件有益的事情,留个纪念。" ①爸爸问:"你想要什么样的礼物, 为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情呀?" ②大刚摸了摸后脑勺,认真地说: "我们班办了一个图书角,有很多同学  相似文献   

3.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乡下奶奶家玩。大人们在一旁闲聊着,我也开始了我的猎奇之旅。很快,在院中我发现了一个"怪物",它静静地躺在地上,一节一节泛着绿光,最奇怪的是头顶扭曲成十个爪子,就像童话中巫婆使用的法宝。我急忙问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笑着说:"那是竹子做的耙子。""耙子?是什么东西?让我玩一下好不  相似文献   

4.
我相信     
<正>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跟我讲"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那时候的我六岁了,可是连"1"怎么写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不会写"1"呢?因为我有一个姐姐,大家省吃俭用地供她上学,因此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也没去上学。有一天,妈妈拿着一把椅子和两个凳子,我们一人坐一个,妈妈轻轻地拉着我的小手带着我写了一个"1",说道:"二子呀,这是1。"接着,妈妈写了另一个"一",并说:"这是汉字的一。"那时,我的小脑袋一摇  相似文献   

5.
分式的启示     
今天,上作文辅导课,李老师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做一个小小的游戏。”李老师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个1/2与7/8,我想:“李老师在黑板上写分式做什么呢?这是节作文课呀!怎么写数学分式呢”?不一会,李老师转过身来,微笑地说:“你们谁能猜出我在黑板上写的分式是什么成语?”我想:“1/2与成语有什么关系呢?会不会是一心一  相似文献   

6.
王晓燕 《教育艺术》2007,(12):44-44
经常听到老师下课在办公室里互相谈论,一个说我这节课哪个地方没上好;一个说我有一个知识没讲清楚,学生也糊涂了:一个又会说有一个环节我讲错了,应该怎么讲……多么可贵的经验呀!如果老师们在谈论后能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并且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怎么改进,怎样做才能更好,那么反思就更有效,更长久.  相似文献   

7.
正我喜欢透明澄澈的文字,苏娜旺姆的诗歌有这样的质感。《关于树的答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像极了阳光。诗的第一节,作者写了一棵冬天的树。她把一棵树称之为"终年漂泊的树",很快就进入了诗境,这让人惊讶。多年前我曾写过《一棵奔跑的树》,想表现的也是一种漂泊的感觉。树本是相对静止的,一个"漂泊",给了树人的身世;一个"终年",让人凭生许多感慨。无法想象,一个16岁的女孩子怎会有如此深刻的游子况味。  相似文献   

8.
妈妈的唠叨     
"张晗麟,作业写好了没有?写好了就快点去读书,预习课文."这句话有(又)在我耳边响了起来.(以人物语言开头,非常新颖!) 我妈妈经常这么对我说,都说了几百、几千遍了.有一天我终于忍不住了,我("我"删除)不耐烦的(地)对妈妈说:"你好烦人,能不能不要再说了啊!…"(")我烦人,你要是好好学习,我能天天都这么说你吗?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哪)那一个不比你(学习)好的("的"删除)呀!"妈妈生气地说着.我理直气壮地说:"你每次都这样说,我学习就是不好!你难道以为我想这样吗?我也想当一个好学生呀!""(")你要是真这样想,那你就付出实际行动呀,不要整天都用嘴说说就完事了!"妈妈面带怒相地说."我……"我这时也说不上话来了.这时我生气地说(改为:不过我马上又赌气地说):"我就是不好好学,你能怎么样?""(")那你就不要学了,出去捡破烂吧!我也不管你了!"妈妈终于发怒了,眼泪也流了出来.(人物对话写得不错,如果再多一点神态、心理、动作描写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9.
妈妈节快要到了,小动物们都想在这一天送给妈妈一件珍贵的礼物。小灰兔想呀想,对,送给妈妈一朵鲜花。妈妈很漂亮,这一天戴上鲜花会更漂亮。小熊想呀想,噢,送给妈妈一个大甜瓜。妈妈抚养我真辛苦,让妈妈这一天甜一甜吧! 小猴想呀想,哈,练个倒立做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今天早上起床,嗬!好大的雾呀!我"腾云驾雾"来到学校,忽然有一个想法,学生都亲身体验了这场雾,何不上一节即兴写作课呢?于是一上课就让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写作,描写晨雾景象和自己的感觉。学生们迅速地在本子上写了起来。时间到了,我发现他们写得仍很起劲,就没打扰他们,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不能空洞的教,作为教师,一定要抓住教育学生的机会. 上课了,当我走进教室时,看到墨绿色的黑板上依稀可见的字迹,板擦的痕迹白茫茫的一片,一种不悦的心情油然而生,批评到了嘴边. 我走到讲台前,看着黑板沉默.学生的目光也随着我的目光锁定到了黑板上.我把目光移向学生,心平气和地说:"写作文要想写具体,把看、听、感、想、做写出来很重要,谁能说说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看见上节课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擦过之后隐隐约约还能看见."一个同学补充道:"擦黑板的痕迹都能看出来.""你听到了什么?""我听到同学小声说这黑板是谁擦的?擦黑板的同学该挨批了."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我接着问.  相似文献   

12.
传话     
正2013年9月27日星期五晴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是周会,这个周会与以往不同。上课铃声响了。"我的游戏我做主"七个大字赫然写在黑板上。常老师说:"大家有没有玩过游戏?在操场上或其他地方?"我们异口同声的说:"有,当然有。"谁没有玩过游戏呀?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我们玩的游戏太多了,现在想起来还高兴呢,这个问题一提起来,许多同学都举起手来,有悠大绳、捉迷藏、丢手绢……真多呀!老师提议在课堂上玩一个游戏,玩什么呢?思来想去,也只有传话了,游戏规则是:班长带着坐在第一排的同学出去说一  相似文献   

13.
郑晓(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北区)六·七班): 我把许多作文书中优美的句子抄在自己的作文里,作文为什么还写不好呢? 张奶奶:我非常理解你想尽快写好作文的心情, 可"作文"却是一个"慢性子",它不会因为你的着急而高压"出色",每一个人,都必须经过"理解--内化" 这种实践的过程。请记住,好的作文决不是"词汇堆集站",你觉得在一个人脸上抹太多的胭脂,会美丽吗?  相似文献   

14.
青春的年龄,收到远方朋友的来信是最大的欣喜,抚平兴奋的心情,当你迫不及待地铺开信纸与好友淋淳尽致地诉说一番时,朋友,请别忘了──有空,写封家信  室友们哄然离去,寂寞的寝室惟剩我一人沉浸在书海中。不知过了多久,急促的电话铃声使我一跃而起。“喂,我是春华的爸爸,春华在吗?”“是伯父呀,春华她出去了,您有什么事要我转告吗?”“哦,也没什么事,等春华回来,你告诉她有空往家写封信,她妈妈想她……”放下电话,我已没了看书的心情。开学两个月了,也许是已在外漂泊了三四年,习惯了想家的那份情愫;抑或是认为每两周…  相似文献   

15.
赏评     
现在普及了电视,即使是幼小的孩子,也能从天气方面对"北"有个大概的印象了。有个儿童刊物要我为它隆冬的一期写几行"卷首篇",我坐到电脑前,这样开始了我同孩子的对话:如果你往北走,一直往北走,你会看到、整个北方都裹在白雪里北方的大地做着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北方的大地喜欢裹在积雪里做梦……我想我的落笔至少同电视的气象预报吻合起来了,有这种吻合就容易被认同。这篇从大人角度写的真实故事,说到北极,说到北极"只有冰坡和雪山",我想隆冬时节天气预报中北方的飞雪,是会有利于孩子对北极冰天雪地的想象的。对幼儿讲爱斯基摩人…  相似文献   

16.
"写话"可能是二年级学生和老师最感吃力和头痛的事了.学生们写呀写总觉得无事可写,老师们教呀教又总不见效果.我在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时,也曾经碰到这样的烦恼,但我却在学生赠予我的一粒"多味糖果"中找到了消除烦恼的良药.  相似文献   

17.
正"哎呀,这周发生的事太多了,周记写哪一件才好哇!"快放学了,有同学如是念叨。"是发生了很多事,件件都有写头!我也这么觉得呢。老师昨晚回想起这段时间的工作、生活以及你们的表现,也是感慨万千,觉得可记者众可写者多,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做的吗?"我经常以"培养默契"为借口,让孩儿们猜我的心思,这次也不例外。"老师你不会是一宿没睡写了个昏天黑地吧!"一孩子冲口而出。"NO!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我呀,是趁着思绪翻涌的劲儿,赶紧半夜起来,挑灯握笔,一一记下闪动着灵感的题目。来吧,再来猜猜老师昨晚  相似文献   

18.
<正>什么叫折腾?在这里就是反复做某件事。写好作文"靠折腾",就是反复思考,反复写作,反复修改。在这种"折腾"中,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不信你试试!作文课上,老师让写1000个字,结果你只写了200个字就没东西写了。怎么凑够1000个字呢?我来告诉你一个秘密:写好作文其实靠"折腾"。比如,树上还剩下最后一个柿子,我们能写出怎样的故事呢?一个院子里有一棵柿子树,只剩下最后一个柿子了。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皮卡。皮卡望着最后一个柿子,对柿子说:"柿子呀,你千万千万不  相似文献   

19.
蜂蜜汽水     
天气太热啦!草丛里的蝈(guo)蝈儿和树上的知了们正在发出警(jing)告。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小蚂蚁们依旧在忙着。一只小蜜蜂正在一朵喇叭(la ba)花里乘凉。她看着小蚂蚁们是那么的忙,一点儿也不觉得累(lei),心里十分佩(pei)服,而且也很感动。"我能为他们做点儿什么呢?"小蜜蜂对自己说。小蜜蜂想呀想呀,突然她一下子跳起来,高兴地拍着手说:"我想出来啦!我想出来啦!"小蜜蜂张开翅膀,在炎(yan)热的太阳底下飞了起来,向着她自己的家飞去……  相似文献   

20.
一、兴趣引路,写自己想说的话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日记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写日记的先决条件,它能使学生变"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从而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写日记的兴趣--良好的日记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