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系统质是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质。系统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对系统质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制约。这种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体的生理条件制约着对系统质的认识;二是主体的各种错觉制约着对系统质的认识;三是主体的思维能力制约着对系统质认识;四是主体的表达方式制约着对系统质的认识;五是主体的利益追求制约着对系统质的认识;六是主体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制约着对系统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社会信息化与主体能力的“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有潜在于主体内部,并在主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客观能动力量,是主体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统一。就其结构而言,是由“人本身的自然力”、主体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主体自身的非理性因素构成的整体。历史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主体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在当代,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社会信息化渗透与主体能力的各个要素,为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调适与发展能力,维护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课程。本文通过主体性教育理论的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学习态度、学生实践能力及学生认知转化等方面存在的现状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符合学生主体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反思。  相似文献   

6.
直观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称谓。直观的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承认事物有其固有的本质或规律,“固有的”,意味着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是原本就有的,而且是完整的、已经完成了的。因此,人认识的任务就是“只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把握这种本质或规律。马克思不承认事物有其固有的本质或规律。他批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目的正是要纠正它的主要缺点,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认识论原则,即实践的原则。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一种感性活动,马克思突出和强调实践,既从根本上改变了只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  相似文献   

7.
黄飞娟 《科教文汇》2007,(6X):82-83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而新课程又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更要发展学生的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杨阳 《科教文汇》2009,(12):115-115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并不是让课程脱离学术轨道,而是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给已有充分发展的学术课程增添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教育中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而新课程又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更要发展学生的能力,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英语应该"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英语学习主要靠大量语言实践操练获得感性认识,进而达到真正的理解运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主体情感、和设计学生主体活动三个方面集中阐述了如何在课堂语言学习活动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论知识创新与认识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知识创新是认识的最高本质,是我们认识活动的前提.认识主体通常采取复制、再现和生成客体信息的知识创新形式,选择客体信息的知识创新形式,对客体信息的经验知识创新形式和对已有认识的反思知识创新形式,超经验知识创新形式四种最基本形式,获得客体新的本质和规律.四种最基本形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而且其中还都渗透着认识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3.
宋晓华 《科教文汇》2007,(12X):77-77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直接来源,认识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发生,也只有依赖于实践的推动才能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认识过程也是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活动过程,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直接来源,认识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发生,也只有依赖于实践的推动才能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认为,认识过程也是活动,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识活动过程,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体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意识、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以主体性教学模式理论为指导,通过技工学校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以感觉和感性为基础、强调感知能力的新型认识工具大大改变了主体的感知结构、拓展了主体的感知范围;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极大地张扬了主体的视听能力;它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同时发挥了人的左脑与右脑功能,从而使得感性和理性、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虚拟现实技术是人类认识中介系统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对人类行为中介系统与语言符号中介系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7.
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人既然是社会的人,跟整个社会群体的活动就无法分割开,音乐教育要深入人心,必须要和生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孙美玲 《科教文汇》2011,(21):23-24
人既是现实社会的主体,同时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然而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性面临弱化,甚至是丧失的危险,因此构筑大学生在网络境遇下的主体性成为网络德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主体,两者的关系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本文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特点、科学运用介体、实现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进一步探索主体互动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的主体,两者的关系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而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本文从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和特点、科学运用介体、实现主体间的平等对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转向,进一步探索主体互动模式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