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等收入群体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支撑者和贡献者,又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和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推动者,且该群体的扩大能够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必要条件。然而近年来,他们逐步陷入了某种群体性焦虑,其中高等教育焦虑是其重要的一方面。面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等收入群体在高等教育需要方面表现出的焦虑情绪具有广泛性、深刻性、持续性和扩散性四大特点。中等收入人群的增加有利于更好地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理性认识到中等收入群体的高等教育焦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伴生现象,是中等收入群体发展的典型特征,缓解中等收入群体的高等教育焦虑需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我们要遵循“守住公平底线,坚持共同发展;关注群体需求,扩大优质资源;多种手段并举,开拓教育消费渠道;聚焦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质量”的总体思路,分别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成员共同发展、保障中等收入家庭心理安全以及持续提升高等教育培养能力等角度采取相关措施,以有效缓解中等收入群体高等教育焦虑,更好地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2.
杜凤  史伟虹 《教书育人》2000,(14):12-13
一、高教管理改革对转换教育管理观念的要求 在高教管理改革中,要转变那些不合时宜、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转变以下四种观念: 1.由行政型事业管理观念向经济型产业管理观念转变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教育经费由国家包干,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实行行政型事业管理体制,经济意识十分淡薄,高等教育的不经济现象非常普遍,如规模效益不高、内部结构失衡、资源浪费严重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教育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特别是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中较强的政治本位、社会本位取向使其功利性不断加强,形成了国家意志下的单一质量观。当前的质量问题并非完全由近十年的扩招造成,与我国政府长期主导高等教育密切相关,是市场经济确立后个体质量需求日益受到重视、高教质量观走向多元的集中反映。提高高教质量须发挥高校的主体作用,依靠高校的“自为”逐步解决。政府应逐渐淡化行政干预,实现从主导者到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监护人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级人才的培养机构,其稳定和发展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都起着主导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众高教与精英高教存在其并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转变政府职能,调整资源配置方式,各高校分类清晰、定位明确、各司其职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大众与精英双赢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七年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也是高等教育科研由恢复进而健康发展的时期。一九七九年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教育科学规划会议,一九八三年又开了第二次会议,由于各方面的指导支持和配合下,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已纳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轨道。大多数省都建立了高教研究所,一半以上的高校建立了高教研究室(所、中心),高教研究专、兼职队伍亦初具规模,开辟了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创办了  相似文献   

6.
调整和完善高教研究机构,加强高教研究机构建设,必须从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体制,端正创办高教研究机构的指导思想以及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一、建立健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体制我国的高等教育纵向研究机构应分三级设立。一是国家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其任务主要是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宏观上进行理论研究,诸如高等教育结构,教育方针和政策,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发展规划,高等教育立法,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其教育系统内部诸因素、诸单元之间的关  相似文献   

7.
环球     
近年来全球教育发展动向一、中等收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迅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出版的最新世界教育年度报告指出,中等收入国家的高等教育正在迅速发展——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在过去的10年中猛增了77%。如马来西亚和埃及的大学生总数同期增加了两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中,每两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而在泰国、智利、俄罗斯和阿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1999年开始扩招,2002年跨进了高教大众化的门槛,到2004年则达到19.3%。这种发展速度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在校生最多的国家。然而,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也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许多高校为应对扩招,还来不及进行调整。文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将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等教育大国,并踏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征途。吉林省和全国一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省高教学会成立25年来,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高教改革发展服务、为繁荣高等教育科学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高教科研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一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促进高教科研发展;二要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参与研制我省高等教育及各单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三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一些制约高教发展的关键问题;四要进一步明确高教科研工作的服务方向;五要继续加强高教科研体系建设;六要抓住当前高教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出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一、中等收入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迅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同出版的最新世界教育年度报告指出,中等收入国家的高等教育正在迅速发展一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在过去的10年中猛增了77%.如马来西亚和埃及的大学生总数同期增加了两倍.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将一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等教育大国,并踏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的征途。吉林省和全国一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省高教学会成立25年来,在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为高教改革发展服务、为繁荣高等教育科学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高教科研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一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促进高教科研发展;二要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参与研制我省高等教育及各单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三要集中力量解决好一些制约高教发展的关键问题;四要进一步明确高教科研工作的服务方向;五要继续加强高教科研体系建设;六要抓住当前高教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切实推出一批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高等教育质量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中西方高教质量观发现:中西方对高教质量的不同理解,既是高教发展不同阶段的反映,又折射出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力量变化.我国高教发展正处在由整体向不同类、群分化的阶段,而西方国家的大学个体开始成为了自身质量标准的制定者;我国目前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最强大力量仍是国家(政府),但学生和市场的声音也已出现,而西方国家不同利益相关者甚至学生个体都在对西方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政府如何通过制度改革与结构调整,避免在未来十年内陷入日本陷阱与拉美陷阱,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与挑战。作为三十年经济快速增长的结果,中国的人均GDP在2013年突破7000美元,中国已经正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然而,过去的高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未来的高增长。从世界经济史来看,二战以来,全球范围内有很多经济体都成功地由低收入国家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但只有很少的经济体能够由中等收入国家转变为高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14.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我国的成人高教管理工作需要作出一些调整,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是对市场经济环境下成人高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如何进行成人高教管理改革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期待教学改革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新阶段。高教理论界也已提出过如何实现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转变的重要命题,一些教育较发达省份也纷纷提出由教育大省转化为教育强省的目标。这无疑具有鼓舞人心的一面,同时又给高教界以泰山压顶、任务无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开始,世界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大体要经历50~60年.在第一阶段,高等教育普及化在差异中发展;在第二阶段,发达国家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速度被人口的快速地增长所抵消;在第三阶段,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另一快速发展阶段,中等收入国家成为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7.
发展高等教育,一股讲有两种模式,一是追求速度型模式,一是效益提高型模式。前者以单纯的数量增长(如高校招生数、毕业生数)为目标,以新建高校的外延发展为主要方式。它强调发展的速度,忽视投资效益的提高、高教结构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对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等等。后者以不断调整高教结构、老校挖潜的内涵发展为主要方式,它强调高教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强调高教投资效益的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出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国家层面上的战略性调整应首先确立高等教育的国家战略地位,继而从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性、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学科结构及全国布局结构的均衡性等方面进行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调整;地方高等学校也应实现微观层面的战略性转变,主要表现为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的转变、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师资结构及学科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关于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与结构布局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四大需求和四大关键性问题出发,对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和结构布局提出了五点思考:一是在中国高教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上,既要重视“国际参照系”,更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二是高教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既要瞄准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又要充分注意区域的差异性,确保高教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相适应,以更好地服务于“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的需要;三是要抓住各自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确立普通、成人和职业技术三类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四是要依据全国及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及需求,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建立起“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体系;五是要科学制定高校分类标准,促进高校合理分工,在各自层次上办出特色等等。通过这些努力,确保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高等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和确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目标时,人们往往注重从与其他国家有关统计数据的比较中找差距。然而,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扩大了我国高教规模与其他国家差距的假象;尽管高教规模相差悬殊,我国每年高等教育实际毕业人数已跃居世界前茅,赶上了1985年美国的水平;不能以一段时期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低于经济增长而无视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超前发展强劲势头的事实;即使是正确的定量比较,也只能是发展高教决策的参考,不是决策的充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