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俊叶 《中国广播》2013,(11):70-72
新闻战线在深化“走转改”中,追求短、实、新,力避假、长、空。把“短”浓缩在“走转改”的精华中,把“实”凝结在“走转改”的主干上;把“新’’书写在“走转改”的大道上。在“走转改”中体现“短、实、新”,在“短、实、新”中深化“走转改”。  相似文献   

2.
小狗“卡拉”的主人有一个可笑的名字——“老二”。“老二”就意味着你不是“老大”,“老二”一旦成为名字就意味着你永远成为不了“老大”。在警察、司机、狗贩子、朋友、同事、妻子等等几乎所有的社会关系面前,“老二”都是“老二”,也安于做他的“老二”。惟一的例外是儿子,“老二”敢在儿子面前充“老大”。后来儿子长大了,他连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不过还有小狗“卡拉”,在“卡拉”眼里,“老二”是威严的“老大”,所以“老二”  相似文献   

3.
谈“之一”在古汉语中,“之”字用途甚广,可作动词、代词、连词、介词、助词。文言助词里以“之”字使用频率为最高,之乎者也,“之”字居其首。在现代汉语中,“之”字仍然遗留下来,但只限于作代词和结构助词。前者相当于“他(它)”,如“恨之入骨”,“求之不得”。后者相当于“的”,如“赤子之心”、“宝中之宝”;还有只用“之”不宜换“的”的格式,如“之所以”、“之极”、  相似文献   

4.
在人们的各种交际活动中,称谓是被广泛地使用着的。所谓称谓,就是人们由亲属和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以及身分、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哥哥”、“弟弟”、“丈夫”、“妻子”等,是由亲属关系得来的称谓;“主任”、“校长”、“厂长”、“经理”等,是由职务形成的称谓;“教师”、“司机”、“邮递员”、“售货员”等,是由职业形成的称谓;“团员”、“盟员”、“会员”等,是由身份形成的称谓;等等。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都处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之中。因此,同  相似文献   

5.
“喧”与“暄”、“靡”与“糜”、“脍”与“烩”,这三组词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或相近,人们在使用时如果不能在意义和用法上分辨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往往容易搞错,误用。先说“喧”与“暄”: 例①四十开外的陆永康迎进客人,寒喧几句之后,便谈起“生意经”来。(1984.10.4《常州日报》:《“养兔专家”之谜》) 句中的“喧”应改为“暄”。“喧”,一是解作“声音大而嘈杂”。如“喧哗”、“喧闹”、“喧嚷”、“喧扰”、“喧嚣”等。陶潜《饮酒》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相似文献   

6.
“两”和“二”在表示数目时,意思基本一样,但读音不同,“两”读 Liǎng,“二”读ěr.其用法也有区别:1.与量词结合,组成数量词时.在量词前面用“两”不用“二”。如“两匹马”、“两群羊”、“两头牛”、“两块砖”、“两个人”等,不能说成“二匹马”、“二群羊”、“二头牛”、“二块砖”、“二个人”。这样既拗口,又不符合口语习惯。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斗、里、尺、寸、斤、升)前,“两”和“二”一般都可用,不过用“二”为多,如“二里路”、“:二尺布”、“二斤米”,  相似文献   

7.
模糊语言在我们的社会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一般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表示时间、程度、范围、数量方面不确定的模糊词,如“以前”、“近来”、“淡”、“深”、“比较”、“基本上”、“若干”、“大概”、“有的”、“有时”、“三四十”等等词语;另一类是在一些具体语言环境中含量极大而显得模糊的词语,如“热情”、“冷淡”、“初步统计”等。 模糊语言在使用中有独特的修辞作用。首先,它具有极强的概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机会多读报,发现“社论”、“本报评论员”、“述评”、“编者按”、“浪花集”、“闻涛集”、“吴山晨话”、“大众论坛”、“借题发挥”、“微言轻语”、“x x漫笔”、“x x偶得”等言论在报纸的版面上十分活跃。面对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报纸的言论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历史重任,在传媒中运用得更加自如。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代是我国现代革命报刊第一次大发展的时期。而革命报刊的蓬勃出现,当然是由于社会的需要。这一时期的革命报刊,主要的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湘江评论”、“共产党”、“新社会”、“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天问周刊”、“人道月刊”等等。“新青年”月刊,1915年9月15日创刊,在北京编辑,在上海出版。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才改称为“新青年”。该刊诞生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和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时期,首倡  相似文献   

10.
“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俯拾即是”。然而,近年来,在广播中,不少音响报道却省略了“说”字。据说这是改革。笔者认为:这种“省略”大有商榷之处。一、省略“说”使句子残缺不全众所周知,“说”的最典型的词性是动词,《说文》:说,释也,一曰谈说也。从动词词性看,“说”的近义词有:“道”“讲”“谈”“叙”等。作为动词的“说”,它有告知、告诉、说服、劝说、劝告、谈说、讲说、责备、议论、评议、谈论等含义,可谓功能不少;而在我们的人际交流中,它可谓“无处不有”、“无所不在”。  相似文献   

11.
论编辑的本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青 《编辑学报》1995,7(4):226-229
“本体”是一个哲学概念,最早在古希腊哲学中,它具有“始基”、“始源”、“终极存在”、“本原”等意义。在哲学的长期发展中,各种不同的哲学对“本体”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作为“存在”(终极的,根本的存在)、“本原”的意义始终不变。在当前的哲学本体论讨论中,有人提出了“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以及统一这两种本体论的“物质实践一元论”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咱们的新闻讲究一个“指导性”,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新闻”也就成了传媒的“拳头产品”。翻开报纸,“启示”、“分析”、“做法”之类的“经验新闻”扑面而来,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寥寥无几的几条新闻多数也是在向受众“释疑解惑”,介绍“经验”。在“经验新闻”海洋中浸泡已久,也慢慢悟出了几条“经验”来。“经验新闻”何以如此受记者“青睐”,如此备受编辑“厚爱”呢?积多年之“经验”,窃以为有如下几个“优点”:首先省时省力,各部门、单  相似文献   

13.
在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宣传中,过去那种“催耕、催种、催管、催收”的“四季歌”,现在不大唱了。可是,如今又盛行起“节日谱”了。每逢“三八”、“五一”、“五四”、“端午”、“六一”、“七一”、“八一”和“十一”,再加上“元旦”和“春节”等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相同内容和题材的稿子一涌而上。妇女中的新人新事,偏偏要等到“三八”节去集中宣传;加强党的建设,也要凑到“七一”大讲一通;关心儿童成长,平时就应该多讲,结果偏要在  相似文献   

14.
咱们的新闻讲究一个“指导性”,那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新闻”也就成了传媒的“拳头产品”。翻开报纸,“启示”、“分析”、“做法”之类的“经验新闻”扑面而来,广播、电视也不甘示弱,寥寥无几的几条新闻多数也是在向受众“释疑解惑”,介绍“经验”。在“经验新闻”海洋中浸泡已久,也慢慢悟出了几条“经验”来。  相似文献   

15.
广播节目中的栏目,是指广播节目中的“节目”。例如,在新闻节目中设置的“今日要闻”、“市场信息”、“新闻广角”,“新闻人物”、“国际快讯”……这类小节目通常就叫“栏目”。 在新闻节目中设置栏目,是借用报纸的做法。报纸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学领域,有着一系列的基本理论范畴,诸如“民主”、“共和”、“宪政”、“自由”、“平等”、“正义”、“权力”、“权利”等。平心而论,在我国学界.有关“平等”问题的探讨显得相对薄弱了些。杨海蛟《平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以下简称《平等》)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取得了有益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一、用词、成语不准确 1、我被当代佐罗——戴依·斯通在你的眼皮底下绑架之后,我一直跟他生活在一起。 (1999年6月《青年博览》中的《背叛的女儿》) 此句“在”字应改为“从”字。“在”、“从”同为介词,但“从”与动词界限是清楚的,而“在”有时也可作动词用,用在上句不妥当。“在”改为“从”可与“之后”构成时间状语,并与后一分句“一直”两字相照应。 2、滑稽师躬身请爱丽丝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一九五九年国务院《关于统一我国计量制度的命令》中,就宣布废除“公尺”、“公寸”、“公分”之类的旧称,一律改为“米”、“分米”、“厘米”。一九七七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计量局《关于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的通知》中,进一步规定废除“瓩”、“浬”、“呎”、“时”之类的旧体字,改为“千瓦”、“海里”、“英尺”、“英寸”。这是彻底纠正旧制计量  相似文献   

19.
《档案法》中存有一定数量的“软性条款”。研究表明,此类“软性条款”并非不能执行,而是存在独特的运行机制,主要表现为软硬协同实施机制、效力传导型实施机制、政策辅助型实施机制和资源引导型实施机制。面向未来,此类“软性条款”并不需要全部转化为“硬性条款”,而是要通过“价值在场”“技术在场”和“路径在场”三重变革,延续“软性条款”不“软”的效力格局。“价值在场”,即以“档案治理现代化”为目标,建构“软性条款”同“硬性条款”的互动机制;“技术在场”,即以修订《档案法实施条例》为契机,发挥“硬法”的外部协同效应;“路径在场”,即以开发“引导性资源”为路径,激活“软法”的自我实施潜能。  相似文献   

20.
“必须”,“应该”,“一定要”,“要着重抓好”,“要特别重视”,“要求狠抓”,“坚决制止”,“务必注意”……在报纸版面上,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出现得越频繁,在读者的大脑皮层上越引不起反应。而不少编辑人员却似乎把在报纸上大量使用这类字眼、这些词句当作了“常规”。似乎处于报纸编辑的地位,就“应该”这样面对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