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军民 《教育艺术》2009,(12):59-59
教育实际就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教育,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能把这两种习惯培养好了,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这里我想作为学校领导也应养成一些好习惯,比如反思就应该成为我们领导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杨力 《双语学习》2007,(5M):38-39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毫不客气地说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学习习惯的好坏,学习习惯的好坏又直接受到生活习惯好坏的制约。因此,数学教学除了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就是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一、从未成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爱好入手,引导和强化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未来的成才打好坚实的基础首先要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开展好养成教育。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是看从小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为未来成长奠定基础。因此,抓好养成教育是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至关重要的一步。那么,如何抓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应该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初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及家庭习惯等方面存在许多偏差,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其终身发展.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人生是一本书,文明是第一页,养成是第一行。德育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更多的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其特点是从小事着眼,小处着手,从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工作、学习态度抓起,达到矫正行为,塑造思想,养成良好品行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聋校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听力的缺陷,与同龄的正常学生相比,存在着对事物感知  相似文献   

7.
良好行为习惯教育贯穿于人全面发展的整个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我校将办学理念确定为"教育自培养习惯开始".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校重点在五个方面(健康生活习惯、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社会交往习惯、思维习惯)进行培养.几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养成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标激励法.在习惯养成教育中,我们要求学生给自己制定习惯养成目标,目标包括要养成的好习惯、采取的措施以及需要的帮助,一个好习惯养成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学生在每月固定一次的"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班会上,谈自己的习惯养成目标,介绍自己的养成故事,师生一起评选出前一阶段"班级好习惯之星".在一次次的交流畅谈中,孩子们学到了他人的长处,感受到了积极的力量,经过一段时间后内化为自身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而好习惯的养成从细微处开始。  相似文献   

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落实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养成教育。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范畴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体育诸方面的内容。在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讲道理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引导学生养成好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应“晓之以理,动之  相似文献   

10.
周传华 《师道》2015,(3):17
学生在学校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也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好习惯伴随人的一生,也让人受益一生。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方式。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是加速器,是助人腾飞的双翼;坏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因此,探索科学有效的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  相似文献   

11.
<正>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深刻感悟到中职学生多么需要养成教育。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一、中职生的成长需要哪些良好的习惯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一日行为规范做起饮食起居养成规律时刻清醒地知道自己在不同的时间点应该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职学校的学习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兼顾,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同步。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操作,学生在学习时都需  相似文献   

12.
高会娟 《考试周刊》2016,(7):164-165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和良好习惯的训练。本文从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对策两方面作分析。希望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习惯,把他们培养成会学习、爱生活、懂礼貌的人。  相似文献   

13.
张娜 《考试周刊》2014,(36):168-168
班主任要把养成习惯教育始终作为管理和培养学生的抓手。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人精力充沛;良好的晨读习惯让人文采飞扬;良好的做题习惯让人事半功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努力,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从点滴小事做起,用规范约束行为,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养成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于整个小学的教育阶段,要抓住这个宝贵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好的品格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习惯上的,养成教育是培养好习惯的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切入点。根据小学生年龄、心理等特点,同时结合学校具体情况,重点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进行良好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5.
魏兴利 《辽宁教育》2014,(10):49-51
正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可以使人终生受益,而小学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喀左县南公营子镇中心小学秉承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升华一种品德,改变一生命运"的教育理念,一直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作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努力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6.
吕旭升 《成才之路》2010,(6):I0019-I00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涵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  相似文献   

17.
习惯影响人生,习惯决定命运。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受益终生;反之,一旦染上不好的习惯,往往会使人误入歧途。然而,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形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持之以恒。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都必须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是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当好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还要养成学生严谨、细心、认真的做事态度。笔者从多年的经验中感悟到,要当好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做起。一、从小事抓起  相似文献   

19.
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追根究底,教育其实就是良好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因此,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从微小处着眼,从点滴处入手,不仅要从校内做起,也要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  相似文献   

20.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特别是小学生,养成教育尤为重要。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身,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人手。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