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居住权是居住权人对他人享有权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享有占有、使用的权利。近来,居住权这一概念越来越多的受到关注,尤其是彰显于离婚、继承、抚养和赡养等具有身份关系的案件之中。文章从居住权的概念、法律特征出发,探讨了居住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存在的价值,并从父母、离婚后未找到居所的一方和保姆这三方面来说明我国规定居住权的现实意义。从而说明在我国设立居住权是必要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居住权源于罗马法,后为德、法等欧洲国家所承袭。最近我国物权法草案提出建立居住权制度,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拟从居住权历史源流、法律特性、发展趋势入手,主张我国物权法应设立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3.
原帅 《考试周刊》2011,(41):235-235
居住权是一项古老的权利,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承认由遗嘱授予的居住权,后来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典大致对此都有规定。中国近年以来,由于某些社会现象的出现,使居住权的制度的设立问题又重新得到了重视。本文认为,尽管居住权在当今存在一定的价值,但是并没有设立的必要。新颁布的物权法已经证实这一点。本文从居住权设立的立法背景、逻辑形式和适用空间三个方面阐述中国的物权立法中无需设立居住权制度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居住权源于罗马法,后为德、法等欧洲国家所承袭.最近我国物权法草案提出建立居住权制度,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文章拟从居住权历史源流、法律特性、发展趋势入手,主张我国物权法应设立居住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居住权是一项重要的用益物权,我国《物权法》却对此未加以规定。笔者认为,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不足以保护弱势群体的居住利益,居住权能以较强的物权效力弥补上述不足,而且居住权的设立符合物权的发展趋势,因此居住权在我国的设立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尚无关于居住权的立法,无论从制度上还是从现实需求上分析,居住权制度均有其存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居住权制度能与我国物权法体系相融合,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重要补充.在我国设立居住权制度更有利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多样化地解决城市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最终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从居住权制度的源流看我国设立居住权制度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物权法制定过程中删除了草案中有关居住权部分,其中的原因是仅仅为少数人利益而创设一种新的法律制度不合适。从居住权的源流、各国的继承以及我国社会现实的考察,居住权制度除了保护离婚妇女和保姆等弱势群体的权益外,还具有满足人们利用财产多样化需求的功能。物权法虽已制定,期盼势在必行的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居住权制度能够在民法典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8.
9.
10.
居住权是特定人因居住而使用他人房屋的权利.我国《民法典》物权编规定的居住权,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然而,在对《德国民法典》和《法国民法典》的居住权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及对司法实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可以发现我国居住权制度的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居住权的设立方式、消灭事由、权利主体、绝对排除可转让性和可继承性等规定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物权立法是世界民法典的立法潮流,我国必须借鉴世界物权立法的先进经验,研究我国物权立法的现状,完善我国物权立法。在完善我国物权立法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实际,确立我国物权立法的基本原则,在物权立法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制定民法典物权编的进程中纳入居住权制度是响应了时代的需求,回应了民生热点问题。这项源于罗马法时期制度为诸多国家民法典所承继与发展,中国在制定《物权法》的历史上关于是否设立居住权制度意见不一,从当代社会实践来看居住权制度有助于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老龄化社会下老年人"以房养老"提供法律保障,协调继承编制度的改革创新以及缓和固定僵硬的物权法定原则。同时在居住权的受益主体、权利客体的范围以及权利人义务内容方面应当予以设定,考虑到投资性居住权所具有融资、居住的双重作用,使其成为独立用益物权可以更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人役权源于罗马法,是对所有权的一种重要限制。尽管大陆法系国家一直普遍采用,但在西法东渐过程中,却难免被摒弃的厄运,我国的《物权法》草案却引进了人役权制度中的居住权。结合物权法草案,讨论其中有关居住权的规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债权人撤销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债的效力的扩张,其对于确保债权的最终实现,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立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粗疏和相关制度的阙如,学界见仁见智,致使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成为难点。通过论证认为,应该尽快完善其相关的立法,以期彰显该制度的价值,使之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围绕我国<宪法>、<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担保法>及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国家政策及相关的司法解释中有关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对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缺陷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立法是一项重要的专门性活动,立法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为社会提供烙下深刻国家权力印记的正式社会规范也就是法律规范。立法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性,我国是一元、两级、多层次立法体制,这种立法体制的出现是有其自身的社会成因的。立法之所以应当为了社会需要,而不是仅仅基于观念考虑,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逻辑,无法总同人们的观念和愿望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7.
物权变动是物权法的核心问题,其中,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应如何选择更是讨论的焦点。因为这一选择的过程,是以一系列理论难题的解决为前提的,即我国要不要承认物权行为,是否应当承认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登记和交付这样的公示行为是物权变动的对抗要件还是成立要件等。通过对现有的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对以上理论难点逐一分析得出适合我国的物权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18.
构建适应产权市场化的农地产权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地(农用土地)属于不动产资源,农地流转是通过其产权让渡来实现的,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地产权市场化配置的程度不断提高,亟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9.
立法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立法的合法性是指立法所具有的正当性、道德性和合宪合法律性的品质特性。把立法的合法性简单理解为合宪性或合法律性是不恰当的。立法的合法性应涵盖立法的正当性、道德性、合宪合法律性、实际效用性等多个特性;立法的合法性应包括立法机关的合法性,立法程序的合法性,立法内容、立法结果的合法性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监护制度滥觞于罗马法,在民法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监护概念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而不断深化。我国的监护立法已成为我国民事法律体系中的主要短板,有必要针对我国监护立法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