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这首诗是写坐船夜行邗沟(现在扬州市一带的运河)的情景和秋天水乡的景色。  相似文献   

2.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伐齐而开挖"邗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一背景涉及春秋吴国国家战略从"联晋抗楚"到"兴霸成王"再到"北进争霸"的历史演变。正是吴王夫差时"北进争霸"国家战略指导下的伐齐战争准备,催生并导致了邗沟的开掘。后世,"邗沟"既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大运河"之一段,更成为"中国大运河"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3.
<正>"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2500多年前,吴王筑邗城,开邗沟,打通了联系长江和淮河的水道,开启了扬州的繁荣史。竹西小学南临古邗沟,北枕蜀岗余脉,东倚大运河,西傍瘦西湖,地处钟灵毓秀、人文荟萃的扬州城北。学校创办于1946年,原名黄金中心小学,1996年异地新建至邗沟路北侧墨香路,并正式更名为扬州市竹西小学。学校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书法教育特色学校""江苏实验小学""江苏省中小学首批经典诵读联  相似文献   

4.
《教育界(基础教育)》2020,(14):F0003-F0003
竹西佳处,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坐落于此的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竹西小学,东倚古运河,南临古邗沟,西傍瘦西湖,北枕蜀岗余脉,她创办于1946年,曾名为江都县黄金乡国民学校,1996年异地新建至邗沟路北侧,井更名为扬州市竹西小学。2010年原蓝天学校整体并入竹西小学。2018年9月和扬州大学教科院联合办学,更名为扬州大学教科院附属竹西小学。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1699名学生。  相似文献   

5.
勤工俭学好     
近几年,邗江县勤工俭学活动搞得很有起色。一九七九年以来,年产值和纯收益平均每年递增40%。通过勤工俭学活动,改善了办学条件,加强了劳动教育,还促进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当我们来到古老的邗沟两岸走访一些学校之后,这些都变成了真切的实感。我们不禁赞叹:勤工俭学好!邗沟两岸校容展现新姿我们首先来到了地处江心北洲的红桥中学。跨进校门,只见大道两旁绿树婆娑,花圃里鲜花簇拥。崭新的教学大楼和宿舍大楼一前一后相对峙。两楼中间,是四排宽敞明亮的教室,师生们正在聚  相似文献   

6.
扬州市竹西中学兴建于1994年。毗邻“瘦西湖——蜀岗”国家名胜风景区,西望平山灵塔、东览邗沟碧波,是竹西佳处的新景,笔架山麓的明珠。  相似文献   

7.
扬州市竹西中学兴建于1994年,毗邻“瘦西湖——蜀岗”国家名胜风景区,西望平山灵塔,东览邗沟碧波,是一所教学设施一流、教学成果显著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相似文献   

8.
《小学教学研究》2014,(9):F0004-F0004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位于文化底蕴丰厚的古邗沟畔,创立于1945年,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学校现占地44亩,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有教学班36个,各功能室齐全,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  相似文献   

9.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邗沟、广陵、江都、芜城、维扬等名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管辖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兴建于1994年,毗邻瘦西湖—蜀岗国家名胜风景区,西望平山灵塔、东览邗沟碧波,是竹西佳处的新景、笔架山麓的明珠。学校占地面积6.6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绿化面积3万余平方米,拥有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微机、音乐教室、多媒体报告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现有教职工149人,在校学生近2000名,拥有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1.
王雄 《江苏教育》2013,(18):20-23
<正>2011年初我去扬州市邗沟中学做参与式教学培训,为老师们上了一节示范课,选择的内容是《历史》八年级下第14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确定课程标准是国家要求教学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因此,教学前必须依据学生的情况,重新审视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一)确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竹西小学位于文化底蕴丰厚的古邗沟畔,创立于1946年,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校。学校现占地44亩,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有教学班36个,各功能室齐全,实现了多媒体班班通。在校学生近1800名,专职教师102名,其中市、区级名师20人。学校育人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有序,特色  相似文献   

13.
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今属江苏高邮)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历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秦观少有文名,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同为“苏门四学士”。秦观的词远绍五代西  相似文献   

14.
今年第一期《中州古今》上载文说 :战国时期 ,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 ,魏国为了灌溉农田 ,在黄河与莆田湖之间开挖了一条运河 ,即是鸿沟。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大运河。而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第7页上说 :春秋时期 ,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 ,所以称为邗沟。前几天 ,有一位老师来电话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 2.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全套编钟乐器,音阶完备、音色优美。 3.南北朝时,描写少数民族草原放牧景色的北方著名的民歌有《牧勒歌》。 4.隋炀帝时候凿通的大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大段。 5.满族的祖先在唐朝时称为靺褐(或黑水靺鞨),在五代、宋、元、明时称为女真,到后金皇太极时,  相似文献   

16.
<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园林。苏州园林最多的时候有200多处,宛如一座园林博物馆,现存仍有50多处,其中建于11-19世纪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9处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记得吴王夫差开凿了邗沟吗?那时吴国的都城在哪里?姑苏城,就是今天的苏州。公元前514年,夫差的父亲吴王阖闾让伍子胥在太湖旁修建了都城。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与期待     
《班主任之友》2013,(Z1):70-71
王皓(编辑):请问诸位老师,有没有家庭温饱有待于解决,忙于生计,无暇顾忌孩子教育的学生家长?清水浦(宁波春晓中学):多的是。王云华(山东博兴第一中学):有。也有经济状况比较好,但无暇顾及孩子的。王皓:在和这些家长沟通合作中,都有些什么困难呢?王广安(江苏扬州邗沟中学):以忙为理由,托辞不和老师联系;家访有时找不到人,下班迟;以文化程度低为由,教不了孩子等。  相似文献   

18.
京杭大运河,历史悠远,举世闻名。从公元前487年吴王夫差开挖邗沟算起,至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它贯通南北,联系五大水系,方便了我国南北交通,对我国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有着极大的影响。但到清代,这一充分体现我国先民智慧的水利工程却逐渐淤塞,以至完全废弃。人们哀叹其结局,却很少去探寻出现这一结局的原因,即便涉及一二,也往往着眼于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而忽视其自然因素。笔者不揣肤浅,拟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一试探,就教于识者。  相似文献   

19.
1953年春,我在读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时,竟读出了疑问。在范著通史1950年初版和1951年第五版中关于“南北统一时代——隋”的一章里,是这样叙及隋炀帝杨广的穷奢极欲的:“……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贯穿扬州城中)。全渠广四十步,渠旁筑御道,两旁种柳树。从长安到江都,置离宫四十余所。又遣王弘等往江南造龙舟及杂船数万艘……八月,一切工程完毕,广坐龙舟从洛阳出游扬州。龙舟高四层,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之,"大运河"成为热词,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加。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始算,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已逾2 500年,在漫长的历史中,修整、改造、疏浚、开凿新河道不断,直至清康熙中才形成今天的绝大部分为人工河道的大运河的格局。大运河沟通中国五大水系,纵贯华北平原与江南地区,深度融入中国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影响深远,包涵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水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