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6月9日上午,历时5年筹建、完整记录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辉煌战斗历史的红十四军纪念馆在如皋正式开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给红十四军纪念馆开馆发来贺信。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杨  相似文献   

2.
陈晔 《档案天地》2005,(6):9-11
193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省平定县发动了著名的“七月兵变”(又称“平定兵变”),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四军。随后,起义官兵到河北省阜平县创建临时根据地,建立了华北第一个红色苏维埃——阜平县苏维埃政府。红二十四军和阜平县苏维埃成立时间不长。红二十四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迫害下,历尽挫折,但将革命的火种撒到了北方的土地上。  相似文献   

3.
李璐  张晖 《北京档案》2016,(10):54-56
1934年10月,因临时中央“左”倾错误,致使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革命根据地逐渐被国民党军占领。为了保存革命的“火苗”,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踏上长征之路。从档案馆现存的档案史料记载中可知,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不仅保证了红军在长征中军事战略行动方向上的正确性,使红军在危急关头转危为安,而且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在军事、政治上的逐步发展与成熟,是保障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别山革命老区——信阳,是全困十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创建地,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信阳,是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的红色老区。  相似文献   

5.
(一) 川陕革命根据地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以下简称为“战史陈列馆”),系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人民为粉碎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对川陕苏区发动的“六路”围攻,依托万源城周的有利地形而进行的一场生死大决战——万源保卫战而建立的专题性纪念馆。该馆于1984年春筹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题写  相似文献   

6.
我党第一个新闻出版专业纪念馆耸立在延安清凉山腰。我随当年一批清凉山的老新闻出版工作者拾级而上,迎面是红色的馆牌,由陆定一书写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十四个金色大字。馆  相似文献   

7.
溧水县境内的迴峰山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抗击国民党顽军的苏南反顽战役的主战场,2003年底建造在苏南反顽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旁的纪念馆正式落成。溧水县档案馆充分利用馆藏革命历史档案资料,为纪念馆布展提供了新四军和陈毅、粟裕等将军在溧水开展革命斗争的档案资料和实物,其中有陈毅、粟裕、王必成、江渭清等将军的照片、新四军一师师长粟裕致十六旅电文及抗战时期所用的文件箱、粮草票等等。同时还为黄南反顽战役中的“沈家山、上兴埠、铜山、观山、回峰山”等重要战斗提供了遗址图片和文字材料,使整个布展版面主题鲜明、史料翔实,全面…  相似文献   

8.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重要诞生地。这里为中国革命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仅在册的烈士就有22552名。这里孕育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走出了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领,仅开国将军就有61位,是中国第一将军县。  相似文献   

9.
1986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个新闻出版纪念馆在延安清凉山开馆。记者随当年一批清凉山的老新闻出版工作者沿着山坡拾级而上,展览大厅就展现在面前。红色的馆牌上是陆定一书写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十四个金色大字。馆前,是一座汉白玉雕象,再  相似文献   

10.
甘肃会宁,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所占的位置极小、极小。然而,会宁以红军会师而闻名中外。1996年为筹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暨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白银币、会宁县先后六次派员赴京,征求中央领导和老同志、老将军的意见,为“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建设筹措资金,为会师圣地搜集史料。中央和部队首长刘华清、张震、迟浩田、张万年、秦基伟、洪学智、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等亲切接见了赴京人员。赴京人员还拜访了宋平、张劲夫、汪锋等老同志和宋任穷、张爱萍、李德生、陈锡联、肖克、王平、杨成武、叶飞、廖汉生、孙毅…  相似文献   

11.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70年前,红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我党、我军、我国革命史上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正如徐向前元帅所说的那样:“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会宁是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标志的长征胜利纪念地。为纪念万里长征的丰功伟绩,怀念被红军烈士鲜血染成的这块会师圣地,再现红军在会宁会师的历史画卷,会宁县委、县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12.
红西路军是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由红四方面军第五军、第九军、笫三十军及总部直属部队2万余人组成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宣传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和动员广大军民继承和发扬红军的优良传统,由广州军区广州首长服务处、广东省档案馆、深圳市档案馆和广州军区档案馆联合举办的《壮丽史诗——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老红军共和国将军书画展》于2006年9月27日至10月20日在广东省档案馆展出。展览开幕式于9月27日上午举行,广州军区、省政府、省政协、省委宣传部、省民政厅、省委党史办、省方志办等单位的领导同志以及老红军、老将军的代表出席开幕式。出席展览开…  相似文献   

14.
当我国第一个新闻出版纪念馆耸立在延安清凉山山腰的时候,立即引起千万人的注目。我随当年一批清凉山的老新闻出版工作者拾级而上,迎面是雄伟的展览大厅。红色的馆牌上刻着陆定一书写的“延安清凉山新闻出版革命纪念馆”十四个金色大字。馆前,是一座汉白玉雕象,再现了当  相似文献   

15.
张爱萍手迹     
1964年10月16日下午时,随着倒计时变为“0”,罗布泊上空升起了巨大的蘑菇云强烈的光芒将方圆十几里的沙漠照得雪亮,猛烈的冲击波将一辆辆坦克、装甲运兵车瓦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中国打破了其它世界强国的核垄断,进入了国际核俱乐部。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同志,就是这次核试验的总指挥。张爱萍1910年出生,四川省达县人。他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先后担任红三军团师政治部主任、军委骑兵团政委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张爱萍同志任中共浙江省委军委书记,新四军第四师…  相似文献   

16.
龙宇 《湖南档案》2013,(11):25-27
他被苏区人民称为威震敌胆的“独臂将军”;他在方志敏的狱中遗著《可爱的中国》一书中以田寿这个名字被多次记述;也在《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之《粟裕传》中被记载为“是一位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领导人、军事学者”。他便是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军团长刘畴西。  相似文献   

17.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建立的一块红色区域。从1932年底开始,至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撤离根据地开始长征止,根据地发展到鼎盛时期,面积有42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00万。“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  相似文献   

18.
马小鹤 《中国索引》2007,5(1):29-33
2006年是红军长征七十周年,报刊众多关于长征的报道与回忆中,有不少篇文章谈到拥有博士学位的老红军涂通今。涂通今生于1914年,福建省长汀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卫生所医生、所长,中央教导师医务主任,后方第四医院医务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作战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51年入苏联医学科学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学习,1955年获医学副博士学位。1964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因此被称为“长征中走出的医学博士”。《光明日报》2006年8月13日单三娅所写的报道称:涂将军告诉我,…  相似文献   

19.
从档案文化休闲功能看我国档案鉴定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宇 《北京档案》2004,(6):24-25
2000年,西班牙塞维利亚的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提出了档案馆的化休闲功能的观点。的确,档案馆作为化事业机构在“封闭”了数千年之后,也到了展现其“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了。化休闲功能的发挥,使其不仅为政府机构、历史研究服务,同时也面向社会、面向公众,使纳税人建立的档案馆服务于人民,毕竟  相似文献   

20.
这篇访问记发表在1985年8月7日的《北京晚报》上。这是一篇优秀的人物专访,本文只作简评,以飨读者。先看原文:将军相的照片——访国防部长张爱萍侯秀芬石肖岩人们都知道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兴趣广泛。从战争年代起,他就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指挥官,而且还身持照像机,拍摄一幅幅具有历史意义的珍贵照片。我们呈献给读者的这一幅照片,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张爱萍将军拍摄的。“八一”节到了,张爱萍将军刚刚到国外访问归来,我们如约来到他家,有幸亲耳聆听了他讲述的有关这些照片的故事。那是去年六月,张爱萍应邀出访美国。按礼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