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林·格雷的画像》讲述了一个外表俊朗,内心单纯的年轻人道林·格雷如何为了永葆青春与自己的画像互换身份故事。道林·格雷的一生是充满了悲惨和惶恐的一生。肖像代替他承担了岁月的重负和心灵的重负,他却没有因此而获得真正的解脱和幸福,相反他出卖了自己,出卖了灵魂,所到之处只留下悲剧。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出发点分析了导致格雷悲剧的原因。得出结论:导致他悲剧主要原因是他没有完成个性化的成熟的过程,即认识到阴影和丑陋是人性的一部分,阿尼玛是男性内心深处的女性要素,而阿尼玛斯是女性心灵中的男性要素,缺失了就是人性的不完整,自己眼中,和他人眼中完美的自己并非真正的自己,而只是荣格笔下的人格面具。  相似文献   

2.
这段文字取自于奥斯卡王尔德的著名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这段是在小说的第二章节中,是亨利勋爵对年轻的道林说的一番话——  相似文献   

3.
自我与镜像:"80后"作家的文化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一部富有深刻寓意的作品。在小说中,道林·格雷因为画像而发现了自身惊人的美貌继而陷入疯狂的自恋中,同时他意识到画像能用光鲜的外表掩盖人道德和灵魂的丑恶,于是格雷在画像的麻痹下一步步走向迷失和堕落。文中的“画像”有着象征  相似文献   

4.
下午放学后,在学校宽敞明亮的活动室里,校作文创造活动小组组长帅歌宣布了今天活动的主题:找到自己的作文天地。这一题意来自于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名言:一个人在哪儿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地,只要他肯付出代价。亨利·詹姆斯的名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天地,而付出代价是创造自己的生活天地的必备条件。这不由使人想到:一个人会不会生活,不在于有没有姣好的容貌、充裕的物质享受、父母的优越地位,而恰恰在于以自身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创造为自己留下闪光的痕迹。这一来,你不仅能找到自己…  相似文献   

5.
九岁大的路易·巴斯德冲进小屋,他脸色煞白。“妈妈!”他喊道。“我的朋友亨利被一条疯狗咬了,人们正在用烤得通红的铁块灼他的伤口,太可怕了!”“狂犬病,路易。灼烧伤口是防止亨利感染上狂犬病的唯一办法。”亨利却不幸患上了狂犬病,几天之后带着巨大的痛苦,他死了。路易·巴斯德永远也忘不了。“总有一天,”他想着,“我要做些事情来帮助像亨利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6.
艺术大参考     
猴子亨利·卢梭布面油彩145.5cm×113cm每个时代都有它的先知。被奉为二十世纪超现实主义艺术先行者的是亨利·卢梭。"他凭着本能画画,他认为创作者必须获得完全的自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美与善的境界"(亨利·卢梭自语),艺术家的全部秘密就是心灵的自由。人们描述卢梭的性格时几乎总要提到他的质朴与天真,他被人称为"原始主义"画家。因为  相似文献   

7.
珍邮失窃案     
采恩先生的珍贵邮票——粉红玛丽不见了!这一天,只有三个外人来过他家。偷窃者必定是他们中的一个。侦探卡勒负责此案。他挨个儿询问三位当事人。奥托,修理工,曾经到过厨房修理水龙头。他说,他没有走进其他房间一步。弗列德尔·斯兑尔,保险公司职员。他点着一支雪茄,猛吸了一口,说他只是去过厨房,把几份保险公司的文件放在餐桌上就走了。杜鲁德·威塞尔,清洗工。她强调说每个星期四她都要替采恩先生打扫房间,但是卧室她是从来不进去的,卧室是由采恩先生自己打扫的。卡勒来到采恩先生的卧房,不一会儿,他就发现有件东西与其中一人的供词相矛盾…  相似文献   

8.
欧·亨利(OHenry,1862—1910)的小说构思巧妙,语言幽默,结尾有如电光一闪,瞬间就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在惊愕之余还久久沉浸在对作品的回味之中。 喜剧的幽默 悲剧的辛酸 欧·亨利在美国文学史上有“幽默作家”之称。 作为一位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幽默构成了他的独特风格,幽默之中蕴含同情,带有讽刺和嘲笑。他特别善于将上流人物的丑事和小人物的辛酸揉成笑料,而他自己的观点及需要阐述的社会哲理则潜藏在这笑声之中,让笑声去激发读者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痛恨,抒发  相似文献   

9.
欧·亨利(O·Heny,1862-1910),这位美国短篇小说大师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的小说构思新颖奇特,情节跌宕起伏,表现手法新颖巧妙,富有戏剧性,他熔幽默、诙谐、夸张、讽刺、心理描写于一炉,出人意料的结局(theSIJn,nseen&ng)更是他的一绝。所有这些,熔铸成了“欧·亨利笔法”。正是这一笔法,使欧·亨利的作品富有永久性的艺术魁力。读欧·亨利的短篇小说(女巫的面包)(WitCheS’Lnaves)人们便可领略这位短篇小说大师的独特风采,畅畅快快地享受一次“欧·亨利笔法”。(女巫的面包)…  相似文献   

10.
约翰·亨利·佩珀(JohnHenryPepper)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科学演讲家,以“佩珀幽灵”舞台表演而闻名于世,但是他的真正贡献在于他将科学生动地展现在了大众面前。佩珀一生没有做出什么科学发现,但却在关键的历史时期塑造了人们的科学观,为科学普及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拉塞尔·克罗的身边少不了美貌女郎:先是传出他和最新作品《美丽心灵》的女主角珍妮佛·康娜利假戏真做,坠入情网。证据是他们俩一起出席第一届美国电影协会颁奖典礼,从开始到结束两人的手就没分开过,克罗趁主持人插科打诨之际,猛亲佳人脸庞,当佳人获得最佳女配角时,他跳起来欢呼鼓掌,而当克罗在竞逐“最佳男主角奖”时被丹泽尔·华盛顿打败后,康娜利失望之情溢于言表,随即拥抱酷哥以示安慰,并伸手拿他手上的雪茄先吸了一口,再还给克罗让他接着吸。典礼结束后,这对“美丽的明星”共乘一辆车消失在黑夜里,引来背后无数窃窃私语。但是仅仅数周后,大家就发现,康娜利似乎只  相似文献   

12.
欧·亨利最出色的短篇小说可以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列,《麦琪的礼物》又是最受人推重的一篇。他是精于艺术构思的,让我们从他的艺术匠心中汲取智慧。1先看他设计情节的匠心。欧·亨利非常熟悉小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称是纽约400万小市民中的一员。从这篇小说看,显然他发现贫贱夫妻也有非常真挚的爱情,大可赞美。他一定听说过许多贫贱夫妻恩恩爱爱的故事,但像小说所写的那么巧合,那么极致,那是虚构而成的。圣诞节馈赠礼物,是西方的风俗,看欧·亨利的情节设计,可以悟到他的设计思想,一是讲究对称,由互赠礼物而作对称化的设计;二是讲究极致…  相似文献   

13.
《五镇的安娜》是本世纪初英国小说家阿诺德·本内特(Arnold Bennett,1867—1931)的“五镇”系列小说之一。书中叙述了女主公安娜·特尔莱特在与亨利·迈那斯和威利·普赖斯的接触中渐渐地找到了真爱,但最终却履行义务般地选择她自己并不爱的亨利作丈夫。本文着重探讨安娜对这两个男人的感情的双重性以及它所隐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题目设计一 :著名画家达·芬奇前半生际遇坎坷 ,怀才不遇。 30多岁时 ,他投奔到米兰的一位公爵门下 ,希望他给自己创造一些机会。几年过去了 ,在达·芬奇的再三要求下 ,公爵终于开了恩———让他去给圣玛丽修道院的一个饭厅画装饰画。这是一件无足轻重的活计 ,一个普通的匠人即可完成。但是达·芬奇却倾尽了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创作。他日夜站在脚手架上 ,干到暮色沉沉也不肯下来。有时他会抱着肩站在画前 ,一站就是三四天。5 0 0年后 ,这幅名为《最后的晚餐》的壁画仿佛成了一个寓言 :巨人 ,如果不嫌弃一块泥土 ,那么他就能使它变成黄金。请以…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小说人性世界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亨利是美国二十世纪初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幽默生动,布局精巧,富于嘲讽和浓郁的人情味。符合人性与违反人性是欧·亨利所关注并给以歌颂和抨击的主题的两个方面,本文围绕这一主题对欧·亨利小说进行了赏析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美国圣伊德罗牧马场的主人蒙地·罗伯茨,少年时代跟随父亲住在牧马场。父亲是位巡回驯马师,终年训练马匹,到处奔波,这使蒙地·罗伯茨的学业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当蒙地·罗伯茨读中学时,一天,父亲要他说说长大后想当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蒙地·罗伯茨经过两天的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文章。在文章中,他全面而详尽地描绘了他的人生目标——拥有自己的牧场。他  相似文献   

17.
欧·亨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而《四百万》是他的代表作品。在他的短篇小说集《四百万》中,欧·亨利不仅以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以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吸引着读者。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了解欧·亨利的作品,就难以全面了解美国当代文学;而不熟悉《四百万...  相似文献   

18.
评论家沃尔纳·贝尔索夫在他的著作《现实主义文学的兴盛》中,把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归入“假现实主义作家”之列。他认为,欧·亨利小说出入意料的结尾,使小说场景戏剧化,从而冲淡了它的现实主义意义。然而,跌宕起伏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尾,并不能掩盖欧·亨利的现实主义倾向。从选材度来看,歇·亨利小说的主人公  相似文献   

19.
欧·亨利(1862—1910)是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的小说构思巧妙,语言幽默,别具一格,脍炙人口,结尾有如电光一闪,瞬间就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人在惊愕之余还久久沉浸在对作品的回味之中。其艺术技巧被誉为“欧·亨利手法”而风靡世界文坛。毛姆(1874—1965)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比欧·亨利迟生十二年。这两位文学大师。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经历和阅历,但其作品在奇特构思、巧设悬念、含蓄幽默等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就谈谈毛姆的《全懂先生》和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这两篇短篇小说在艺术上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20.
欧·亨利的小说妙趣横生,别具一格,其技艺技巧被誉为“欧·亨利手法”而风靡世界文坛。《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的代表作,究其创作动因,通常都以为是为了反映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揭示美国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作家欧·亨利在缅怀其爱妻———阿索尔·艾斯帝斯。在波特(欧·亨利原名是西德威德尼·波特)的作品中,无不流露出这一迹象。艾斯帝斯酷爱文学创作,宽厚善良,温文尔雅,乐观开朗,并且能歌善舞;而波特又是个出色的吉他歌手。在一次舞会上他俩一见钟情,并且很快坠入了爱河,但追求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