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之美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教师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感受,理解,体验,创造。阅读是一种心灵表达,只有用心灵去阅读,才能走近文章的境界中去,才能读出文章的情趣和韵味,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悟,并逐步达到心灵的共鸣。语文教学中更应注重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语文阅读需要学生参与其中去体验,没有学生对阅读文本的参与,语文的阅读教育也就犹如"鸡肋"。学生只有去体验阅读,深入文本中,才能与作品中的角色、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交汇,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情感上的沟通。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它能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能力和思考创造能力,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阅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我们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嚼烂,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阅读者用心灵与作者(文本)进行富有诗意的一种个性化的对话过程。所谓“用心灵”是说阅读是一种个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需用阅读者自己的心灵去感知、理解、体验、领悟、创造。阅读是吸收的主要方式,也是一种心灵表达。只有用心灵去阅读,才能走进文章的境界中去,才能读出文章  相似文献   

5.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用完全敞开的心灵去阅读、去感受,并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达到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唤醒、增强和丰富学生的体验。我们可以通过创设隋境,来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通过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相似文献   

6.
快餐形式的文化让我们不知不觉地成了一个被动接受者,在欣赏的过程中,我们扼杀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本的阅读,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可以思接千载与古人对话。可以让自己的心灵超越时空的限制,直抵作者欲说还休的心境。阅读伴随着我们的一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教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记忆规律性的东西,背诵精确的概念和答题技巧,必然会削弱学生的语文实践,从而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与新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当今,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  相似文献   

7.
语文素质是对语言文字日积月累内化的结果,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一、独立阅读——语言内化的基石阅读过程是一种“对话”过程,是阅读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是心灵和思想的交流碰撞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是获取知识、交流信息、发现创造的过程。这种对话方式与接受性学习的区别就在于,它更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时的自主和独立,要求学生  相似文献   

8.
阅读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阅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通过阅读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相似文献   

9.
体验式阅读倡导学生用全部的心智去感知、欣赏、品味文学作品,调动起自己独特的多种感官,去读、去听、去看,把握直觉体验;与文本对话,与老师、与同学、与自己交流,挖掘体验;在课堂与文本的空白处想象思考,填补体验;有效拓展,整合阅读与写作,深化体验。本文着力探究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种体验策略,并将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进行记录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应从文本阅读的规律出发,结合对话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坚守人本精神,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体验生命,在构建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教学探索。对话式语文阅读的核心是心灵对话与生命体验。课堂流程中,强调话题的设置。课堂的重点和亮点在于文本阅读中的生命探索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以教材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充分展开师生对话,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2.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延伸课文内涵,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教学流程:一、激趣入题同学们,假如你有一个有求必应的潘多拉的盒子,你希望用它变出什么呢?假如你有一张神奇的飞毯,你想到哪儿去呢?假如你有一盏阿拉丁神灯,你想用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假如我们拥有这…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教学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阅读优秀的作品能帮助我们克服个人生命的局限,感受人生的博大,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读课文或读其他文章时,开始读得很认真,渐渐地就走神了;有的则在阅读中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得不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怎样去读好文章呢?不妨用"推读法"。"推读法"是指先阅读课文中的某一部分,由所获得的阅读内容,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去推测未阅读文章部分的一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感悟,是对语言的一种感受领悟。心理研究告诉我们: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除了语文学习中本身的听说读写外,往往离不开想象这一智力因素。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是知识的源泉”。有这样一个源泉,并凭借其巨大的心理力量,无疑能促进学生与文本沟通,与作者心灵相融,对深化阅读感悟、构建有效阅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典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经典阅读不仅能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与中外文学大师的对话中,接受思想的洗礼、心灵的感悟,从而升华情感,在不断发展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相似文献   

16.
一、体验内化——语文阅读的本原追求阅读活动离不开阅读主体的心灵体验。语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进行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阅读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它能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能力和思考创造能力,照亮学生的心灵、释放生命的力量。阅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锢学生的审美评价想象;我们试图通过少数经典范文的反复嚼烂,让学生举一反三,读懂天下所有文章。语文教学正在异变为一项纯粹的技能培训和手艺磨炼课。抽象意义上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文山题海中跋涉,使阅读一直难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应试教学的题海战术,为功利  相似文献   

18.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源泉,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值得探讨的话题。从上实质上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语言发展和净化心灵的过程,语文阅读其实就是一种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开放的心态中的共享与共进。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观察画面,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练说,学习以“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创作对话。培养学生的说话兴趣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对话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激活阅读思维,丰富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创新“对话”教学模式,让阅读教学更精彩。文章从抓住教材特点,创设有价值的对话情境;抓住学生发言,创设有争论的对话情境;抓住阅读期待,创设有效的对话情境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