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明 《声屏世界》2006,(1):65-65
细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恰如其分的细节可以清晰地交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勾勒和刻画出人物的形象。然而,笔者在翻阅一些媒体的报道时,却发现了一些媒体报道中令人心寒的“细节”。2005年12月27日,笔者在浏览媒体时,在一天的时间里面同时发现了两则这样的新闻。一则是内蒙古某报27日的报道《内蒙古客车坠入黄河21名遇难者遗体上岸》。这起重大恶性事故使得载有36人的大客车上仅有9人生还,在报道完遇难者打捞过程和善后工作之后,记者找到了几个幸存的乘客,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独家新闻。在报道一对恋人李强、郝娜相互帮助脱…  相似文献   

2.
细节在新闻报道中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恰如其分的细节可以清晰地交代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勾勒和刻画出人物的形象。然而,笔者在翻阅一些媒体的报道时,却发现了一些媒体报道中令人心寒的“细节”。2005年12月27日,笔者在浏览媒体时,在一天的时间里面同时发现了两则这样的新闻。一则是内蒙古某报27日的报道《内蒙古客车坠入黄河21名遇难者遗体上岸》。这起重大恶性事故使得载有36人的大客车上仅有9人生还,在报道完遇难者打捞过程和善后工作之后,记者找到了几个幸存的乘客,以获取更多的细节和独家新闻。在报道一对恋人李强、郝娜相互帮助脱…  相似文献   

3.
令人心寒的“震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浙江日报摄影部邵全海评论作品《“绳桥”上的震撼———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上学〉》一文(原载浙江《新闻实践》2003年6月)后,笔者不但失去了往日读此《上学》作品时也曾感受过的心灵上的震撼,反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股强大的寒意。为什么?。请看邵全海在文中写道:“据《上学》的作者———三秦都市报摄影记者杨小兵讲,他第一次看到这种‘绳桥’时就惊呆了,那感觉只有一句话:触目惊心。后来,一种责任感使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为拍摄出真实而感人的瞬间,多次与孩子们同行,在惊险的‘绳桥’上走在孩子们的面前,一手抓钢丝,一手拿相机,冒…  相似文献   

4.
1.今年北京睡春,“两会”人员轻装赴会,人民大会堂内存衣处比往年清静了许多。 2.来自大熊猫故乡四川的彝族人大代表马贵珍,时刻带着宣传保护珍稀动物的资料。 3.一名外国记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前“五体投地”拍摄“两会”新闻。 4.武警在天安门广场加强巡逻。“两会”期间北京天气睛好,秩序井然。 5.“两会”期间,原本为年老体弱的代表委员预备的轮椅一直闲置着。  相似文献   

5.
李虹 《视听纵横》2007,(1):82-82
2006年9月,在云南玉溪举行了"2006首届中国·玉溪国际环保纪录片周"评奖活动,这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共玉溪市委、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本届纪录片周共收到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比利时、哥伦比亚等电视台、影视机构、环保系统、大专院校以及独立制片人的354部500多集作品,首次集中展现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内外纪录片。初评筛选后85部参赛作品进入最后角逐,经过国内外专家评委的终评,最后25部作品获奖。浙江卫视选送的纪录片《今年春天在哪里》荣幸地获得了二等奖第一名。  相似文献   

6.
杨琳 《新闻传播》2009,(7):65-65
电视细节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体现深化主题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鑫 《军事记者》2001,(7):37-37
在我当编辑的十几年里,所编辑的不计其数的稿件实在没法回忆出它的子丑寅卯了,但是,我却记住不少作品中的细节,像一篇报告学中记写的那个失明40多年的老太太,在被解放军医生治好眼睛的一刹那,看见自己的儿女都已是60多岁的老人……这样的细节怎能不让我们感叹人生,感叹命运;还有一篇共产党员品格的纪实散,主人公是一位一丝不苟、认真诚实从不弄虚作假的团长,但章结尾,作却用一个细节“黑”了他一把:他在给下属一位连长介绍对象时,因连长长相面老,他竟然叫连长在美丽的姑娘面前隐瞒了真实年龄,这个以真实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8.
耿伟 《新闻导刊》2007,(1):31-32,16
今日激烈的新闻大战,让人被迫承认一个严酷的现实:独家新闻稀缺,新闻同质严重。但同质新闻由不同的记者操刀,稿件的吸引力却相差悬殊,甚至有的将稿件加  相似文献   

9.
描绘主人公的生活细节,是西方记者撰写“人物专稿”的拿手戏。他们有披露某个名人的轶事或其私生活,便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人物搞臭的歪点子——这不足取;他们也有表现某个名人的日常琐事,便能为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增色的真功夫——这可借鉴。我们有些同志在采写人物通讯时,往往把有助于表现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生活细节,视为“小事一端”,忽略不“记”。结果,不能让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不管是文艺作品,还是新闻作品,精采的细节都给受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如果不描写阿Q自欺欺人的自打嘴巴和“儿子打老子”一类的细节,他那“精神胜利法”能如此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吗?如果不描写“老坚决”潘从正“肩上搭着布袋,怀里揣着桑剪”,到处收集树种,为沙荒地造林而忙碌不止的  相似文献   

11.
一部记录片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主题的拟定、框架的措构、语言的运用、镜头的组织等都需要创作人员深入地采访和思考。其中,记录片最具震撼力和表现力的是片中的纪实效果和细节的抓取。  相似文献   

12.
成放 《新闻实践》2010,(3):78-80
尽管20多年过去,人们还是念念不忘那个从媒体走向商海的陈冠柏。不能忘记的是,陈冠柏参与报道撰写步鑫生改革事迹而荣获“中国新闻特别奖”的通讯《企业家的歌》;他因撰写《黑色的七月》等多部报告文学而三度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他下海后在海南创办、主持《金岛》杂志而蜚声文坛;  相似文献   

13.
消息写作中,有的学者认为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太细的细节;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在有的情况下,消息的写作需要有细节,而且是必须的,只是,这个细节与  相似文献   

14.
15.
是不是重视细节的捕捉,能不能善于细节的写作,可见一个记者的敏感程度、采写能力。小说家的才华差异,在细节描写上看得很清楚;记者的深度报道,最需要细节的饱满充实。  相似文献   

16.
<正>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新闻前辈穆青:"细节是通讯的生命。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真",现于细节;"情",凝于细节。什么是细节?细节: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为,以及景物片断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新闻作品离不开细节的运用,好的细节描写可以起到"以鸟鸣春,以虫鸣秋","窥一斑而见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的作用。会使一篇新闻报道更加鲜活、精彩。在当今传播新闻信息中,电视、广播、网络、报纸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报纸若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语言表  相似文献   

17.
读过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人,不会忘记“焦裕禄顶住肝部带病坚持工作”的细节,也不会忘记那把“被顶出一个洞的藤椅”。细读新闻名篇,我们就会发现新闻作品之所以具有永久性的魅力,除了记者的使命感和作品的思想性外,写作上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细节描写手法的恰当使用。可以说,细节使新闻具有了活跃的生命,也铸就了新闻的永久性。一、细节聚焦突显主题细节聚焦,是以细节作为焦点写作新闻的方法。细节可以是新闻人物的某个细微动作,也可以是新闻环境中的某一特有的景色。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  相似文献   

18.
19.
“新闻专题”首先应该具有新闻的特性,而这种新闻性又是通过许多吸引人的新闻“细节”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20.
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 前期做得越细,战略定位越准确,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战略的本质是指挥、权衡和各适其位”,所谓“抉择”和“权衡”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战略制定前的调研分析,以便作出最后决定的过程。“各适其位”就是对战略定下来以后的具体细节上的执行过程。那么,这个前期的过程,拆开来看,就是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例如:麦当劳在中国开到哪里,火到哪里,令中国餐饮界人士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可是我们有谁看到了它前期艰苦细致的市场调研工作呢?麦当劳进驻中国前,连续五年跟踪调查,内容包括中国消费者的经济收入情况和消费方式的特点,提前4年在中国东北和北京郊区试种马铃薯。根据中国人的身高体形确定了最佳柜台、桌椅尺寸,还从香港麦当劳空运成品到北京,进行口味试验和分析。开首家分店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