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张羽 《青年记者》2008,(10):44-45
一些大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到报社来实习.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按大学的教科书的说法.采访一定要有一个采访提纲.然而,从我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采访是否需要事先准备,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把所有的采访分为三大类,即:需要事先准备的采访,无须事先准备的采访以及无法事先准备、需要"时刻准备着"的采访.  相似文献   

2.
创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一个词汇再让20出头的人更激动的了,那就是“创业”。对于一个已经30岁,并且第三次创业的人来说,创业是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创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意味着对家庭的责任和朋友的承诺。 在最初,创业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种令你激动的事情,你以为你已经做好所有的准备了,可是当你开始做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是那么多。尤其是有一天,你发现你自己所欣赏的所谓成功者其实在背后也是斑斑血泪仇的时候,你的失望之情就更加浓重。于是,理想在你向现实低头的时候开始渐渐远去……  相似文献   

3.
(一)十比一经验丰富的记者一致认为,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准备十分钟。认真调查之后(不是之前)进行的采访几乎总是更有成果。《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回忆说,“我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先规定我可以和他谈十分钟。而实际上采访持续了三个半小时。这次采访激动人心,并引出了日后的多次会见。”总统为何如此慷慨大度?调查使然。曼彻斯特解释说,“我认为事前准备事关重大。对美国总统这样的人提出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他很可能随即对你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话应该是他  相似文献   

4.
十年前,我刚刚走上新闻工作岗位的时候,曾求教一位新闻老前辈:怎样才能当好一个新闻记者?他回答得非常简单:"建议你多看点韬奋的东西,尤其是他关于报刊的一些论述."这之后不久,我又以同样的问题求教于一位大学新闻系的老师.出乎我的意料,他的回答几乎与那位新闻老前辈的回答如出一辙,他说:"如果你认真看看韬奋的东西,特别是他关于报刊的一些著述,会受到启发."这位老师把他的一套《韬奋文集》借给了我,并为我在目录上圈出了重点,还说:"我再找些韬奋的东西给你."开始,我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理来看《韬奋  相似文献   

5.
一种说法,这类题目写的人太多了,不好写了. 一种说法,这类题目很好写,随手拈来,便成散文. 所谓“不好写了”,是指很难避开雷同,你写一篇“栽柳记”,他写一篇“插一株夹竹桃”,你写一篇“洁白的梨花”,他写一篇“梨花开了”,你写一篇“啊,故乡的小河”,他写一篇“想起了故乡那条河”.把这些散文放在一起比较一番,就  相似文献   

6.
鲁迅对喜剧本质的论述,言简意赅,一语穿透,他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意思是说,喜剧是要否定那种愚昧、没落以致反动的东西。 对喜剧本质的论断,是马克思作出了历来最完整的答案,他说:“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  相似文献   

7.
其实新闻这东西的确非常奇妙,一般人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这就意味着新闻记者在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必有与众不同之处.换句话说,新闻记者是用特殊思维方法训练出来的人.刚入行时,到处问人家:你们这里有没有新闻?可是大家都回答说没有.什么是新闻呢?新闻就是大家应该知道、或者想知道却又不知道的事情.当你去问一个没有受过新闻教育或者训练的人"有没有新闻",仔细想想该叫别人怎么回答呢?假如他的确没有注意到周围有什么新的变化,那他必然是回答没有.如果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出了某项成果,而这时你去问他有没有新闻,他还是会说没有.因为他并不觉得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新闻.他为此研究花了一辈子心血,这件事对他本人来说,的确不构成新闻.  相似文献   

8.
董桥 《出版参考》2005,(23):18-19
你讲个笑话给英国人听,他会笑三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最后,他半夜三更醒来突然大笑起来,因为他终于懂了笑话的意思.你把同样一个笑话讲给德国人听,他会笑两次:你讲的时候他笑一次--那是礼貌;你解释那个笑话的时候他第二次笑--那也是礼貌.他不会笑第三次,因为他永远弄不懂笑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张俐 《青年记者》2012,(9):47-49
“逼真的对话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够吸引读者.它也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更快、更有效地表现角色的特点(狄更斯有一种在你头脑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以至于你感觉他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描写对象的外表——如果你回过头来再看一遍,你会发现,他实际上只用了两三句话描写外表,其余的都是他用对话来完成对人物的塑造).”美国“新新闻学”之父汤姆·沃尔夫的这个观点不仅对文学写作有用,对于新闻写作同样有用.  相似文献   

10.
常言说:“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决定写作”,而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记者的提问艺术.那么,采访中的提问又如何才能富有成效呢?设计方案 依次渐进采访如打仗,现场似战场.临战没有作战方案,没有不打败仗的.采访提问也是如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准备充分,设计方案越周密,提出的问题就越能从容而高明.名篇《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在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先规定谈十分钟,结果谈了三个半小时,总统如此慷慨实不多见.曼彻斯特说:“事先准备至关重要.对美国总统提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很可能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前所未闻的,应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和你交换意见,进行会谈.”曼彻斯特采访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从中发现和掌握了连总统本人也未察觉的特点,并以此设计采访计划,提问的突破口,所以,问题一提出,肯尼迪兴趣陡增,感到特别新鲜,在三个半小时中回答了曼彻斯特提问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商品交换中,有一种诱惑,会诱使一些人丢掉人格,把自己也当成商品出卖,现在,我们新闻队伍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人。这种人,只要你拿钱来,拿物来,他可以把广告当成新闻发。只要你拿钱来,拿物来,质量差的产品,他可以在新闻中吹它的质量如何好。只要你肯出高价,甚至可以把  相似文献   

12.
魔鬼字典     
人——狗理想中的上帝。广告——一种真假参半的艺术。习惯——低能者的生活技巧。专家——一个对某种东西了如指掌而对其他东西一无所知的人。中年人——一种除中间以外两头都停止生长的人。比基尼——男人们希望自己的老婆以外的所有女人都穿上的社交礼服。生日——母亲受难日。电话——一种为避免面对面撒谎的尴尬而发明的谈话装置,为恋人们所喜用。古董——第一代人买下,第二代人抛弃,第三代人高价买回的一个尿罐。老板——员工的对头。每次你提前上班时他都不在,可每次你迟到时他却偏偏在场。  相似文献   

13.
曾经看过一则轻松小语:"当你已经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你会把它通通吃掉呢?还是把其中五个苹果送给朋友一起分享?" 如果你把六个苹果通通吃掉,那只有你一个人吃到苹果的香味,你也只能吃到一种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其中五个苹果拿出来与五个朋友一起分享,那么就会有五个人分享到这苹果的香味,同时你也换来五个珍贵的友谊.改天您可能从他...  相似文献   

14.
张羽 《青年记者》2008,(7):44-45
一些大学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到报社来实习,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好采访前的准备?按大学的教科书的说法,采访一定要有一个采访提纲。然而,从我十余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采访是否需要事先准备,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我把所有的采访分为三大类,即:需要事先准备的采访,无须事先准备的采访以及无法事先准备、需要“时刻准备着”的采访。  相似文献   

15.
莫言 《出版参考》2004,(35):18-19
中国作家在国外的所谓"演讲",其实多半是自欺欺人.一是外国人对中国文学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能来三五十人听(其中多半还是自己的同胞),已经很不错,有时候来上三五人,你如果还想拿出事先写好的讲稿读一遍,那离神经病也就不远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赶快进饭馆,喝着吃着,该说点什么就说点什么.二是中国作家中,就我所熟悉的范围内,给他一个题目立即就能出口成章、言之成理的很少,多半是满嘴烂蒜,把那些说了多少遍的陈词滥调再重复一遍而已.  相似文献   

16.
沃尔特斯在确定了采访对象,研究了大量背景材料之后,设计出100个探索性问题。这些问题不单单是为正式提问做准备,而且亦有利于记者理清头绪,排除疑问,深入探究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请特别留意沃尔特斯对问题的分类以及抓住问题关键的能力。问题单儿童时代1.你童年时代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东西? 2.你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5A.你曾说过你母亲“打得你满地  相似文献   

17.
《大观周刊》2006,(27):24-24
“博导”:记得一个台湾的商人说得就很精彩,他将人的一生归纳为“空巢—建巢—满巢—离巢”四个阶段,这和我们这篇系列报道首期中的划份分有异曲同工之妙;空巢就是准备买房一族,是前几期我们提到的结婚前的状态,而当结婚后就是建巢了,有了孩子算是满巢,孩子长大离开父母则是离巢状态。这四个阶段中当属建巢最为辛苦,想想,你结婚了,从“空巢氏”谱为了“有巢氏”,但真正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你还得把巢建得有声有色,很好地迎来满巢,所以,本期我们将和大家一同关注这一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大约是5月中旬的一天.副总编周志春把一组报道(四篇)交给我,让我看一看,他曾请一位编辑代他看看.谈谈感觉。半小时后.编辑把原稿退给了他。志春说:“我想.一组稿件.记者肯定是下了功夫的.里面就真的设东西啦?”我问:“你想让我做什么?”“你看一看.它是应该枪毙的稿件吗?如果不是.你帮忙编辑一下。另外我想通过这件事.或许可以在编辑问题上形成一些共识性的东西。”我很高兴。记者会刚刚开过.记者们给编辑部提了些意见.多是关于用件编辑问题的。会后.我写了点东西.希望问题能够很快解决。但现在看.我性急了些。记者…  相似文献   

19.
一说起新闻的结构,很多人自然会联想到倒金字塔,然而,倒金字塔结构在独霸新闻写作领域一百多年后,这种写作方式自20世纪初起便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为了能有所突破,也为了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报道方式,记者们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时,一名美国记者终于说:"那种老式的倒金字塔方式的新闻报道正在消失.我们再也不需要把最好的材料都放在顶部,然后再按照逐渐递减的程序排列别的材料了.""我想我们已经绞尽脑汁了,"<俄勒冈人报>的一位写作教练杰克·哈特(Jack Hart)告诉记者们,他说,"我们还没有给各种报道结构命名.我坚信,当你穿过一片树林的时候,如果你知道所有植物的名字,你就会看到更多的东西.很多作者在写报道的时候,往往已经写了一半,却还不能认识到他们正在用一种特殊的文章结构写作."不同于倒金字塔的结构有许许多多种类.下面是最常见的六种结构:  相似文献   

20.
内容免费的逻辑是什么?是你在顺着用户的欲望走,去迎合用户的人性.但其实还存在一个相反的方向,就是有一类东西是你看到它,就会马上产生一个想象,在付费的那一刻,你把自己想象成了另外一个人,一个比你现在要好得多的自我,这是付费内容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