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融合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针对课程思政与课程贯通融合问题,提出了教师施政与学生悟政、践政深度融合的全程育人模式.基于此育人模式,研究了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融入PBL的必要性、基于PBL的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措施及实践探索.在基于PBL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过程中,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政意识;通过教学翻转,引导完善学生思政问题,通过学生践行思政,有效洞悉学生思想深处的思维和意识等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施路径,实现教师施政、学生悟政及践行思政三位一体,实现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贯通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科学的课程理论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建设在即,我们必须总结、借鉴中外相关学科课程经验,尽快构建《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建设。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均呈现出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人性化、课程的生活化、课程的…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保证国家必修课程基础性、统一性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来有效地选择课程,使选修与必修相结合、学科类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国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校本课程中要充分体现出它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并让学生开阔世野、增长知识。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我校开始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管理学科课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可以从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科学性课程与艺术性课程、确定性课程与不确定性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定量课程与定性课程等方面对其进行划分和比较分析,以探讨管理类课程产生、发展和融合的过程,更准确地把握管理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教学规律,指导管理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根据党和国家的育人育才新要求,基于课程思政的属性和学生的思政现实与发展需求,从课程思政的生成设计、载体设置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视角,提出:合课程的发展历史、现实与趋势,社会现象与事件,约定俗成与行规,课程特性、属性设计课程思政生成路径;合学生心理地设置课程环境、文化,教学任务,学生发展规划和管理与示范等类型的课程思政载体路径;合教学流程地利用背景、资源、活动、评价等的课程思政组织实施路径的方法,以提高课程思政建设的效能。  相似文献   

6.
刘英 《宁夏教育》2007,(3):78-78
杨明全在《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中认为: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的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这一定义强调,课程领导具有普遍性。郑先俐、靳玉乐在《论课程领导与学校角色转变》中认为:课程领导注重课程权力共享,集权与分权的均衡,它把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人员、课程专家、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和学生等与课程相关的组织和人员都看作是课程领导的主体,使他们能广泛分享课程领导的权力与职责,扩大课程领导的参与面.实现课程领导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金星  李如密 《江苏教育》2023,(40):32-36
学校课程美育立足课程中的美育元素和精神,探寻课程内在的审美联系并使其有机联结,进而产生课程的美育协同效应,形成学校课程稳定而有序的美育结构。学校课程美育是对美育课程的补充与深化,力图在课程实施中使学生由内而外地产生审美理解与认同,实现课程的美育目标。学校课程美育需要将美育作为课程实践的出发点,从理念、资源、机制与内容等关键要素入手,围绕学校、教学、教师、学生四个层面开展课程美育的协同实施。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发挥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协调课程建设中的分科与统整、数量与质量、统一与特色的关系,学校应将课程群的构建作为当前课程实践的重要任务。学校课程群是相关课程按照一定逻辑被统整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课程集合,可以被分为学科课程群和主题课程群。学校要构建课程群,必须立足校本制定阶段性目标,通过上下结合形成完整的课程群体系,在多元化的课程实施中关注学生的实践参与,通过两层六维的评价促进课程群的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9.
高职课程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协调的困境,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供需不协调、课程实施不协调和课程评价不协调。针对上述困境,在分析课程需求主体间对立统一关系,课程供给主体间的联系与选择,以及供需主体间的递进循环关系、能动性和角色重叠等特性的基础上,从制度变革、要素升级、技术创新、评价多元等方面提出高职课程质量保证的优化路径,以提升高职课程的供给与需求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淄博职业学院多门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经验,深入研究与思考课程资源库的开发,并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原理与策略、原则与流程、方法、途径与模式、设计及内容选取以及课程资源的应用等进行探讨,旨在通过课程资源库的应用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的潜课程是相对于显课程而言的,即在幼儿园大的课程范围内,与显课程一样客观存在的,未被列入幼儿园正规课程计划的,与显课程共同构成幼儿园整体课程框架,不被幼儿觉察的,对其发展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教育因素。这里所说的课程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潜课程与显课程关系是融合模式。潜课程具有完全不同于显课程的本质特点,其基本特性具有无意性、看不见性、广泛性和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重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落实劳动教育有关要求。劳动教育应坚持以劳育人的价值导向,把握劳动教育与校本课程的契合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进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当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存在课程目标片面化、课程内容智育化、课程实施浅层化、课程评价形式化等问题。应基于校本课程建设,重塑课程目标以突破片面性,重塑课程内容与实施以融入情境性,重塑课程实施与评价以回归主体性,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课程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思品课课程资源就是对我们思品课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是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能否合理有效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成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建立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观,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优化教学资源组合,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本文谈谈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5.
《青海教育》2008,(6):61-61
1.课程丰富多彩。美国各州的综合高中开设的课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基本的核心课程、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广泛综合的教育计划与项目。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语言艺术、数学、科学、社会研究、体育与健康。选修课程包括:为学生升大学作准备的高级课程,门类广泛、各具特色的选修课程,各种时尚、趣味、实用的活动课程。广泛综合的教育计划与项目其价值常常是学术性与实践性兼顾,其内容往往涉及多门学科,其过程融探索发现、活动认知、建构式学习、创造发明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相似文献   

16.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我们要先理解课程资源的意义,才能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才懂得怎样来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一、课程资源的意义(一)课程资源的概念含义课程资源这个概念的含义很广,可归纳如下:课程资源:①课程的要素来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目标等(特点作用于课程,是课程的要素)。②课程的实施条件———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对课程的认识等(特点:作用于课程,但不是课程直接来源)。通过上述,…  相似文献   

17.
谢春兰 《宣武教育》2006,(12):12-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信息技术本身不能自然地引发课程的变革,但是它却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正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学习革命,迫使人们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和合作性,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8.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确立与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开发机制与管理模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也是教育管理体制以及课程改革深化的必然。国内外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表明。地方课程开发在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满足地方与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多样性、差异性以及有效促进地方、学生、学校、教师及课程自身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颖  郝德永 《教育科学》2002,18(5):25-28
在传统的课程理论探究与课程发展实践中,关于课程与文化关系的问题,始终遵循着这样的命题与逻辑:课程作为文化承传的工具。这样的命题与逻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造成了课程的文化自主性与建构性缺失的弊端及后果,使课程只是作为社会法理化文化的一种工具存在。多年来,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主体性、个性、主动性、自我建构性和创造性的漠视与抹杀就是这种工具化的课程理念与实践使然。因而,转变教育观念、模式、机制与方法,必须以转变课程的文化观念、角色与品质为前提和基础。为此,本文以课程作为文化、课程作为教育学化了的文化、课程文化的教育学性品质为切入点和主题,探讨当代课程的文化底蕴与品质,以便使课程由单纯的文化工具存在转变为独特的文化主体存在,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与建设的质量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施更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证书化课程是针对行业企业岗位需要设计的课程,也是目前我国行动导向教学法改革的一种形式。文章以《种子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为例,对种子检验员岗位证书课程的开发进行论述,介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等,并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