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幼儿出现无故攻击他人、撕书、破坏玩具、发脾气、偏食、进餐时玩食物等不良行为时,教师或家长应科学分析其行为的原因,判断动机,以此进行引导.避免不分原因的呵斥造成儿童心理阴影,影响幼儿长大后的心理健康.通过科学的原因分析与及时的引导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
人格是对个体行为模式有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早期人格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因而也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将幼儿培养成为健康、聪明、博爱、自信的人,要使幼儿将来能走上成功之路,必须科学地、有意识地对幼儿的体、知、情、人格等方面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3.
4.
塑造幼儿健全人格是全人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所倡导的方向,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期人格的完善对以后的人格建构影响极大,因此必须构建出有效的幼儿人格培养模式.本文根据人格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相关教育理论,提出幼儿人格培养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以期为幼儿人格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塑造幼儿健全人格是全人教育背景下幼儿教育所倡导的方向,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幼儿期人格的完善对以后的人格建构影响极大,因此必须构建出有效的幼儿人格培养模式。本文根据人格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相关教育理论,提出幼儿人格培养的目标、内容与方法,以期为幼儿人格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李晓丽 《新疆教育》2013,(15):222-22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训育难于教育、人格重于知识,人格的培养,竞加忽视”,陈老的话发人深省。因此,对幼儿进行养成教育,培育幼儿的健全人格。不仅必要而且紧迫。培养幼儿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我认为主要有一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游戏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运用这条途径,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知,丰富幼儿的情感,训练幼儿的意志,促使幼儿的人格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刘丽 《文教资料》2007,(20):185-186
人格是对个体行为模式有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早期人格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社会的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幼儿教育中可以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关爱行为和自信、坚韧的意志品质;其次可以通过语言活动来促进幼儿情感和意志的发展;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和积极的理解与尊重是幼儿人格健康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校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高,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面对并战胜困难的勇气,顽强拼搏的劲头,敢于竞争的胆识,团结互助的美德.  相似文献   

11.
人格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主题,也是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依据人格的本质和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确定幼儿人格教育的目标;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自我意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初步的责任感为幼儿人格教育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2.
常亮  曾彬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116-119,129
中国当前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以学前社会教育为轴心,这种办学格局有其优势但并非完美,一种以家庭教育为中心的学前教育办学格局或许会成为将来发展的趋势。转变当前的学前教育格局的核心思想为:转移重心,改革原有家庭教育并以其为主体;发展小规模的集体教育,弥补儿童社会性发展。以家庭为中心的学前教育格局模型设置构想为:以改革后的家庭作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主阵地;开展适当的非正规的社区学前教育组织;现有幼儿园转变教育对象,实施家长教育;健全与完善社区中的监管和指导部门;在高校中开设学前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作为公共课对学生实行初步教育。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人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强,是充分开发婴幼儿全脑功能的最佳时期。因此,早期教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科学合理的早期教育能启迪和开发婴幼儿的智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他们成为社会所期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性质与课程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基本事实与价值的把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可以定义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多种途径,陶冶儿童性灵,使之形成良好的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之人的教育过程".这种领域的教育具有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等课程性质,与其他教育领域相辅相成,并为其他领域提供方向与价值的指引.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与其他领域教育一样,都要求教育者建立整体教育、整合教育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有关幼儿双语教育重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5岁是幼儿开始学习英语的最好时期,外语学习不仅不会影响幼儿智力,反而会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双语师资是实施双语教育的关键,双语教育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的科学指导,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双语师资的培养和双语教育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华德福教育: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教育提出要发展学生个性。但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个性,这是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的问题。华德福教育作为欧洲新教育思想的支流之一,经过80多年的发展,从欧洲走向了全世界,并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点推荐。笔者对华德福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培养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发现其独到的发展儿童个性理念、个性化课程和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希望这些认识能够为我国基础教育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一种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儿童的主要活动和主导活动。游戏能帮助学前儿童控制不良情绪,丰富深化情感;能促进学前儿童换位思考,有利于社会性的发展;能满足学前儿童心理需要,有利于人格发展。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心理疏导、有意识进行心理健康的指导训练、有意设置障碍培养其抗挫能力等方式促进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前儿童保育工作的内容较多并要求细致,其中学前儿童保健教育是最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基于此,简要分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育的主要目标,包含情感目标、知识目标以及能力目标,并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育内容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入院的准备工作、晨检的主要内容以及游戏活动及学习三个方面。通过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育模式的研究,旨在促进我国学前儿童卫生健康工作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今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大多属于一种"家长判定式"的家庭教育,显现出家庭陈旧教育观念与学前儿童成长规律不相契合的矛盾和冲突,暴露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和操作性,要采用有效的解决对策和措施,建立"关爱+适度教育"的家庭教育模式,全面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提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20.
程芳 《天津教育》2021,(5):176-178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是遵循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从幼儿的阅读能力下手,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将来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幼儿由于年龄小,各种知识学习刚刚起步,因而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前,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引导幼儿阅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这样坚持,就一定能够取得预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