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媒介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向受众传递信息,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就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和声音同步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好的新闻体裁由于没有充分运用电视画面语言的独特优势,而未能达到应有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是靠图像和声音向人们提供新闻事实的,因此也就决定了有声语言在电视新闻中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于主题,服从、协助或引导画面的表达。有声语言的表达,要力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准确,生动而富于个性的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成功的关键。在大众媒体中,广播主要靠声音,报纸主要用文字来描述现场、表达观点。而电视评论节目中说话,表意的则是精彩的画面语言在电视评论节目中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4.
华华 《视听》2012,(7):28-30
电视信息传播的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和听觉两个部分,反映到受众面前就是声音、图像或字幕,形成声画字的立体表现形态[1]。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画面语言是它的基础语言,声音语言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语言。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字幕逐渐成为传递新闻的一个重要手段。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是画面、声音和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一、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电视画面语言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单位电视视频画面信息及负载的同期声。它形象地为观众传递一种确定的信息,是构成电视节目的一大要素。在电视新闻这个现代化传播媒介中。  相似文献   

5.
电视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作用于观众的感知,视觉和听觉构成了电视语言的两大要素,它们的相互配合,构成了电视语言系统,即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复合语言。其中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基础语言,电视新闻是靠具有形象特征的画面进行信息传递、叙述事实的。  相似文献   

6.
李建敏 《青年记者》2006,(14):83-84
电视新闻是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的新闻,画面是它的视觉形象,解说词、音乐音响则是它的听觉形象。虽然音乐并不是电视新闻传递的主要信息,但是18直着电视新闻的变革,音乐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新闻中,对画面进行补充、深化、烘托和渲染(配合画面语言、字语言),使得电视新闻更加细腻、形象、丰富、生动,以独特的魅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李振 《新闻世界》2011,(9):93-94
多年来存在着一个误区,好像电视新闻只要有画面就行,其实,电视新闻传播的基础仍然是声音,也就是解说词,而不仅仅是画面。电视新闻工作者应当把握电视新闻声画语言的内在规律,增强声画语言的整合,提高电视新闻的引导水平。  相似文献   

8.
人们通常把电视新闻节目的各种因素概括为两种元素:即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视觉元素是指图像语言,或称画面语言;听觉元素包括音乐、同期声响和解说词。图像是电视造型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声音也是电视节目中一个不可忽视的主要表现元素。如何处理好声音与画面的关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电视新闻工作者为加强电视节目表现力需要探讨的课题。传统观念认为电视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而今在新形式下的节目层出不穷,新体裁的节目不断涌现的情况下,又有人认为,电视传播以解说词为主,画面为辅。主与辅,实际上反映出视听元素之间的一…  相似文献   

9.
电既是声画媒介,电视新闻工作者采集素材,编辑画面,打上字幕,最后输出新闻作品.电视新闻语言是指构成电视新闻的画面、声音、灯光和色彩等.  相似文献   

10.
叶洁琼 《新闻窗》2013,(2):47-47
电视新闻同期声是指伴随画面而存在的声音,通常有两种,一是记者或主持人的现场解说,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谈话交流;二是录制画面时录下的效果声。一则成功的电视新闻往往是画面、解说词、同期声融为一体,同期声不是画面的点缀,而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通常是电视新闻的点睛之笔。如何合理运用同期声,让其成为电视新闻的亮点,是当前新闻记者实践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新闻:用语言叙述,用画面证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电视新闻语言的符号系统及主体性双重结构电视传播为何倍受人们青睐?因为电视传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多种语言符号同时进行,电视新闻语言的声画结构,是它所拥有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综合运用的总体形式。电视新闻的声画两大部分以准为主,这是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段。"主画说"列出一大堆论据,将"声音语言"吸入"解说"行列,并由此罗列出"解说词"为画面服务的"解释"、"说明"、"补充"等功能,这一说是"情节性电影观念"的产物;"主声说"则以"关掉画面也可以得到一条完整新闻"为由而轻视画面,这一说显然是报纸、广播观念衍生的理论。很明…  相似文献   

12.
对提高教育电视新闻节目可视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玲 《记者摇篮》2004,(4):17-17,26
电视新闻是靠声音和画面向人们提供新闻事实的,它依赖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特性,决定了可视性成为其显著特点。“教育电视新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字眼,它既属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应该遵循一般电视新闻的操作、发展规律:它又姓“教育”,是教育新闻,一种专业新闻。面对日新月异、后劲十足、竞争日趋激烈的综合台新闻节目的冲击,教育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3.
鲁洋 《记者摇篮》2012,(5):75-76
新闻界有人认为:电视新闻的声音语言,特别是声音中的文字语言具有逻辑性,因为声音文字语言能独立、完整、有序地传播新闻信息。而电视新闻的画面语言,特别是摄像机摄取的环境、人物等元素,照片、幻灯、图表等视觉元素不具有逻辑性,因为它不能独立、完整、有序地传递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显示它特有的传播优势,并深受观众的喜爱。 声音是屏幕形象的重要表现因素,它是电视新闻节目交代事件、情节、表达情感等不可缺少的“语言”。声音只有和电视新闻画面有机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作为高新技术时代的产物,电视进一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种族和地域的限制,在本质上不同于传统的文字媒介和声音媒介。在传播方式上,电视新闻具有多符码的传播特性,它综合运用多种画面语言、声音语言,视听兼备、声形并茂,实现了信息的全息传播。本文通过十‘来镇基访美”报道的分析,从画面语言、声音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略谈对电视新闻多符码传播特性之管见。  相似文献   

16.
赵辉 《今传媒》2016,(7):120-121
对于电视新闻来说,声音和画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两者功能不同,互为补充,声音和画面应该是有机的整体.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观众对于画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期声、现场声、音乐等声音元素也被更为广泛的使用在电视新闻里.电视新闻的画面和声音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必须将二者有效结合,相辅相成.本文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针对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以其视听结合、以视为主的独特个性和突出优势备受观众青昧。以屏幕形象为主,辅以声音、文字及音响效果等手段的电视新闻.成功地实现了人类视觉和听觉的延伸.具有以画面和声音同时作用于视感官和听感官的功能。观众收看电视新闻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拍摄于现场的丰富画面.随着播音员的解说,人们的“听觉”才开始启动。如果电视新闻画面构图优美,景别适当,语言生动,音响和谐,就会给人一种愉悦感、兴奋感,观众就会兴致勃勃地看下去,而相反画面呆板、不连贯,景别缺乏变化,语言苍白干枯.观众就会产生厌恶心理而不愿继续看下去,这里关涉电视新闻中的美学。  相似文献   

18.
夏光富 《新闻界》2007,(2):87-88
一、电视新闻中语言、声音、图像三要素关系分析电视新闻由语言、声音、图像三重要素构成,在这三重要素中,语言文字是基础,但并不一定是新闻的起始点,电视新闻记者是在新闻现场拍摄图像,然后在后期制作时进行文字稿写作并使之与声音画面对位,观众最  相似文献   

19.
画面是电视语言三要素中的要素。图像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媒体新闻的根本所在。电视新闻的图像性决定了电视新闻导语的图像性。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是由画面、声音和文字(语言)共同完成的,导语也一样。这里强调镜头的作用:一是因为镜头在表现事件性新闻时,由于视觉的关系,对观众有直接的冲击力;二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所能看到的境内外电视新闻中,导语仍是文字处理并由新闻报告员播报的。  相似文献   

20.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两大重要符号,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出色的电视新闻作品要以声画并茂的新闻传播方式,让受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触摸新闻事实。电视新闻作品中,如何科学运用声音和画面是确保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电视新闻中声音和画面的具体作用、表现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