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俊 《大观周刊》2012,(34):386-386
传统的地理教学,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喝记的方式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是绝对的“人到人”模式,教师取代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高中地理作为一门领域广、内容多、学科思维综合能力水平要求高的学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为学生直观动态模拟地展示地理现象,  相似文献   

2.
崔金波 《大观周刊》2011,(24):65-65
当前,不少学生抱怨高中地理难学、不容易学会,细究原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师不注重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无趣,造成了学生内心深处排斥地理,掌握地理教学知识费时费劲;另一部分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和差异性,认为学地理难学,也认为学地理没用,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新课标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要求,需要重新定位,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和教学技能,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研究新形势下的多样化学习思维和模式,帮助学毕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3.
孙玉湘 《大观周刊》2012,(22):261-262
知识源于生活,地理知识更是与生活密切相关,地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习地理就要学会运用地理,以基础的地理理论解释简单的地理现象.这也是高中地理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多联系一下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用地理的规律和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录克英 《大观周刊》2011,(39):189-189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习地理知识,并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地理思想与地理思维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素质。因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地理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蒋美丽 《大观周刊》2013,(7):245-245
初中地理教学不只是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多种科学思维,只有具备了这些科学思维,才会以不变应万变,在错综复杂的地理知识中游刃有余。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应该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亘古不变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官春燕 《大观周刊》2012,(4):245-245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全面推进索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在课程目标中又要求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戴婉 《大观周刊》2012,(43):396-396
思维导图是目前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和学习策略。在国外,人们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比较普遍,已经成为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有关思维导图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才刚刚起步,大多数的研究处于引进、介绍阶段,思维导图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几乎是个空白。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思维导图引入高中地理教学的策略、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影响和对学生思维的影响,以期能更有效地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以此推广到其它学科,为学生有效学习、科学素养的培养及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薄家森 《大观周刊》2012,(43):398-398
高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 但是初中考高中不考地理,所以许多学生还有领导都把地理学科看成是副科。刚上初一的学生也就普遍认为地理学科是副科,学不学都可以,甚至认为教地理的老师也是次等教师。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动态模拟地展示地理现象,对于地理这门领域广、内容多、学科思维综合能力水平要求高的学科来说,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涮动其学习积极性。本文就多媒体组合在优化高中地理新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李玉林 《大观周刊》2013,(5):232-232
地理学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区域地理既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起点,也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归宿。。“3+综合”模式的文科综合《考试说明》指出:命题时遵循现行普高相关学科《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教学大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现行中学地理教材,高中地理以系统地理教学为主,重理论研究,初中地理以区域地理为主,重实际分析;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是初高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这一点在近几年高考文科综合卷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1.
王海全 《大观周刊》2012,(34):353-353
高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  相似文献   

12.
袁永岗 《大观周刊》2011,(45):145-145
地理课堂一旦与文学结缘,地理课便趣味盎然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恰如其分地引到地理课堂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形象化,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激发他们的思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既易于学生理解,又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使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刘超群 《大观周刊》2011,(6):180-181
学习部门地理知识,构建地理知识能力,是我们每个地理学习者十分关注的事情。我们要通过图表直观构建地理基础知识,培养地理学科的创新能力。本文从地理知识、气象知识、河流知识、资源地理、产业地理、人地关系几个方面进行讲解,希望对你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丁帅 《大观周刊》2012,(4):222-222
: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首先,我们得明确,为什么学地理?学地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其次,要清楚地理学习有三个层次: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很多进入高一的学生,会觉得地理很难学,原因是高中地理与初中的内容相差很大,初中多为“是什么,在哪里”,而高中是“为什么”,尤其高一上册的自然地理,学习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科思维,理解难度大;剐进入高中的学生生活阅历有限,如学生对四季更替,边远地区乡村学生对工业布局都缺乏感性认识。其实地理很简单,学习地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5.
卢志红 《大观周刊》2013,(7):243-244
社会的进步靠的是不断的创新,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采用更加新颖、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16.
叶荫 《大观周刊》2012,(48):306-306
融入探究式学习方法是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法含义与特征,探讨了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的策略。本文旨在丰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推进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大观周刊》2012,(26):238-238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完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多元化的地理信息,优化地理课堂结构,突破时空障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不断拓展教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和信息修养。因此,加强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再龙 《大观周刊》2012,(25):276-276
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课程标准》增加的新内容。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的能力,加深对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认识,发展学生对于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兴趣和爱好.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扩大学生的眼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  相似文献   

19.
彭小玲 《大观周刊》2012,(9):230-230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直接关系着高中地理教学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注重高中地理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改革创新,提高地理教学水平。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就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进行浅析,旨在与同行沟通交流,不断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龙飞 《大观周刊》2012,(47):375-375
高中地理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门科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培育着我们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地理知识给我们揭示了地球上的许多奥秘.启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激励学生爱科学的情操。也是我们生活的向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