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文静 《大观周刊》2013,(7):15-15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门独立的舞种,从戏曲舞蹈和武术身法中提取精华,并结合中国古代舞蹈美学以及当代审美观点和原理,在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古典舞演员,除了必须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技术技巧外外,还要具备在古典舞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要求下的重要表现手段,即身法与身韵,这实际土也可以说是中国古典舞艺术的灵魂。文章从身韵的艺术特征、身韵之“形、神、劲、律”、身韵中的艺术呼吸、以及身韵对中国古典舞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真进行初专的探讨与认识  相似文献   

2.
王淼 《大观周刊》2010,(41):56-56,53
身韵作为古典舞艺术特征的核心。一直承载于古典舞发展的道路上,本文通过对古典舞身韵自身价值的初探,来诠释它在古典舞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唐丽娟 《今传媒》2012,(10):146-147
古典舞《爱莲说》通过轻盈曼妙的神态美和"若俯若仰,若来若往"的动态美,将观众带入一个不同的意境世界;在"似与不似"的对比中,呈现出中国古典舞特有的审美形态。本文以舞蹈《爱莲说》为例,探讨古典舞中意境的显象。本文认为,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审美态势,不仅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艺,也承变着中国传统的意境说,具有多元化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电视广告信息通过画面、音乐和语言文字(有声语言和字幕)表现和传播。电视广告语是电视广告语言文字的重要部分。本文论述的是中国古代诗文追求韵、味、趣的审美崇尚对电视广告语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电视广告信息通过画面、音乐和语言文字(有声语言和字幕)表现和传播。电视广告语是电视广告语言文字的重要部分。本文论述的是中国古代诗文追求韵、味、趣的审美崇尚对电视广告语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洁 《大观周刊》2012,(32):259-260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将美育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7.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对“圆”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柏 《大观周刊》2011,(6):52-52
中国古典舞动作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但无论怎么变化都没有离开一个“圆”。从手臂形态到整体的舞姿造型。从动作形式,到运动轨迹,都与“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对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渊源,中国古典舞“圆”的理论的学习以及舞台上的实践体会,谈谈对中国古典舞“圆”的理解,去领略中国古典舞那神奇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绕月工程开始起步,将开辟中国航天新境界,实在可喜可贺!谨用毛泽东《沁园春·雪》这首千古雄词之原韵,祝贺这项千古伟业之实施。同时希望有更好更多的和词出现,续写新的《沁园春》传奇。  相似文献   

9.
2007年1月4日到7日.中国古典舞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国内知名的美学专家、古典文化的研究者与中国古典舞研究者、创作者就古典与现代、人文与艺术、中国形象与全球化、古典舞与大众传播文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实现了中国古典舞创立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与美学界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0.
《新闻世界》2009,(2):13-15
金融飓风从大洋彼岸席卷而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和影响。在这样韵大环境下,中国媒体很难独善其身。媒体如何应对,能否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2009年,对传媒业来说,既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传媒业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1.
审丑是语文人文性的重要体现。审丑,实则是一种更高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审丑,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审丑教学的恰当运用,学生在鉴赏丑的同时也就超越了丑,向更高的审美能力走去。  相似文献   

12.
儿化韵在现代汉语教学和理论上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与国内广大非儿化韵地区的普通话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一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儿化韵也成为一大学习障碍.  相似文献   

13.
李万兵 《大观周刊》2012,(35):321-321
在不断推进课改的今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将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我们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独特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来丰富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高效性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能能有效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此来来辅助我们的语文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优化我们的教学课堂。但是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不能照搬,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传统教学有机的整合,突破传统教学的一些难点,让学生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墨画中的墨韵表现,在水墨动画制作中,既是一种技法美感的体现,也是更好的烘托卡通形象的趣味,突出形象个性的一种表现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玉 《大观周刊》2012,(41):68-68
随着主持人队伍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观众审美品位和审美要求的提升,主持人不再仅仅是新闻及信息的播报着,而担任着更加重要的角色。而主持实践当中,主持人也正在将自我的个性魅力与节目融合在一起,尤其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将个人的个性融入的节目中,同时也以节目为平台展示自我,形成了主持人发展的良好态势。论文就是从主持人如何更好的彰显自我进行研究,促进主持人个性化建设的理论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盛健奇  林海龙 《大观周刊》2012,(16):164-165
中国画是我国的国粹,“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由于传统中国画具有上千年的文化积淀,绘画程式已根深蒂固,在中国画独特的审美特征中,笔墨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当代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抖音凭借功能多样、操作简单等优势,成为当代年轻人自我表达、交流喜好与知识传播的文化平台。近年来,平台上借助短视频探索传播各类传统文化的视频种类繁多,在这之中,兼具审美性、文化性与历史性的中国古典舞短视频备受大众喜爱,得到广泛传播,抖音也被开辟为当下中国舞发展传播的新渠道之一,其内容的生成多依托于模仿复制的形式,与模因论存在诸多相似点。结合以上逻辑,本文将以模因传播为核心问题,围绕抖音平台上的古典舞类短视频展开媒介文本解读,从模因传播的视角,对其在“模因”中的“模因生成”“模因”传播路径以及“反馈”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探索短视频赋能传统舞蹈文化传播的普适性路径,以期其成为“视频社会化”时代文化艺术传播的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春节广告具有回归人文性的审美倾向;展现现代化社会新型生活方式与消费社会下的审美观;聚焦于小众人群,审美文化更加包容与多元。同时,在新媒体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审美文化困境。中国新媒体广告在2012年到2019年实现起步和发展,本文将以这7年时间中,春节时期发布的新年主题广告的审美文化演变为研究主体,考察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春节广告审美文化的基本肌理和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9.
孙洁 《大观周刊》2012,(52):282-283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相似文献   

20.
"香"是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象,也是美感的源泉,《红楼梦》中有丰富的关于香氛的描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香韵世界。本文通过分析《红楼梦》中香韵之美,力图触摸这种无声的语言表情达意的规律,体味红楼香韵深刻的美学价值,藉由充实和丰盈我们当下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