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绍伯 《大观周刊》2012,(33):219-219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翟晓慧 《大观周刊》2012,(28):218-218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45分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高效课堂的根本在于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科学有序地组织好课堂教学,预设好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彻底摈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高效课堂”实施的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会学、学会。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课堂高效呢?几年来.我把自己对高效课堂的这种理解渗入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去,渐渐的也有了一些感悟和想法,并进行了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3.
李全慧 《大观周刊》2013,(3):218-219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萼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4.
李莉 《大观周刊》2013,(12):278-278
高中物理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而现在的时代,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因而,高中物理教学也被烙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信息化很快步入课堂网络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在教学目标规定的最基本方面都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未术兰 《大观周刊》2013,(3):227-228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是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升学生的修养。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去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爱上美术课,就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在此背景下,如何积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成为美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张馈霞 《大观周刊》2013,(2):106-106
对课堂的整体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的过程就是设计的过程.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7.
肖遥 《大观周刊》2012,(2):190-190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大好形势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脱掉枯燥、乏味、说教式的帽子,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这一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不及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下我就结合我们泰山区思品教研活动以及自身的教学实际就如何让思品课堂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于玉芳 《大观周刊》2012,(26):140-141
课堂教学是多元化的。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多元的细节成就完美,于细微处见功夫,是当下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有效、高效的法宝。本文就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海红 《大观周刊》2012,(13):148-148
要想创设高效数学课堂,营造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学习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就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与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10.
李沁 《大观周刊》2011,(19):233-23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是一个在实践过程中很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打造高效数学课堂,谈谈几点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李发生 《大观周刊》2011,(47):148-148
如何上数学课,对于每一位数学老师来说.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来说.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办法。但是,如何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不仅在内容上精益求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激情等方面都要有很深入地研究。同时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12.
杨俊彦 《大观周刊》2013,(3):134-134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和谐.是各种教学因素的和谐.是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小学数学和谐课堂界定为“体现小学数学学科特色,课堂诸要素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一种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状态”。和谐的教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成各项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陈艳 《大观周刊》2012,(26):252-252,260
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普及,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们应当结合教学实践,合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吸引学生的课件、营造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充分提高教学的效率,使计算机最大限度地服务于英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伶俐 《大观周刊》2013,(1):174-174
尊重学生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开发每一个生命蕴藏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焕发生命的活力,实现每一个生命的最大价值,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价值新追求之一。只有学生全员参与,成为创新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人,才能创新英语课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刘政元 《大观周刊》2012,(26):251-252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把现代教学的观点、理论及措施传授给受教学者,使受教育者心理得到有效升华?愉快教学是首选的方法。愉快能使学生“乐学”,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愉快有利于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促进学生的精神健康和身心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顺利进行,高效多收的催化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搭上你的“船”,就是课堂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郑新天 《大观周刊》2013,(12):210-211
我们在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提高。培养兴趣、明确目标、变换方法、实施情感教育是追求高效课堂的主要方法。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提高。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是以教师的“讲”为主,还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是以教师所预设的公式化的课堂程序为标准,还是以学生会不会,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标准?好的课堂不仅有质而且要有量。如果教师一节课讲了很多,而学生一点都不会,就不会是好的课堂;如果一节课只让学生学习,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完不成教学目标也不能算是好课。教师讲解问题不在多而在要点,组织讨论不图形式而在实用。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实际上是教学优化的问题,也是“素质教育”和“减负”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谢雄恩 《大观周刊》2012,(50):197-197,25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我们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课堂自然就成了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就成了实施这个目标的主旋律,我们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多视角经营课堂,让课堂充满爱,让课堂动起来,让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8.
吕杰 《大观周刊》2012,(33):216-216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好的语文老师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善于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创造出完美的课堂。在课前导入语这个细节中,更是他们精心设计的环节。  相似文献   

19.
周顺莲 《大观周刊》2012,(30):288-288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品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摒弃旧的教育观念,让思品课堂丢掉枯燥、乏味、说教式,努力向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目标迈进,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结合思品教研活动以及自身的教学实际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杨勇 《大观周刊》2012,(37):357-357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不取决于课上,而是课前的准备过程,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如何备好每一节数学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成果,确实需要我们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