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薇娜 《图书馆》2001,(6):65-69
16世纪中期,主要依附于修道院的英国的图书馆,随着宗教改革中修道院的解散,几乎荡然无存,英国的图书馆事业处于极其黑暗的时期。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成长,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社会世俗化的进展,英国的大学图书馆成为冲破黑暗的第一道曙光呼之而出,在英国图书馆发展史册上留下了重要和篇章。  相似文献   

2.
在英国,如果不谈宗教,就难以理解英匡社会,同样,如果不涉及修道院图书馆,就无法深入研究英国图书馆的历史。教会图书馆在英国图书馆的历史上独饰主角干年左右,几乎垄断了整个中世纪的图书文化阵地。司以说一部修道院图书馆的历史就几乎是一部中世纪图书馆的历史。1...  相似文献   

3.
王淼 《湖北档案》2011,(12):39-39
1897年.薄复礼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瑞士人家庭。当时基督教在英国影响很大。薄复礼从小便受到基督教义的熏陶,从十几岁起便经常参加教会的活动。1919年,22岁的薄复礼向一个教会组织“中国内地会”提出申请,要求到中国去工作。1923年春,薄复礼被教会派往中国西南的贵州,在遵义城的一个教堂任教士,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  相似文献   

4.
方敏 《湖北档案》2016,(2):46-47
孝感仁济医院是现在孝感市中心医院的前身,为清末英国基督教会传道部上海差会建立的一所教会医院.在近半个世纪里,孝感仁济医院历经战火,其史迹鲜为人知. 抗战中毁坏殆尽  相似文献   

5.
距今约200年前的1815年.受英国伦敦传教会派遣前往中国传教的米怜牧师和马礼逊牧师.为了更有效地传播基督教义.创办了一份中文报刊.名〈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相似文献   

6.
一、概况欧共体自1958年建立以来已由当年的6个成员国(法、德、意、荷、比、卢)逐步发展到今天的12个成员国(英、爱、丹、西、葡、希陆续加入),目前已成为经济实力位居世界第一的强大经济集团.但到目前,欧共体内部既未组织起统一的档案工作者协会,又无各成员国档案工作者协会联合会这样的跨国组织.只有9个成员国有数目不等、规模相异的协会:比利时、葡萄牙、希腊各有一个全国性的协会;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各有两个协会(其中一个为全国性协会,另一为教会协会或城镇协会);西班牙有3个协会(其中一个全国性协会,两个地方协会);英国则有4个协会(它们分别是:英国档案工作者协会、英国文件协会、英国档案委员会和英国群档案  相似文献   

7.
夏金梅 《大观周刊》2012,(19):33-34
基督教对英国的衡平法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教权与王权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衡平法的产生;参与衡平法审理的很多法官都是神学背景;教会法中的许多法律制度和原则为衡平法所吸收借鉴,尤其是“良心”原则和信托制度。  相似文献   

8.
蔡文书 《出版科学》2010,18(6):99-102
近代法国出版业在封建专制高压政策下,一度万马齐喑.伴随宗教改革,书报从周边国家走私流入国内,当局屡禁不绝.本文从法国近代出版印刷业的物质条件、技术、出版管制,以及宗教改革等方面,简要地分析了这种现象的背景和缘由,探究媒体与社会相伴相生的关系,即社会为书报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反过来书报的传播又影响了社会.  相似文献   

9.
陈学英 《兰台世界》2013,(19):103-104
<正>教会大学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882年中国开始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会学校至1950年,中国有14所教会大学[1]。教会大学的英语教育是整个近代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一部分,而且是极其富有特色的部分。这些教会大学曾被当年来华背负宗教使命的传教士们认为是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山东档案》2005,(6):12-13
山东省档案局(馆)举办了“如何打造高品位公共档案馆”笔会,有23位同志撰写论文,阐述观点,参加了讨论,并评出了一至三等奖。现将大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以飧读者。一、公共档案馆的内涵1、来源:公共档案馆的提法来源于英国。1938年8月,英国颁布了《公共档案法》,成立了中央级国家公共档案馆,以区别于政府机关档案馆、教会档案馆、大学档案馆及私人企业档案馆等。2、定义:公共档案馆是指馆藏档案作为社会的公共资源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的基本历史面貌,应开放的信息资源能借助各种媒介畅通地传递,并广泛地为社会公众利用的文化机构。表现…  相似文献   

11.
版权史话     
(二) 约在1450年,一件在版权史上有决定意义的事件发生了: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使用耐磨金属合金活字的活版印刷术,印刷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随着印刷机的改进,印刷方法简便了,效率大大提高了,成本显著降低了,获得图书容易多了。与此同时,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兴起学术热和宗教热,教育的发展,思想的活跃,人们需要大量的图书,不仅需要古代的经典著作,也需要反映新思潮的当代人著作。1476年,英国人威廉·卡克斯顿在威斯敏斯特建立起私人印刷厂,标志着印刷业蓬勃发展的开端。由于这一发展,一部手稿可以大量印刷复制并向公众出售。于是,智力产品成为可以带来收益的商品,印刷业很快成为有利可  相似文献   

12.
<正>梁发先生(1789—1855)被称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他虽出身寒门,但他的名字却常与主流社会联系在一起,并多次被推上时代的前列。曾经有英国人专门为他作了传记,其于1830年写的部分日记被英国博物馆及美国的大学图书馆所收藏,同时还建有依据他的名字建立的香港中华基督徒教会"梁发纪念礼拜堂"。梁发在担任报刊编辑工  相似文献   

13.
负能量强大到一定程度就变成正能量了。1."多年的爱在一分钟的恨中就被忘却了。"美国作家爱伦·坡2."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是,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法国飞行家、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3."文明就是老人明知道自己无法享受它的阴凉却依然去植树。"希腊谚语4."一个有耐心的人发火时你要小心。"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5."毒害年轻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尊重和自己想法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在中国开展医学传教活动,创办了一大批教会医院。大运河沿线城市交通便利,继沿海地区之后也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教会医院,在时空分布上具有自己的特点,并对西医在大运河沿线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个体生命的纬度上,有一群仁人志士,他们用热血抒春秋,成为重要历史时刻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也因此深邃了生命的厚度。父亲王聿先(1909-1997),一位新四军的军医、解放后的上海市卫生局局长,终其一生热血丹心为祖国,在历史长河中刻下了自己的坐标……父亲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1927年至1934年就读于沈阳小河沿医学院,该医学院曾名奉天医科专门学校、盛京医科大学,通称为小河沿医学院,解放后并入中国医科大学。这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英国教会医学院之一。父亲的同学中,不乏日后医学界的重量级人物,如:  相似文献   

16.
第一阶段:1878年至1911年厦门最早的报纸,是陈金芳等人在1878年创办的《博物月报》。报馆设在厦门泰山口,报纸为油光纸石印。该报仅仅出版三期便夭折了。1884年,英国牧师傅氏创办《厦门报》(双月刊),因读者寥寥,不久也即停刊。1898年春,闽南圣教书局在鼓浪屿创办了《闽南圣会报》(月刊),以刊载教会消息为主要内容。历任经理和主笔均由外国神职人员担任。该报无广告收入,经费困难,不足部分由书局的董事补贴。厦门沦陷后该报停办.1944年7月15日,由闽南神学院在漳州复刊,主笔为吴炳耀。报纸每期12页,栏目有史料、译作、人物介绍、常识、教会消息等。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去德国作学术访问,第一站在著名大学城图平根逗留。每天去住处门口看信箱,大多数都是热热闹闹的广告,印刷固然精美,但那卖狗皮膏药的言辞却令我反感,故一般我连看也不看就往垃圾筒里扔。有一次却有一条广告立刻吸引了我:“爱因西德尔一日游”。从读物中早已知道,这是瑞士腹地一个朝山进香的圣地。有千余年的修道院和巨大的双塔教堂,教堂里有大量文物和绘画;宗教改革运动中也经历了一番风雨;人口不多(一万),但周围风景极  相似文献   

18.
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在中国首先是由外国教会团体和个人兴办起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耶稣会士也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重新进入中国。1842年他们在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徐家汇建立了总院,“藏书楼之雏形,亦于是时有其轮廓”。1849年上海西侨社会成立了一个“书会”,1851年成立了以后被称作“工部局公众图书馆”。1871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在上海博物馆路建造了其研究东半球文化学术机构——上海文理学会的会所,“里面有  相似文献   

19.
学会感恩     
1620年,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船舶,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迫害的102名移民,到达美洲.到那里的第一个冬天,移民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是心地善良的印第安首领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并教会他们种庄稼,第二年,移民们欢庆丰收的时候,规定了一个日子,这一天专门邀请印第安人一同欢度,载歌载舞,来表达他们对印第安人的感恩.后来,这一天在美国就成了每年11月最后一个星期四的感恩节,并流传至今.我原来并不知道感恩节有这样深刻让人回味的来历,我很感谢说给我这个故事听的人,也感动于感恩节这个温馨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教会音乐是基督教崇拜仪式中的音乐,我国的教会音乐由西方传教士带入我国,并通过教会学校的音乐教学这一特殊形式加以传播。而音乐教育作为教会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音乐教学模式对我国近代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