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认为,昭君出塞是汉、匈两族从战争走向和平道路、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反过来,昭君出塞又对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定与和平,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其构成各要素,这些要素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积淀内生。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能量迸发在抗日中集中体现,当前中华民族振兴大业更需要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挥作用和威力。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向有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我国学术界对“中华祖先”问题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因几个理论难点的困惑,使人们的认识还不能完全统一。本对祖先的含义,确定祖先的原则、方法等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一是澳门回归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二是澳门回归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巨大推动作用,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即爱国主义,四是现阶段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系统,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对于保持祖国统一、和谐族际关系、发挥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也正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也更为彰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而走社会主义道路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构成要素、发生机制、功能实现等方面的内容,并从理论上给予了较为全面深刻的分析。论证了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凝聚力、精神凝聚力、政治凝聚力三个方面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现实紧迫性和时代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凝聚力已经成为日趋激烈的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内容。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民族凝聚力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从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中分析民族凝聚力,能使我们对其现状和问题有一个更为客观的把握,从而增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切实提高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发展伟业、克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倍增器。新世纪新阶段应对各种挑战需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统一战线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大有可为;要以创新精神开展统战工作,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是近现代史上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今天,我们对此认真研讨,对于当代的建设和改革,对于祖国的和平统一,无疑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昭君和亲出塞成为民族团结和睦的象征,本文从历史传说、古今诗文、民间歌谣、人文景观四个方面论述了昭君出塞的影响,从而演绎流传的观念形态、精神的物化产品和一定生活方式与综合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作为楚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焦延寿咏昭君诗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延寿和昭君是同时代的人,他写过两首咏昭君的诗。这两首诗在咏昭君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一、焦诗是现存最早咏昭君的作品;二、焦诗最早将昭君个人与国家命运结合到一起;三、焦诗是赞颂昭君出塞这一倾向作品的源头。  相似文献   

13.
《汉书》对昭君出塞事件的简单记载,给这一题材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广阔的可塑空间,以至于《后汉书》在记载这一史迹时受当时传闻与创作的影响也具有了文学性质与传奇色彩。而当昭君故事初步定型后,诗人们尽管寄予了不同的理想与情感,但各类主题的作品又几乎都流露着失意与悲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海 《西北师大学报》2003,40(5):119-122
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抽象、升华而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支撑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独立与发展,使中华民族居于世界大国之林。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成为56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中国成为一个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国家。  相似文献   

15.
王昭君深明大义,胸怀君国大局,置个人祸福于度外,请缨远嫁匈奴。其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其业绩赢得安边息民,致汉匈间长期和平亲善,更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影响。昭君由长安至单于庭的路线,当东渡黄河北上,循涑水、汾、桑干三河河谷一线,经蹄窟岭至杀虎口出塞,是以蹄窟岭、红沙岩口属极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可资开发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范围来看,强调国家认同的公民教育已发展成为当前全球多元文化社会治理的核心主题。我国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目前集中在两个主题,一是研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多民族国情,二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产物,也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时代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首先,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及其相互关系,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工作思想体系;其次,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需要从政治上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道路";最后,从教育路径入手,提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7.
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和源泉。和谐文化通过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认同,增进民族自豪感,维系海内外华人的民族情,而起到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面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必须坚持和谐理念:用和谐理念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各种地域文化发展的关系;用和谐态度正确对待外域文化;法治文化与和谐文化相融合。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使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谐得以延伸,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